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 血 方
(《丹溪心法》)
【组成】
青黛水飞(6g)
瓜蒌仁去油(9g)
海粉(9g)
山栀子炒黑(9g)
诃子(6g)
【用法】
上为末,以蜜同姜汁为丸,噙化。(现代用法:共研末为丸,每服9g。亦可做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
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主治】
肝火犯肺之咳血证。咳嗽痰稠带血,咯吐不爽,心烦易怒,胸胁作痛,咽干口苦,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咳血方是治疗肝火犯肺之咳血证的常用方。
病机分析:
咳血方主证的病机是肝火犯肺。肝火当然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特别是情志郁结,气郁化火,造成肝热、肝火。那本来肝火会引起肝气升发太过,升发太过,同时肝火上炎,木火刑金,造成肝肺同病。肝肺同病,这里边有两组病理过程:一个热邪煎灼津液,成为这种热痰的特点,咳嗽痰稠色黄,这种热痰咳吐不爽;另一方面肝火犯肺,灼伤肺络,咳嗽痰中带血。这是肝火犯肺,肝肺同病,引起津液被热邪灼伤,出现痰热;灼伤肺络,出现出血,结合起来,咳痰带血。怎么知道肝火犯肺呢?因为有心烦易怒,胁肋作痛,咽干口苦,颊赤便秘这类肝火循经上炎的这个表现,至于舌红苔黄,脉弦数,也是肝火的佐证了。
治法:
这个方具有清肝宁肺,凉血止血的作用。
方义分析:
君药是青黛和栀子,这两个药都可以清肝火,青黛擅长于清肝胆之火,栀子清三焦,而且又利水,所以这两个药物能够清泻肝胆的实火。过去人们说这个方,主要是治本,没有止血之药,而能治疗出血,一般都这样提。严格地看,这个方尤指其止血作用,李时珍《本草纲目》里面,比如这个方里面的青黛,它直接提到它凉血止血,能够治多种出血,栀子炒了以后,炒栀子也有止血作用,那诃子也有止血作用,《本草纲目》里也有止血作用。治本应该体现在哪里呢?治病求本,体现在咳血是肺络损伤,它是肺病治肝,肝肺同治。从这个道理讲,治病求本。不是说全方无止血之药,而是通过治病求本,清肝宁肺达到止血的目的。
瓜蒌仁清热化痰,是针对热痰,还能宽胸。海粉这个药比较特殊,过去在五版教材,包括五版以前的教材,主要都写海浮石。海浮石实际上是从《医方集解》才开始改的,从元代《丹溪心法》,一直到明代《医方考》,都是用海粉,海粉是海中的一种海兔的卵群带,现在不太好收集,所以到清代汪昂觉得药源不太好收集,就用跟海粉作用类似,能清化痰热和软坚的海浮石来代替,这是从《医方集解》开始的。但是这个方出处是《丹溪心法》,原书用的是海粉。海粉能清化痰热,又能软坚,现在都用海浮石代海粉。那青黛、栀子清肝热,清肝火,又有止血作用。瓜蒌仁、海粉清热化痰,针对痰热,起到宁肺的作用。用诃子收敛,既有止血作用,增加止血力量,又能防止这种痰热咳嗽耗伤肺气太过,作为佐药。全方体现了治病求本,主要是对咳血从肝论治,肝肺同治,所以体现了清肝宁肺这个特点。
配伍特点:
寓止血于清热泻火之中,一般说它不专用止血药,当然这个方里专长于止血的药是没有,兼有止血作用,所以治病之法体现在肝肺同治,以治肝为主。
辨证要点:
运用当中,咳血是主证,伴随有胸胁作痛,舌红苔黄,脉弦数,是有肝火的佐证。
随证加减:
如果兼有阴伤,增加养阴的沙参,麦冬养阴清热。痰多,只用瓜蒌仁、海粉不够,加川贝、天竺黄、枇杷叶,不但能够清热化痰,还能够带润肺作用。
使用注意:
出血、咳血有多种原因,阴虚火旺类型的,肺肾阴虚火旺,这个方不合适;脾虚便溏兼者,脾气虚,或者阳虚者,这个方有栀子、青黛等,偏于苦寒,也不适宜。
·end·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2868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