2022-10-15
锦上添花用附子
概 说
大会主席好,各位专家好。很高兴利用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从一个侧面来探讨火神派与经方的关系。我的题目是《锦上添花用附子》。
锦上添花的附子
火神派有句名言叫“百药之长属附子”。火神派推崇附子,擅用附子,总结了很多附子配伍的套路,很常见的一个就是锦上添花用附子。
什么叫“锦上添花”?火神派宗师郑钦安在论治上焦阳虚心悸时,选用桂枝龙骨牡蛎汤,然后“再重加附子”。他说:“加附子者,取其助真火以壮君火也”。(《医理真传·卷四》)就是说壮肾阳以壮心阳。如果说桂枝龙骨牡蛎汤是一副好锦的话,那么加上附子就是锦上添花,体现扶阳理念。
又比如小青龙汤加附子,郑钦安先生也常常这么做。国医大师颜德馨先生曾经说过:哮喘之治,“小青龙汤散寒化饮无效时,加一味附子有立竿见影之功”。也就是说它有锦上添花之功。
火神派与经方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这种锦上添花的关系。在经方中加用附子,形象点儿说,就如同调料中的味精,适应性广泛,在任何菜肴里加上都可以提高鲜味。因此,此法我称之为“提鲜法”。锦上添花,也可以称之为提鲜式,加附子增加扶阳的效果。
张景岳曾经说过:附子“因其善走诸经,故曰与酒同功”,也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一直强调,要研究火神派,掌握火神派,必须先要打好经方基础,也就是说先学好经方。郑钦安在临床中屡次倡导这一点,我们举几个例子:
“
– 如治头面畏寒者,“法宜建中汤加附子,温补其阳自愈。”(《医理真传卷二》)
– “独恶寒身痛而不发热者,每以桂枝汤重加附子,屡屡获效。”(《伤寒恒论》)
– 两手膀背痛,因中气不足而致者,“法宜温中行气为主,如建中汤倍桂、附,补中益气汤加羌、附。”(《医法圆通·卷一》)都是在应用经方中加用附子。
后世火神派在应用温补方,如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归脾汤、人参养荣汤、阳和汤、当归四逆汤时均善于加入附子,认为凡是用参芪等补气药,多加附子,“附、桂二味,为此证必需之药,若不用此二味,即单服人参百斤也无益”。强调在补益药中增加附子的重要性。
在阳药中同样可以加附子,这是我今天要讲的重点。
阴证加用附子固然有其道理,我今天想讲的是,对于阳证,理当清热养阴时,由于患者素体阳虚,或见有若干阳虚的表现,或者久治不效等等,犹可加入附子,达到增效效果。
请看例案。
医案举隅
祝味菊医案:痢疾
徐某,男,50岁。
主诉:日日夜泻数十次,病情迁延十几天,四肢疲乏不能行走。
望闻问切及必要检查:常居于潮湿之地,因饮食不节患上痢疾。腹部胀满,里急后重,红白相间。形瘦色晦,十分虚弱。
经介绍至祝味菊处求治,曰:“汝病由于中寒与食滞交阻,郁而成痢,应予温通,中寒得温则化,食滞得通即能下行。”
诊断:中寒和食滞交阻郁而成痢。
处方:导气汤(即芍药汤)加附子。
用药:附子12g,熟大黄9g,槟榔9g,广木香9g,肉桂3g,甘草6g,桔梗12g,芍药12g。
疗效:连服3帖,所下赤白脓血甚多,里急后重大减,精神增加,呕吐亦止,渐能饮食。
按:祝氏指示门生曰:“导气汤为治痢圣药,再加附子如锦上添花矣,今用之果然。”
我今天题目的“锦上添花”这四个字就是从祝味菊的按语中受启发而来的。
下面介绍一下本人治疗两个胆囊炎的案例,做一下对比说明,看看“锦上添花”用附子的必要性。
医案 胆囊炎(1)
任某,男,47岁。中医学博士。
主诉:右胁胀痛一个月,加重一周,住北京301医院,应邀赴诊。
西医检查:B超示胆结石“满罐”,最大者超过一厘米,胆总管狭窄。大便曾经色白,身目黄染。昨天做了“内引流”术,身黄减轻,但仍旧巩膜黄染,尿黄,24小时没大便,关键是胁疼痛明显,坐卧不安,竟至三夜不能安睡。心烦、乏力、口黏而干怕冷、不渴、有汗,舌胖润,苔薄腻脉沉滑稍数。
化验:谷丙转氨酶700 U /L,白血球10.7×109 /L。
中医诊断:肝胆湿热瘀滞,但是阳缺已亏。
西医诊断:胆总管堵塞。
处方:大柴胡汤加附子等。
方药:柴胡15g,大黄10g,黄芩10g,枳实15g,白芍15g,姜半夏25g,郁金30g,姜黄25g,茵陈25g,附子30g,川楝子10g,延胡索15g,生姜10g,大枣10g,7剂。
疗效:为求方便迅捷,取用免煎中药。随后我即回沈阳。
电话告知:服药一天,疼痛胁即已大减,腹泻4次,颇觉舒服。7剂服毕,胁痛解除,黄疸消退,白血球也降至正常,疼痛大减。精神明显好转,唯胃脘稍有不适、便溏。此肝旺乘脾,取加味异功散调理:红参10g,茯苓30g,茵陈20g,白术30g,姜黄20g,郁金20g,柴胡15g,附子30g,牡蛎30g,生麦芽30g,炙甘草15g,生姜10g,大枣15g,7剂。服药后已趋正常,出院调养。
按:此即锦上添花式应用附子一例。据证选用大柴胡汤清热解郁,这是凉药。因见不渴,有汗,舌胖润等阳虚之症而加附子。那么不加附子会怎么样呢?几个月后又遇到一例这样的病人。
医案 胆囊炎(2)
付某,女,83岁。2021年3月18日初诊。
8天前呕吐发烧,5天前输入抚顺市某医院住院治疗。发烧,夜间尤重,体温37.8度。右胁疼痛,按之加重。口干,口苦,恶心,呕吐,渴饮热水,畏热,痰多而粘,喘促。宿有慢性支气管炎。
B超提示:胆囊肿大,腹膜淋巴结肿大。输液三天,胆区疼痛不减。动员手术未允。遂转院至沈阳中国医大附属医院,亦动员手术而来诊。
望闻问切及检查:见症如上,行走艰难,精神萎靡,面色晦暗,大便艰难,尿黄。舌暗稍胖,脉左滑数软,右浮滑数软。
西医诊断:胆囊炎伴腹膜炎。
中医诊断:肝胆湿热结聚,煎熬成石。
处方:大柴胡汤加减。
方药:柴胡15g,大黄10g,黄芩10g,枳实10g,白芍15g,生半夏30g,桂枝尖25g,牡蛎30g,花粉25g,炮姜20g,麻黄10g,杏仁15g,生麦芽30g,生姜10g,大枣25g,5剂。
次日特意电话告知,服药一天胁痛即止,大便亦通,十分感谢。
3月 23号再诊,胆区疼痛未在再发作,发烧亦止。但泄泻一天3-4次,精神不振,食欲亦差。舌暗胖润,脉滑软,右尺弱。此凉药伤胃,应该像上案那样出手即宜加附子。
因书温胃方:附子理中汤加味。
附子15g,干姜10g,红参10g,白术30g,炮姜30g,炙甘草15g,生麦芽30g,茯苓30g,生姜10g,大枣25g。
5剂后痊愈。
按:此案胆囊炎症状与上案类似,用药都是大柴胡汤,只是本案未加附子,可能药物偏寒,导致胁痛虽止,但是出现泄泻,食欲亦差等症,内经所谓“热中未已,寒中又起”。考虑乃未加附子固助阳气的缘故,若初诊即加附子,或许不致于此。这就是扶阳理念的价值所在,两相对比,很说明问题。
所以锦上添花确实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
谢谢各位。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366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