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10年养生人,
10 年驻厂生产经验,
熟悉各种养生产品的选材选料,制作工艺。
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
阳气不到就是病
现代人因为压力、生活方式等很容易阳气不足
最近也收到很多留言
怕风经常感冒早晨起来容易水肿手脚冰凉,不敢进空调房爱出汗,出完汗后怕冷没精神,一整天都懒洋洋
…
其实这些都是身体的阳气不足了
在分享解决方法之前,先简单说下什么是阳气
阳气这个词,是两个字,阳 + 气,咱先说阳,再说气
阳化气,阴成形
阳相对于阴是无形的
它是以气的形式存在
可以简单理解为,阴是看得见的身体,阳是看不见的能量
阴虚的人,月经量少、津液亏虚皮肤干燥,都是切实能感觉到的
阳虚的人,能量低,这个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当然阳虚再细分,有脾阳虚、肾阳虚…
损阳损到不同脏器,就造成了不同的阳虚
咱今天不说这些细致的,不然一万字也写不完
再看下气
气就是指的人活一口气这个气
气细分还可以分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中气等,咱今天也不用管这些
咱知道气看不见摸不着,性质属阳,是正在运动的物质,充斥全身,无处不在即可
阳+气 合起来就是阳气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阳气衰减的过程
刚出生的婴儿是纯阳之体
离开的时候,阳气全无
为什么会从纯阳之体,变得阳气不足呢?
无外乎这几个方面:
体内有寒凝淤堵,阻碍了阳气的生发脾胃虚,生化不出来足够的阳气日常耗的气虚了,说话多,劳心多,劳作多…
所以补阳气就要:
疏通淤堵、增强脾胃、直接补阳补气
当然气血不二,阴阳互根互用,补气的同时咱还得滋阴
下面分享几个简便高效的方法
捏脊(多种好处)
方法:
大拇指跟食指捏起皮肤,连续向上持续不断,从后腰捏到颈椎
每次一行,持续5分钟
以捏为主,以推为辅,保持节奏不要着急
两手接替连贯,用指腹别用指端,不然容易不连贯
因为可以生发阳气,所以最好早晨起床后捏
脊柱正中央是督脉
督脉是阳经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与诸阳经都有联系
脊椎两旁又是人体大阳经足太阳膀胱经巡经处
捏脊疏通督脉、膀胱经的积滞,阳气生发就会顺畅
膀胱经上还分布着五脏的背俞穴,是五脏气血在背部输注的地方
刺激这些穴位,五脏都可以调理到,当然也包括脾胃
另外,现代人长期久坐,脊椎基本都不太好,背部大多很硬
捏脊软化背部肌肉,相当于来了一次微正脊
箭头标记的这类的热石板就行
热石板熥屁股(补阳散寒温通)
取一块向阳处的石板
时间选在下午三四点钟
石板已经晒热,太阳又不是太毒
屁股坐在石板上
后背对着太阳
时长:10-20分钟左右,以身体微微出汗,又没出太多汗最好
尤其适合:屁股曾受凉过的朋友(比如冬天爱穿短款羽绒服,室外受过冻)
直接补阳气解表寒
而且熥屁股的同时还可以晒背
整个背部的阳经都可以补到
这个方法看似不起眼,但绝对不要小看它的功力,去年夏天有一天我吃了一个冰淇淋,肚子不舒服,还没熥完肚子就一直转,然后就腹泻出来了
注意:控制单次时长,微微出汗,感觉很通透就刚刚好
绝对不是越久越好
一次时间太长,出汗太多,气随津脱,不仅不补,还会副作用,气阴两虚,就该用下面的生脉饮了
生脉饮(补元气)
人参3g 麦冬6g 五味子3g
人参大补肺气,麦冬甘寒润肺,五味酸收敛肺,并能泻火生津
一补一润一敛,共奏益气复脉、养阴生津、止渴止汗之功
但凡夏季出汗多,出完汗身体冷,都可以喝这个
人参也可以用红参、党参、西洋参
红参就是蒸熟的人参,补气的同时还能补血
党参更补脾胃之气,相对来说党参便宜些
人参、红参、党参都是温的,如果你非常容易上火,就用性凉的西洋参
如果你没有电子秤也没关系,我也不称:
2片红参、三四个麦冬,七八颗五味子
焖烧杯里开水焖10分钟(看我上面的图,我就是这么喝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日常生活不伤阳,就是最大的补阳
以下三个方面需注意别伤阳
一是衣食住行:
衣服:多穿点,少吹点风
饮食:少吃生冷瓜果
居住:空间少吹冷风
行动:避免游泳等长时间寒凉温度刺激
二是情绪
压力大肝气郁结很影响阳气生发
所以要保持情绪舒畅
三是睡眠
阴阳互根互用,补阳必养阴,养阴最厉害的就是睡眠了
所以要想办法睡好
注意:此文章为科普类文章 不做广告用途!本文来源:随食养原创。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7588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