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赵软金博士 ▏推荐一本值得认真阅读的书《经筋经脉皮部—-黄帝内经经络解剖学》马宁著
2024
07-11

赵软金博士 ▏推荐一本值得认真阅读的书《经筋经脉皮部—-黄帝内经经络解剖学》马宁著

行医逾四十载,临床上针药并用常能获得满意疗效。特别是来美国这三十余年,几乎是每病人必用针。针灸是中华医学的瑰宝,本就是一针二药三手术。针灸临床的客观、卓著疗效,令我对中医传统针灸学理论体系笃信不疑。但实在有太多疑問关于经络的问题,尽管读了很多书籍和文章,尽管殚心竭虑思考和探究,但对于经络是什么,经络的实质以及众多传统针灸经络的术语仍然存有诸多的疑惑。

当我收到马宁博士寄来他的新书《经筋经脉皮部—黄帝内经经络解剖学》时,即为那精致简洁的封面设计所吸引,便闻着那淡淡的墨香,一口气竟读了十几页。接下来便是沉浸式地从头读到尾。之后又反复阅读书中的不少章节,有一种想把这书介绍给大家的冲动。我们中医同仁在这张经络的大筐里横冲直撞这么多年,努力不懈地在寻觅着经络的实质,总是徒劳无功。那在我们的认知里,经络该是啥样?细细想来,却并没有弄清楚在《黄帝内经》中是怎样准确描述经络体系最原始本来面目的。

马宁博士在书中收集了《内经》有关经络系统理论的几乎所有篇章,完全保持了内经关于针灸理论的原貌,没有断章来取自己所喜欢的部分,而是整张整段地注解和解析了原文原意!呈现于大家的是最接近原始意义的经脉理论或经络系统。经络不是一个线性的管道,而是多维的复杂传导系统!

“经络”一词首见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通常指经脉与络脉总称为经络,我认为经脉是包括了“经”和“脉”的,经与脉是不同的,“脉”是指血脉,那“经”呢?经可能就是经筋、神经,古人当时还没有将神经从经筋中分出来。络脉”会不会也是“络”与“脉”,络那就应当是更为细小的网络纤维了。

经络到底是什么,在概念上依旧模糊,黄龙祥教授在《经脉理论还原与重构大纲》中直接解读为“经脉理论就是古人对其所发现的人体特定部位间纵向关联现象的一种直观解释;所谓“脉”或“络”,就是古人对于针灸作用途径,即特定刺激部位与效应部位之间联系路径的基本假设”(第4页,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4月第一版)。而李永明教授在多篇文章中则反复强调,中医学的十二经络走向则是有坚实的解剖学依据的(中国针灸杂志)。两者均有理有据,倒让学者不知所从。我更同意后者,从内经原文关于经脉的循行路线上的详尽描述上,十二经脉不可能是古人按照假想而勾连出的路径。马宁博士在对内经原文关于经络所有原文分析和研究后,高度概括地将经络定义为“是五体相互连接中形成的人体结构总成,包括了经筋、经脉和皮部等系统,以及运行于其中时气血”(封底)。并利用已有的解剖学和胚胎发生学知识为经脉、经筋、经隧、经水、经别,正别和皮部等找出相对应的组织学结构。也厘清了很多模糊不清的结构名称和概念。“经脉是贯通于体内的组织间隙,是以五脏六腑为中心向肢体运行气血的通道;“经水是经脉当中卫气和津液运行的通道”(封底);把五体在经络巨系统中的位置作了清晰说明,比如,“经脉是在五体结构之间的组织间隙”(P.343),“而五体之脉是循环系统当中的血管”,“肌肉、血管和神经是经筋结构的载体”(封底)。“神经组织被归属为筋的范畴。”(P.174)

“经筋是筋膜在连接肌肉、韧带、神经和血管等各种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形成的结构链。经筋以经脉的路径为基础选择筋膜在肌肉、韧带、神经和血管之间链接的方式,而且经筋将脏腑、器官和肢体结构连接为一体,将机体当中的各种结构连接成一个稳定、有序的整体。” (P.169)“筋膜是形成的经筋主体结构”。经别是连接经筋之间的交通支;正别则是经筋中与脏腑连接的交通支。(封底)

经筋的循行路线,则是非常独特“经筋无一例外地向心性分布,从手足末端起始,行止于头面和胸腹”。(P.170)

“经隧是运行营气的专门通道,与现代解剖的淋巴管道吻合,因此,经隧是以胃为中心的循环系统,是向全身输布营养和功能物质的通道。经隧是十二经脉分布于体腔内的部分;经隧包括了分布于躯体和四肢的十二经脉和奇脉,五脏六腑通过经隧将营气输送到躯体以濡养五官和五体”。P.161

如此,把血液、淋巴液、组织液和神经组织信号等的输送与传递划给了经脉中的脉、经隧、经筋、经别和正别等。

我们总以为经络系统就像是我们的高速铁路运输系统,结果发现还包括有高速公路,水(海、河)运路和乡间小路,血液带不走的,要有淋巴液带、组织液带,甚至筋膜链输送,每个传输系统输送的生命物质可能都不一样。这构成了一个巨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专门负责营养成分(包括血细胞、核苷酸,氨基酸、脂肪酸)输送的代谢性通路(Metabolism pathways),各种激素的平衡,神经递质的传递,巨噬细胞的趋动(免疫性通路),干细胞的叫醒与定向移动,蛋白激酶活化,转录因子和多种分子信号的通道。也许局限于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古人们没法具体精准描述经络各亚系统所传送的每种生命物质(分子),而用一“气”来概括,但诸系统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却跃然纸上。

严格地讲,不是古人要建立这个经络巨系统,是古人认识到了这个巨系统的存在,并尽可能地完善它,依据这个巨系统能更有效地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达到了养生防病、却病延年的目的。这个巨系统就是一个多维的网络,网络上有很多关键部位,可能影响巨系统平衡的谐振点,这就是穴位,穴位是三维的,会较直接地影响生命的平衡态。所以针刺穴位时根据病位可以有浅有深,浅则皮部,深则经筋的浅筋膜,深筋膜再深则脉、肌肉,直至骨。所以有五体相对应。所以《素问·刺要论》有刺皮不伤肉,刺肉无伤脉,刺脉无伤筋,刺筋无伤骨之论。经络就是一张巨型的网络系统,有一发牵而全身动的快捷,也有用多穴而达一目标的集合效应。

经络到底是什么?我想只有你自己读后才能更清楚!这本书需要静下心来读,可能要反复读几遍,要用心来思考,它也许会颠覆你对经络以往的认知!

作者介绍:

赵软金,男、医学博士,美国执照针灸师。在佛罗里达行医。是美国东西方自然疗法学院的创始人之一,美国H. Lee. Moffitt 癌症中心客座研究员。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批临床特聘专家,河南中医药大学外聘教授。学术方面著有英文版《From Legend to Science》并发表论文多篇。

在诊治肿瘤病人的临床实践中,针对癌症病人寒热错杂的复杂病理状态,建立了有效的神香温通疗法。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