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风,痴呆,癫狂,癫痫中老年人的四大疾病。
2024
10-04

中风,痴呆,癫狂,癫痫中老年人的四大疾病。

‘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

脑系病症——头痛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头痛的病因病机

病因:感受外邪;情志失调;先天不足或房事不节;饮食劳倦及体虚久病;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

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病理因素:痰湿,风火,血瘀。

病位:在头脑,多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头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要点: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头痛与眩晕相鉴别

共同点:头痛与眩晕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

不同点

病因:头痛之病因有外感与内伤两方面。眩晕则以内伤为主。

临床表现:头痛以疼痛为主,实证较多。眩晕以昏眩为主,虚证较多。

真头痛与头痛的鉴别

共同点:头痛

不同点

真头痛:为头痛的特殊重症,起病急骤,多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头痛,持续不解,手足逆冷至肘膝,甚至喷射性呕吐伴抽搐。

头痛的辨证论治

头痛部位与经络所属及其引经药

1.前额部连眉棱骨——阳明经头痛:知母,葛根,白芷。

2.侧头部头痛,痛在两侧太阳穴附近——少阳经头痛:柴胡,黄芩,川芎。

3.头脑,痛连项背——太阳经头痛:羌活,蔓荆子,川芎。

4.颠顶部位,连目系痛——厥阴经头痛:藁本,吴茱萸。

5.全头重痛——太阳经头痛:苍术。

6.脑中痛,或牵及于齿——少阴经头痛:细辛,独活。

头痛的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首辨外感内伤,次辨相关经络脏腑,再辨影响因素。治疗原则

外感头痛:实证,以风邪为主,主以疏风,兼以散寒,清热,祛湿。

内伤头痛:虚者以补养气血,益肾填精为主;实证当平肝,化痰,行瘀;虚实夹杂者,酌情兼顾并治。

外感头痛——风寒头痛

症状:头痛连及项背,常有拘急收紧感,或伴恶风畏寒,遇风加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散风寒止痛。

代表方:川芎茶调散

加减:若寒邪侵于厥阴经脉,症见颠顶头痛,干呕,吐涎沫,四肢厥冷,苔白,脉弦者:用吴茱萸汤去人参,加藁本,川芎,细辛,法半夏。

若寒邪客于少阴经脉,症见头痛,足寒,气逆,背冷,脉沉细,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外感头痛——风热头痛

症状: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喜饮,大便不畅,或便秘,溲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和络。

代表方:芎芷石膏汤。

加减: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口舌生疮者用黄连上清丸。

外感头痛——风湿头痛

症状: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或溏,苔白腻,脉濡。

治法:羌活胜湿汤。

加减:若胸闷脘痞,腹胀便溏,加苍术,陈皮,砂仁燥湿宽中,理气消胀。

内伤头痛——肝阳头痛

症状:头昏胀痛,两侧为重,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或兼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息风。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

加减:若头痛剧烈,目赤口苦,,急躁易怒,便秘尿黄者,加龙胆草,夏枯草,大黄以清肝泻火,头晕目涩,腰膝酸软,加生地黄,何首乌,枸杞子滋肾养肝。

内伤头痛——血虚头痛

症状:头痛而晕,心悸怔忡,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滋阴养血,和络止痛。

代表方:加味四物汤。

加减:若神疲乏力,遇劳加重,气短懒言,汗出恶风,加党参,黄芪,白术益气健脾。

内伤头痛——气虚头痛

症状:头痛隐隐,时发时止,遇劳则加重,纳食减少,倦怠乏力,气短自汗,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升清。

代表方:益气聪明汤。

加减:若头痛绵绵不休,心悸,失眠者,加当归,熟地黄,何首乌以补血;畏寒怕冷,手足欠温,加附子,肉桂,葱白温阳通络。

内伤头痛——痰浊头痛

症状:头痛昏蒙沉重,胸脘痞闷,纳呆呕恶,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降逆。

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加减:若痰湿中足,胸脘满闷甚者,加厚朴,枳壳,砂仁;口苦,大便不畅,舌苔黄逆,去白术,加黄连,枳实,竹茹,或用黄连温胆汤。

内伤头痛——肾虚头痛

症状:头痛且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少寐健忘,遗精带下,舌质红,苔少,脉细无力。

治法:养阴补肾,填精生髓。

代表方:大补元煎。

加减:若头痛而晕,面颊红赤,潮热汗出,去人参,加墨旱莲,知母,黄柏滋阴泻火,或用知柏地黄丸。

内伤头痛——瘀血头痛

症状: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质紫暗,可见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或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

加减:若头痛较重,加全蝎,蜈蚣,土鳖虫等虫类药搜风通络,祛瘀止痛。

脑系病症——眩晕

眩:眼花或眼前发黑。晕: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成眩晕。眩晕的病因病机

病因:情志不遂,年高肾亏,病后体虚,饮食不节,跌扑损伤,瘀血内阻。

病机:脑髓空虚,清窍失养,或痰火上逆,扰动清窍。

病位:在于头窍,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

病理因素:风,火,痰,瘀。

眩晕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朴倒。

2.严重者伴有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表现。

3.多有情志不遂,年高体虚,饮食不节,跌扑损伤等病史。

眩晕与中风的鉴别

共同点:中风昏朴与眩晕扑倒相似,且眩晕多为中风先兆。

不同点:中风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歪僻不遂为特征,也有部分中风病人以眩晕,头痛为其先兆。

眩晕患者无半身不遂及不省人事,口舌歪斜等症。

眩晕与厥证的鉴别

共同点:眩晕发作重者也有欲扑或晕倒扑倒表现。

不同点

厥证以突然昏扑,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特征,发作后可在短时间苏醒,严重者也可一厥不复而死亡。

眩晕严重者也有欲扑或晕眩扑倒表现,但眩晕病人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

眩晕的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辨相关脏腑,辨标本虚实。

治疗原则

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虚者当滋养肝肾,补益气血,填精生髓。

实者当平肝潜阳,清肝泻火,化痰行瘀。

实证——肝阳上亢

症状: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扑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

加减:若口苦目赤,烦躁易怒者,加龙胆草,川楝子,夏枯草清肝泻火。

实证——痰湿中阻

症状:眩晕,头重如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加减:若呕吐频作者,加胆南星,天竺黄,竹茹,旋覆花化痰降逆止呕;脘痞纳呆,加砂仁,白豆蔻,佩兰化湿行气健脾。

实证——瘀血阻窍

症状:眩晕头痛,且痛有定处,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质暗有瘀斑,多伴见舌下脉络迂曲增粗,脉涩或细涩。

治法:祛瘀生新,活血通窍。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

加减:若神疲乏力,少气自汗,加黄芪,党参;瘀血重者,加地龙,全蝎等虫类药物以化瘀通络。

实证——气血亏虚

症状: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则发,面色白,神疲自汗,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代表方:归脾汤。

加减:弱气短乏力,神疲便溏者,用补中益气汤补气升清;自汗时出,易于感冒,重用黄芪,防风,浮小麦益气固表。

实证——肾精不足

症状: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遗精滑泄,耳鸣齿摇,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填精益髓。

代表方:左归丸。

加减:若五心烦热,潮热颧红,加鳖甲,知母,黄柏,丹皮滋阴泻火;失眠多梦健忘,加阿胶,鸡子黄,酸枣仁,柏子仁等。

脑系病症——中风

中风是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特征疾病。病情轻者可无昏扑而仅见口舌歪斜及半身不遂等症状。中风的病因病机

病因:内伤积损,劳欲过度,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气虚邪中。

病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

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

病理因素:风,火,痰,瘀。

中经络之证:病位较浅,每因风痰瘀阻滞经脉,或肝风夹痰,横窜经络,气血不能濡养机体,则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

中脏腑之证:病位较深,因风阳痰火蒙蔽清窍,气血逆乱,上冲于脑。

中风的诊断

诊断要点

1.具有突然昏扑,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謇涩的临床表现。

2.多急性发病,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

3.发病之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一侧麻木等先兆症状。

4.常有眩晕,头痛,心悸等病史,病发多有情志失调,饮食不当或劳累等诱因。

中风与口僻鉴别

共同点:口眼歪斜。

不同点:口癖相当于面瘫。

口僻:口舌歪斜,常伴耳后疼痛,口角流涎,言语不清,无半身不遂神志障碍表现,因正虚邪中,气血痹阻。

中风与厥证鉴别

共同点:突然昏从,不省人事。

不同点

厥证:神昏时间短暂,突然神昏,四肢逆冷,移时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气机逆乱,阴阳失调。

中风与痉证鉴别

共同点:都有神昏,需与中风闭证相鉴别。

不同点:四肢抽搐,项背强直,角弓反张,神昏多出现在抽搐之后,邪壅经络,伤津耗液,筋脉挛急张为主症,发病时伴神昏。

1.痉证:神昏症出现在抽搐之后。中风,多在起病时神昏,而后出现抽搐。

2.痉证抽搐时间长,中风抽搐时间短。

3.痉证患者无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状。

中风与痿证鉴别

共同点:痿证可有肢体瘫痪,活动无力等类似中风。

中风后半身不遂日久,亦可见肌肉瘦削,筋脉驰缓。

不同点

1.痿证一般起病缓慢,以双下肢瘫痪或四肢瘫痪或肌肉萎缩,筋惕肉胸痿证起病时无神昏。

2.中风的肢体瘫痪多起病急骤,以偏瘫不遂为主,伴不同程度神昏。

中风与痫证鉴别

共同点:痫病发作时起病急骤,突然昏扑,与中风相似。

不同点

痫病为阵发性神志异常的疾病,猝发仆地时常口中作声,如猪羊啼叫,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神昏多短暂,可自行苏醒,醒后如常人,但可在发。

中风则仆地无声,一般无四肢抽搐及口吐涎沫的表现,其神昏症状严重,持续常,难自行苏醒,需及时治疗,中风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后遗症。

中风的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中经络和中脏腑,中经络与中脏腑看神志有没异常。

中经络病位浅,病情轻,不伴意识障碍。

中脏腑病位深,病情重,伴意识障碍。

2.中脏腑者辨闭证与脱证

闭证-实证-邪气内闭清窍: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

脱证-虚证-五脏真阳散脱,阴阳即将离决:神志昏惯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

3.闭证辨阳闭与阴闭

阳闭有瘀热痰火之象。

阴闭有寒湿痰浊之征。

4.病程分期

急性期为发病后二周以内,中脏腑可至一个月。

恢复期指发病二周后或一个月至半年内。

后遗症期指发病半年以上。

治疗原则

1.中经络: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

2.中脏腑

闭证:息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泄热。

脱证:救阴回阳固脱。

中风-中经络-急性期——风痰入络

症状:肌肤不仁,甚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或謇涩或不语,平素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息风化痰,活血通络。

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仁红花煎。

加减:便秘加大黄,黄芩,栀子清热通便,或合星蒌承气汤。烦躁不安,失眠,口干,加生地黄,沙参,夜交藤养阴安神。

中风-中经络-急性期——风阳上扰

症状: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舌强不语,平素急躁易怒,头痛,眩晕耳鸣,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清肝泻火,息风潜阳。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

加减:若头痛较重,加羚羊角,夏枯草清肝息风,急躁易怒明显,加牡丹皮,生白芍清泻肝火;便秘不通,加生地黄,玄参清热通便。

中风-中经络-急性期——阴虚风动

症状:半身不遂,一侧手足沉重麻木,口舌歪斜,舌强语謇,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双目干涩,腰酸腿软,急躁易怒,少眠多梦。舌质红绛或暗红,苔少或无,脉细弦或细弦数。

治法:滋养肝肾,潜阳息风。

代表方:镇肝息风汤。

加减:若痰盛,去龟甲,加胆南星,竹沥清热化痰;心烦失眠,加黄连,莲子心,栀子,首乌藤清热除烦。

中脏腑-闭证——痰热腑实

症状:平素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神志欠清或昏糊,肢体强急,痰多而黏,伴腹胀,便秘,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涩。

治法:通腑泄热,息风化痰。

代表方:桃仁承气汤。

加减:若头痛,眩晕严重者,加钩藤,菊花,珍珠母平肝降逆,烦躁不安,彻夜不眠,口干舌红,加生地黄,沙参,夜交藤养阴安神。

中脏腑-闭证——痰火瘀闭

症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息风清火,豁痰开窍。

代表方:羚角钩藤汤,另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

加减:若痰热阻于气道,喉间痰鸣辘辘,服竹沥水,猴枣散以豁痰镇惊。

中脏腑-闭证——痰浊瘀闭

症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大小便闭,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

治法:化痰息风,宣郁开窍。

代表方:涤痰汤,另用苏合香丸宣郁开窍。

加减:若动风者,加天麻,钩藤以平息内风;有化热之象者,加黄芩,黄连,丹参。

中脏腑-脱证

症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肢体软瘫,鼻鼾息微,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舌质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代表方: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

加减:若汗出不止者,加炙黄芪,生龙骨,煅牡蛎益气收敛固涩;舌干脉微,加玉竹,黄精以救阴护津。

恢复期和后遗症期——风痰瘀阻

症状:舌强语謇或失语,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滑腻,脉弦滑或涩。

治法:搜风化痰,行瘀通络。

代表方:解语丹。

加减:若痰热偏盛,加全瓜蒌,竹茹,川贝母清化热痰;肝阳上亢,头痛头晕,面赤舌质红,苔黄,加钩藤,石决明,夏枯草平肝息风潜阳。

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气虚络瘀

症状: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化痰通络。

代表方:补阳还五汤。

加减:若血虚重,加枸杞,首乌藤补血;肢冷,阳失温煦,加桂枝温经通脉。

恢复期和后遗症期——肝肾亏虚

症状: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治法:滋养肝肾。

代表方:左归丸合地黄饮子。

加减:若腰酸膝软较甚,加杜仲,桑寄生,牛膝补肾壮腰;肾阳虚,加巴戟天,肉苁蓉补肾益精,加附子,肉桂引火归原。

脑系病症——痴呆

痴呆是由髓减脑消,神机失用所导致的一种神志异常疾病以呆傻愚笨,智能低下,善忘等为主要表现。

轻者:神情淡漠,寡言少语,反应迟钝,善忘。

重则:终日不语,或闭门独居或口中喃喃,言辞颠倒,行为失常,忽笑忽哭,或不欲食,数日不知饥饿。

痴呆的病因病机

病因:七情内伤,年高体虚,久病耗损。

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

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均有关系。

病性:本虚标实。

本虚为阴精,气血亏虚。

标实为气,火,痰,瘀内阻于脑。

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1.主症:出现智力低下,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计算力,思维能力明显减退,理解别人语言和有条理的回答问题的能力障碍。

2.性格与精神行为障碍。

3.起病隐袭,发展缓慢,渐进加重,病程一般较长,少数病例发病急。

痴呆与郁证、脏燥的鉴别诊断

痴呆,郁证,脏燥=心神失养=悲忧善哭,喜怒无常。

共同点:痴呆的神志异常需与郁证中的脏燥相鉴别。

不同点

脏躁:多发于青中年女性,精神因素的刺激下间歇性发作,不发作如常人。

痴呆:多见老年人,病程迁延,心神失常不能自行缓解,记忆力,思维能力减退,出现人格性感变化。

痴呆与癫证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重症痴呆与癫证症状相似,临床难以区分。

不同点

癫证:精神失常,沉默寡言,情感淡漠,语无伦次,静而多喜,成年人多见。

痴呆:智能活动障碍,神志异常,神情呆滞,愚笨迟钝,部分症状可自制,老年人常见。

痴呆与健忘鉴别诊断

共同点:健忘可以是痴呆的早期表现。

不同点

健忘:记忆力减退,遇事善忘为主,知晓事但易忘,不伴有智力减退,神情呆钝,有外伤药物所致的,一般治疗可恢复。

痴呆:神情呆滞,神志恍惚,告知不晓,问事不知。

痴呆的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辨先天后天,辨虚实。

治疗原则

治标:开郁逐痰,活血通窍,平肝泻火。

治本:补虚扶正,充髓养脑。

虚证——髓海不足

症状:忘失前后,兴趣缺失,起居怠惰或倦怠嗜卧,行走缓慢,动作笨拙,甚则振掉,齿枯发焦,脑转耳鸣,目无所见,舌质瘦色淡,脉沉细。

治法:滋养肝肾,填精补髓。

代表方:七福饮。

加减:若病情重,加肉苁蓉,知母,鹿角胶,龟甲胶,阿胶等滋补肝肾,生精养髓。

虚证——脾肾亏虚

症状:迷惑善忘,兴趣缺失,反应迟钝,易惊易恐,食少纳呆,呃逆不食,口涎外溢,四肢不温,夜尿频多,二便失禁,舌质淡舌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细沉弱。

治法:温补脾肾,养元安神。

代表方:还少丹。

加减:若呃逆不食,口涎外溢,加炒白术,黄芪,清半夏,炒麦芽健脾和胃。夜尿多,加菟丝子,蛇床子温阳缩尿。

实证——痰浊蒙窍

症状:多忘不慧,表情呆滞,迷路误事,不言不语,忽歌忽笑,亲疏不辨,口吐痰涎,纳呆呕恶,体肥懒动,舌苔黏腻浊,脉弦滑。

治法:化痰开窍,健脾醒神。

代表方:洗心汤。

加减:若脾虚明显,加黄芪,山药,砂仁等;言语颠倒,歌笑不休,甚者反喜污秽者,改用转呆丹。

实证——痰浊蒙窍

症状:喜忘,神呆不慧,反应迟钝,动作笨拙,头痛难愈,面色晦暗,常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舌质紫瘀斑,脉细弦。

治法:活血化瘀,通窍醒神。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

加减:气血不足,加当归,生地黄,党参,黄芪;瘀血阻窍动风者,加全蝎,蜈蚣,天麻,三七。

脑系病症——痫病

痫病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为癫痫或羊癫疯。

临床以突然意识丧失,甚则仆倒,不省人事,强直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为特征,移时苏醒,如常人。

痫病的病因病机

病因:七情失调,先天因素,脑部外伤,六淫所干,饮食失调,患他病后,惊恐。

病机:脏腑失调,痰浊阻滞,气机逆乱,风痰内动,蒙蔽清窍。

病位:在脑,涉及心肝脾肾。

病理因素:风,火,痰,瘀。

痫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1.家族史,诱发,年龄,性别。

2.典型发作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项背强直,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有异常叫声,或突然呆木,两眼瞪直,呼之不应,或头部下垂,面色苍白。

鉴别诊断

中风:昏迷持续时间长,醒后伴有半身不遂等后遗症。

厥证:突然扑到,昏不知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或见口噤,握拳,手指拘急。

痉证:四肢抽搐,持续发作,伴有角弓反张,身体强直。

痫病的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首辨病情轻重,次辨证候虚实。

再辨病理因素,即风,痰,热,瘀。

治疗原则

发作时治标:清肝泻火,豁痰息风,开窍定痫。

平时治本:益气养血,健脾化痰,滋补肝肾,宁心安神。

发作期——阳痫

症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面色潮红,紫红,继而转为青紫或苍白,口唇青紫,牙关紧闭,两目上视,项背强直,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喉中痰鸣,甚者二便自遗,移时苏醒。病发前多有眩晕,头痛而胀,胸闷乏力,喜欠伸等先兆,平素多情绪急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便秘尿黄。

治法:急以开窍醒神,继以泻热涤痰息风。

代表方:黄连解毒汤合定痫丸。

加减:若热甚,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大便秘结,加生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泻下通便。

发作期——阴痫

症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面色晦暗青灰而黄,手足清冷,双眼半开半合,肢体拘急,抽搐吐涎沫,醒后如常,多则一日数次或数十次,平素神疲乏力,恶心泛呕,胸闷咳痰,纳差便溏。

治法:急以开窍醒神,继以温化痰涎,顺气定痫。

代表方:五生饮,二陈汤加减。

加减:若恶心欲呕,加生姜,苏梗,竹茹降逆止呕;胸闷痰多加瓜蒌,枳实,胆南星。

休止期——肝火痰热

症状:平时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心烦失眠,咳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溲黄,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或吼叫,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肝泻火,化痰宁心。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加减:若肝风动风,加天麻,钩藤,地龙,全蝎平肝息风;大便秘结,加大黄,芒硝泻下通便;彻夜难寐,加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养心安神。

休止期——脾虚痰盛

症状:平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胸脘痞闷,纳差便溏,发作时面色晦滞,四肢不温,蜷卧拘急,呕吐涎沫,叫声低怯,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健脾化痰。

代表方:六君子汤。

加减:若恶心呕吐痰涎,加胆南星,瓜蒌,旋覆花化痰降浊;便溏,加薏苡仁,炒扁豆,炮姜。

休止期——肝肾阴虚

症状:痫证频发,神思恍惚,面色晦暗,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耳轮焦枯不泽,健忘失眠,腰膝酸软,大便干燥,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滋养肝肾,填精益髓。

代表方:大补元煎。

加减:若神思恍惚时间长,合酸枣仁汤加阿胶,龙眼肉养心安神;大便干燥,加玄参,肉苁蓉,火麻仁养阴润燥通便。

休止期——痰阻脑络

症状:平素头晕头痛,痛有定处,常伴单侧肢体抽搐,或一侧面部抽动,颜面口唇青紫,舌质暗红有瘀斑,苔薄白,脉涩或弦。多发中风,脑外伤等患后。

治法:活血化瘀,息风通络。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

加减:若肝阳上亢,加钩藤,石决明,白芍;痰涎盛,加半夏,胆南星,竹茹。

脑系病症——癫狂

癫狂为临床常见的精神失常疾病

癫病: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无热。

狂证:精神亢奋,狂躁不安,喧扰不宁,毁物打骂,动而多怒,有热。

癫狂的病因病机

病因:七情内伤,饮食失节,禀赋不足。

病机:癫证,痰气郁结,蒙蔽神机;狂证,痰火上扰,神明失主。病机关键,脏气不平,阴阳失调,脑之神机逆乱。

病位:病位在心脑,与肝脾肾有关。

病理因素:以气,痰,火,瘀为主,多以气郁为先。

癫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神情抑郁,表情淡漠,静而少动,沉默痴呆,或喃喃自语,语无伦次,或突然狂奔,喧扰不宁,或脑外伤史。

癫证与狂证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均属精神失常疾病

不同点

癫病,属阴,以静而多喜为主,沉静独处,抑郁性精神失常。

狂病,属阳,以动而多怒为主,躁动狂乱,兴奋性精神失常。

癫证与郁证鉴别诊断

共同点:都有情绪问题。

不同点

郁证表现心情抑郁,喉中如有异物等自我感觉异常为主,但无神志错乱。

癫证亦见息怒无常,多语或不语等症,一般已失去自控力,神明逆乱,精神失常。

癫证与痴呆鉴别诊断

共同点:症状表现相似。

不同点:痴呆以智能低下为突出表现,部分症状可自制,病机是髓减脑衰,神机失调,或痰浊瘀血,阻痹脑脉。

癫狂的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首辨癫狂,其次辨病性虚实。

治疗原则

初期多以邪实为主,治当理气解郁,畅达神机,降火豁痰,化瘀通窍。后期以正虚为主,治当补益心脾,育阴养血,调整阴阳。

癫证——痰气郁结

症状: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时时太息,言语无序,或喃喃自语,多疑多虑,喜怒无常,秽洁不分,不思饮食,舌质红,苔腻白,脉弦滑。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醒神。

代表方:逍遥散合涤痰汤。

加减:若痰浊甚者,加控涎丹,临卧姜汤送服。

癫证——心脾两虚

症状:神思恍惚,魂梦颠倒,心悸易惊,善悲欲哭,质体困乏,言语无序,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治法:健脾养心,解郁安神。

代表方:养心汤合越鞠丸。

加减:若畏寒蜷缩,卧姿如弓,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者,属肾阳不足,加补骨脂,巴戟天,肉苁蓉等。

狂证——痰火扰神

症状:性情急躁,头痛失眠,两目怒视,面红目赤,突然狂暴无知,逾垣上屋,打骂叫号,不避亲疏,毁物伤人,或哭笑无常,登高而歌,弃衣而走,不食不眠,舌质红绛,苔多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镇心涤痰,清肝泻火。

代表方:生铁落饮。

加减:若痰火壅盛而舌苔黄腻垢者,加礞石,黄芩,大黄逐痰泻火,再用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脉弦实,肝胆火盛者,用当归龙荟丸清肝泻火。

狂证——痰热瘀结

症状:癫狂日久不愈,面色晦滞而秽,情绪躁扰不安,多言无序,恼怒不休,甚至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妄见妄闻,妄思离奇,头痛,心悸而烦,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少或薄黄而干,脉弦细或细涩。

治法:豁痰化瘀,调畅气血。

代表方:癫狂梦醒汤。

加减:若蕴热重者,加黄连,黄芩清热燥湿;不饥不食者,加白金丸以化顽疾,祛恶血。

狂证——火盛伤阴

症状:狂证日久,病势较缓,时作时止,精神疲惫,情绪焦虑,烦躁不眠,形瘦面红,五心烦热,舌质红,苔少或无,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安神定志。

代表方: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

加减:若痰火未平,舌苔黄腻,质红,加胆南星,天竺黄;心火亢盛者,加朱砂安神丸。

本文作者|沅意

感谢关注 点赞 转发 在看

学好中医,造福自己。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