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每天一首小经方 31:牵正散,可用于中风、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等;
2024
08-20

每天一首小经方 31:牵正散,可用于中风、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等;


今天是 “每天一首小经方” 第 31 期 / 300期;

31、牵正散

【组方成分】

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去毒)各等分,并生用。

【煎服方法】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原文出处】

《杨氏家藏方》(宋·杨倓)“治口眼㖞斜。”

【主治病证】

祛风化痰,通络止痉。主治风中头面经络。口眼喁斜,或面肌抽动,舌淡红,苔白。可用于治疗颜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等,属风痰阻络者。

【参考剂量】

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各等分,并生用。散剂。每次服3g,热酒送下,不拘时候。

【经方钩玄】

①《医方集解》说此方为此足阳明、厥阴药也。吴鹤皋说:秦艽、防风,可以驱外风,而不能治内生之风;天南星、半夏,可以治湿痰,而不能治风痰。白附子,辛可驱风,(尤其去头面游风。)白僵蚕、全蝎,咸能软痰。(僵蚕清化轻浮,能上走头面,驱风散痰。全蝎直走厥阴,为治风要药。)三药疗内生之风,治虚热之痰,得酒引之,能入经而正口眼。药有用热以攻热,用毒以攻毒者,《大易》所谓’同气相求’,《内经》所谓’衰之以其属’也。

②俞慎初治口僻(面神经麻痹)一例:

洪某,男,65岁。初诊:1992年7月6日。

一星期前凌晨起床时,突然口眼歪斜,左侧面颊部麻木不仁,前额皱纹消失,口角下垂,口流涎水,语言謇涩。两侧上下肢活动尚可。平素血压偏低,痰涎量多、色白,脉弦滑,舌淡红苔白。证属风痰阻络,治宜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法。处方:白附子5克,僵蚕5克,全蝎梢6克,地龙15克,制胆星6克,川贝母10克,盐陈皮5克,生地黄15克,川芎5克,赤芍 10克,当归尾6克,清半夏9克。水煎服,5剂。

本例年老体虚、卫外不固、络脉空虚、风痰乘虚内窜阻络,导致气血痹阻、运行不杨,筋脉失于濡养,则见面颊麻木、口眼歪斜、语言謇涩。本例之治,以牵正散加地龙祛风痰、通经络又以制胆星、陈皮、半夏、贝母等燥湿豁痰;配以生地黄、赤芍、川芎、归尾等品活血通络。全方配合,共奏祛风化痰、活血通络之功效。

【中药启微】

①僵蚕,《本草新编》:味咸、辛,气平,无毒,升也,阴中阳也。逐风湿殊功,口噤失音者必用,拨疔毒极效,肿突几危者急敷。主小儿惊痫夜啼,治妇人崩中赤白,止阴痒,去三虫,及诸疮瘢痕,面色令好。散风痰并结滞痰块,喉痹使开,驱分娩,罢余疼,解伤寒后阴易。功用虽多,而不宜多服,少为佐使可也。

②全蝎,《得配本草》:辛,热。有毒。入足厥阴经。一切风木致病,耳聋掉眩,痰疟惊痫,无乎不疗。且引风药达病所,以扫其根,入降药暖肾气,以止其痛。配白附、僵蚕,治搐掣症。配天麻、蜂实,治破伤风。(蜂实,即蜂窠蒂。如无蜂实,蜂窠亦可。)酒洗淡,去足焙用。梢力尤紧。类中风,慢脾惊风,禁用。

第 32 期预告:导痰汤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