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寒凝于内,女性长斑、痛经、易生结节!2个方子温煦体寒,不做冰美人!
2024
10-17

寒凝于内,女性长斑、痛经、易生结节!2个方子温煦体寒,不做冰美人!

潘毅讲堂

2024年10月15日 12:01
广东

   本  期  导  读    

很多女性朋友都有长斑的烦恼,尤其是35岁以后,“阳明脉衰,面始焦”,晦暗的脸色叠加上斑斑点点,整个人显得更加憔悴苍老。

俗话说“十个女人九个寒”,女性的问题,很多都逃不过一个“寒”字,长斑也不例外。传统医学认为,“女人以血为本”,而“血为阴”,女性的体质属阴,天生阳气较弱。另外,从月经初潮开始,女性每个月都会行经,容易耗损气血。一旦气血不足,身体就会被寒乘虚而入,进一步损耗人体内的阳气,加剧体寒。

所谓“血气得温则行,得寒则凝”,体寒则气血运行迟缓,阻滞于经脉形成就会产生瘀堵。“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堵在脸上,斑斑点点就出现了。

●你是寒凝血瘀型色斑吗?

此外,阴血需要流动才能起到滋养、濡润的作用,一旦停滞,就如同地上积的脏水坑、冻成的冰块,精微物质无法被输送到身体的脏腑组织,同时代谢产生的废物也无法被及时带走。不通则少,不通则闭,不通则痛,各种身体不适也随之而来。经前明显的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以及各种结节、包块、肿物,都是寒凝血瘀的典型表现。

因此,不管你是想祛斑、淡斑,还是想缓解痛经宫寒、预防结节、肿瘤等问题,就得散寒补阳,让身体内的“小太阳”升起来,温煦化开体内的寒和淤。气血涌动起来了,很多问题都会自然而然得到改善。

生姜配大枣,

不虚不寒气色好

现代人生活通常比较忙碌,尤其是女性朋友,白天忙于工作,晚上还要照顾家庭,很难抽出时间坚持做艾灸、推拿或是挂号做长期疗程,以食为养显然是更方便、更易于坚持的法子。

姜枣茶就是一个治“寒”的黄金食疗方,源自医圣张仲景经典《伤寒杂病论》,书中共有113个组方,其中33个组方中,都用到了生姜和大枣,达到近三分之一的比例。

姜枣茶有何妙处?清代医家、本草学家周岩就曾有过精辟论述:“(大枣)由于甘中有辛,惟甘守之用多,得生姜乃不至过守。生姜辛通之用多,得大枣乃不至过通。”

意思是说,散寒解表的生姜[1],得大枣相合,就不至过散而耗气;而养血安神、养血安神的大枣[1],得生姜辛散,就不至过守黏腻而碍脾。

二者相互配合,散中守,守中散,尽得“辛甘化阳”之功,可健脾和胃、调和气血、阴阳[2]。身体内的脾阳升起来了,秋天贴的“秋膘”也会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不至于变成肚子上的“肥膘”。

值得注意的是,姜枣茶要用生姜不用干姜。市面上有很多成品茶包,为了易于保存,多数用的都是干姜。但生姜制成干姜后,就失去了最可贵的“发散”之功,不能像生姜那样化开大枣的黏性,且性质大热,所以很多人喝了容易上火。

因此,大家不管是自己熬煮还是买成品茶包,都要注意原料得是生姜才好。同时姜枣要久煮30分钟以上,因为大枣补血的功效,来源于枣皮,只有久煮,枣皮的成分才能出来。久煮后的生姜,暖脾胃的功效也更好。

如果没有时间熬煮,也可以选择成品茶饮【原方姜枣茶】,选用云南罗平小黄姜和新疆若羌灰枣,遵循《伤寒论》原方,用生姜不用干姜,熬煮30分钟以上,最大限度保证有效成分析出。

-广告-

 上热下寒,

一补就上火怎么办?

在体寒的人群里,有一类人补起来比较麻烦,这就是“上热下寒”的人。这类人除了典型的寒象,还会出现易长溃疡、易长痘、牙龈肿痛等热象,想喝点姜枣茶之类的驱驱寒,但一喝就上火。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阳气太少太少了。一个人如果阳气是够的,它就可以聚拢向下沉降;但如果阳气不足,浓度过于稀薄,无法凝聚下沉,就会向上向外浮,出现各种热象;而下部没有阳气,只有阴在,就会出现各种寒象。

●虚阳冲到头面上,就会出现:反复发作的口疮、嘴里长泡泡,脸上长痘,头胀痛;咽喉、牙龈肿痛;心烦易生气,晚上睡眠不好等等。

●虚阳冲到体表,是更严重的外越,会全身燥热、手脚心热、面红、出汗等。

对于这种体质的人来说,如果用单纯用人参、黄芪等大补之物温阳,燥热感会特别明显,往往会加剧上半身的“上火”,那上热下寒的人要怎么补呢?

首先得把上浮的虚火拉下来,其次就是在给阳气增量的同时,更要把补进去的阳气引入肾脏,温阳+潜阳同时进行。

肉桂、干姜、肉苁蓉、山药、山楂、桃仁、红糖、牡蛎壳就是不错的这个组合,温补不上火,帮你找回身体的温暖与活力。

第一梯队:引火归元

温阳的草本/食材有很多,但能同时把阳气往下拉的,首选肉桂,《本草正》记载,“若下焦虚寒,法当引火归原者,则此为要药”。可见肉桂自带“引火归元”的作用,能引导已经上浮的阳气回到本位。

第二梯队:温补阳气

干姜、红糖也是常用的温阳好物;肉苁蓉则可温肾阳,益精血[1]

干姜:《药性切用》称之“为暖中散冷专药”,可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1]

红糖: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记载:“(红糖)能润肺气、助五脏、生津、解毒、助脾气、缓肝气。”既可驱寒补虚、御寒暖胃、和血行瘀[3],又能引药入子宫与丹田。

肉苁蓉:《本草汇言》“养命门,益肾气,补精血之药也。”肉苁蓉甘温质润,温而不燥,补而不腻,滑而不泻,可补足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1]

第三梯队:潜阳

阳气主动、主升浮,易上而难下,因而想要养阳,不仅要“补”阳气,还要“收”阳气。

牡蛎可以“平肝潜阳,重镇安神”[1],把刚补进来的阳气引入肾脏,化精化气,让我们体内的阳气储备真正地多起来,厚起来。

第四梯队:疏通中焦脾胃

进补之时,不能落下“气血生化之源”的脾胃,用山药与山楂,一补一消,山楂得山药垫底护脾胃,久服自也无虞,是调理脾胃的好搭档。

当脾胃好了,气机正常升降时,胃气帮助心火下降,温暖肾水,让肾水不过于寒;脾气带动肾阴上升,凉润心火,让心火不至于过亢,帮助人体小宇宙恢复阴阳平衡、寒热相宜的一派和谐。

第五梯队:活血化瘀

山楂:山楂不仅可消“肉食之积”,还可祛除血瘀——山楂“善入血分,为化血瘀之要药”,自然而然也能用于子宫里肌肉的非常态。

桃仁:《本经逢原》记载,桃仁“为血瘀、血闭之专药”。能祛除血瘀,润肠通便等[1],适用于血瘀引起的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多种情况。

为了方便上热下寒体质人群日常调养,儿济联合潘毅教授团队推出【八宝温颜茶】,以食为养,好喝又安心。

无论在家、在办公室,还是旅游、出差,都很方便,开袋即饮。口感酸甜可口,带一点微微辣,趁温热时喝下去,整个人都暖暖的。

-广告-

参考文献:

1. 周祯祥,唐德才.《中药学》新世纪第二版[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

2. 李道华.《金匮要略》生姜、大枣应用浅析[J].光明中医,2019.

3. 何清湖,潘远根. 中医药膳学[M]. 第2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小程序广告

搜索「undefined」网络结果

#artContent img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artContent img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