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一张方,冲散黄褐斑!用最普通的方子,干最关键的事儿
2024
07-20

一张方,冲散黄褐斑!用最普通的方子,干最关键的事儿

(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学》、《中医病因病机学》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中医用补肾阴的思路,来治疗黄褐斑的事儿。我想告诉你的是,有很多患者的黄褐斑,源于她肾阴不足。这样的人,往往30多,40来岁。怎么理解呢?我想你讲个案例,你看完就知道了。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36岁,初诊的时间是1995年。

这个人,从两年前开始,面颊和前额部位,就开始有黄褐斑出现了。到就诊之间,黄褐斑互相融合,成了蝶状。眼看情况越来越严重,影响外观,此人决定投中医治疗。刻诊,患者脉象细微而弦,舌苔薄白,舌边红。面色不好看。女患者自述,除了脸上有斑以外,身体还总是疲倦,腰酸,头晕,偶尔会胸闷、喜叹息。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提笔书方一首。但见:生地、熟地、山茱萸、山药各12克,牡丹皮、茯苓、泽泻、丹参、郁金各10克,淫羊藿15克,柴胡、红花、桃仁各6克。每日一剂。前两煎分2次服用,第3煎外洗面部。结果如何?患者服药20天之后,脸上的斑开始逐渐缩小变淡。其他一些不适症状基本消失。原方不变,再投3个月,脸上的黄褐斑,竟然全部消失了,而且患者面色红润,看上去特别健康,有神采。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1999年的《吉林中医药》上。现在,我们就分析一下这其中的道理。其实,这个患者就辩证来看,比较容易。患者平时胸闷,喜叹息,脉象微弦,这是肝郁无疑。脉细,腰酸,舌边红,这是肾阴不足。肝肾同源。肾阴不足,则肝阴亏虚。肝阴不足,肝气失和,所以患者有可能肝郁气滞。所以,上述两点,是有连带关系的。接下来,关键问题来了。这就是上述两点,如何引发了黄褐斑。答案,分两条。第一条,肝郁气滞,则血行不畅。血行不畅,则淤堵于面,形成黄褐斑。第二条,肾阴不足,脉道里的阴津就得出来进行滋补。于是,脉道内阴津不足,这就加剧了淤血的形成。淤血阻于面,形成黄褐斑。也就是说,这个患者的黄褐斑,其实是“淤”的表现。而“淤”的背后,是肾阴不足和肝肾阴虚导致的肝郁气滞。这个关系链,你看清楚没?如果看清楚了,那好,治疗的思路也就出来了。这就是滋补肾阴,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你来看当时医家的用方——

生地、熟地、山茱萸、山药各12克,牡丹皮、茯苓、泽泻、丹参、郁金各10克,淫羊藿15克,柴胡、红花、桃仁各6克。这里面,生地熟地联用,滋补肾阴。山茱萸和山药,辅助养阴。丹皮、泽泻、茯苓,利湿泄浊,令补而不滞。这是六味地黄丸的配伍,滋补肝肾之阴,是治疗的基础。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所以加淫羊藿。为了解决肝郁气滞的问题,这里用柴胡、郁金。为了活血化瘀,这里用丹参、红花、桃仁。郁金也有一定活血之效。你看,这就是基本的治疗思路。它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进行加味得来的。读者朋友,和医案里类似的黄褐斑患者,在生活中层出不穷。你如果能认真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样的患者。首先啊,年龄在40岁上下,其次平时腰酸背痛,身体偶尔潮热,容易心烦盗汗。心情呢,经常郁闷,不快,偶尔急躁。伸出舌头来,舌红少苔。在人前,抹上化妆品,这黄褐斑倒还掩盖一些。回到家,卸了妆,自己就开始对着镜子发愁。这种情况下,以滋补肾阴为主,辅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确是合理合拍的思路。医案里的的用方,值得借鉴。我们甚至可以形象地认为,肾阴肾水充足以后,人体血瘀和肝郁等问题都有了缓解的可能。黄褐斑,因此就被充足的肾水冲散了。其实,中医这个东西,就是一层窗户纸。有一些道理,说开了,没啥神秘之处。以上所揭示的,是中医治疗领域中,最基础、最实用的一部分。希望文老师的读者朋友,都能将它很好的吸收。全文完。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