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共有5767种,其中包括植物药有4773种,动物药有740种,矿物药有82种……看到这浩如烟海的分类,如何记忆和理解这么多数量的中药应用于临床?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中药的分类。
中药分类方法的历史:从《本草纲目》说起
“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是我国医药宝库,以论药材为主,本草纲目纠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之处.。本书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还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书中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于历史方面都有一定的贡献。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最后这一句评论,是达尔文对《本草纲目》的称赞;英国的李约瑟博士称李时珍为:中国博物学家中的’无冕之王’,地位与伽利略并列;在日本,最早传入的金陵版(因在江苏南京刻印)被奉为“神君御前本”。
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1956年2月为修建李时珍墓题词:“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30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
那么,《本草纲目》对中药的分类方法是什么呢?总目原称载药1898种,经实核为1897种。各论均以“部”为纲,以“类”为目分类,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十六部,每部之前均有简要论述。各部之下再分若干类,如草部分为山草、芳草、隰草( xí cǎo,靠近水边的低湿地所生的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类、杂草等十一类,凡六十类——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就要“望而生畏”了,六十多类,实在是太多了。
中药的分类,早在《周礼·天官》(成书于战国至西汉初年)就有记载“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对于其中的“五药”,汉代郑玄注曰“五药:草、木、虫、石、谷”。可见在汉代已有对药物进行分类的论述,不过,这种分类是较为朴素的,而且难以进行比较细的区分,而对于初学者而言却是非常友好的,这就像对宝可梦(Pokemon)有草系、火系、水系这样的分类。但毕竟《周礼·天官》是一部医书,在中医专业的书籍中,分类的记载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书中根据其药性、功效、毒性等特性,将365种药物分别归纳为上品、中品、下品三类。《本经·序录》中为这种“三品分类法”作了注解:“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如人参、甘草、地黄、黄连、大枣等;“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需判别药性来使用,如百合、当归、龙眼、麻黄、白芷、黄芩等;“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如大黄、乌头、甘遂、巴豆等——这种分类的方法更多是考虑了毒性和应用范围,但考虑到这本书成书较早,而且只包含了365味中药,所述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起目前临床上种类达千种以上的中药,略显得不足了。
此后,梁代陶弘景在其所著的《本草经集注》(约公元 536 年)中,在上文提到的“五药:草、木、虫、石、谷”之基础上,进一步将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无实等七类,从而确立了将中药按自然属性的分类方法——这里的“有名无实”我们需要强调一下:药王孙思邈指出:“不按时节采摘的中药材,有名无实,跟烂木头没有什么两样”,这其实也启示了中医从业者务必选取道地药材和按时采摘药材。
越到后世,不仅分类的方法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而且分类的理论也越来越丰富,我们在下文中进一步展示。
中药分类的方法虽然很多,传统的分类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系统:即药性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
药性分类法:面向临床的分类方法
药性分类法,是根据中药药性、功效的角度进行分类的方法。因为它有利于医家掌握药物性能,为历代医家所习用。性能是药物有别于其他物质的最大特性,继续用之前Pokemon的例子,水系的杰尼龟和电气系的皮卡丘显然在技能和性格上显然有巨大的差异。具体到中药领域,因此大多数本草书籍的分类,都少不了用它来进行归纳。
药性分类法,首创于《神农本草经》,它的三品分类法,以“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 为其分类的理论依据。虽然分类比较简略,但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本草典籍中,三品分类开创了药物分类的先河,因此对后世影响深远。虽然梁代陶弘景创立了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但一直到唐宋金元时期,历代修订本草,仍然保存了“三品分类”的基本属性,并以之作为分类的依据。即使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彻底打破了三品分类的方法,但仍在药名下对《本经》、《别录》药物的三品属性作了注释,可见其学术地位。但是,正如前文所述,由于药物的日益增多(从数百种到数千种)和对药物认识上的不断深化,这种分类方法的局限性日见暴露,单凭三品分类的方法已不能适应客观需要。后世医药学家,结合临床实践不断总结出了更为实用的分类方法。如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撰于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中,首创了“十剂”分类法,根据药物功效归纳为“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类,这里和前面的三品分类法已经非常不同,它更多从功效而不是毒性的角度来考虑。
《本草拾遗》的分类理论是:“宣可去窒,……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去怯,……涩可去脱,……滑可去著,……燥可去湿,……湿可去枯”,显然,这比前文描述的三品更加实用,从十类效应来分类,对于临床用药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最直接的就是“重可去怯”,即重镇类的药物可以安神祛怯。进一步的,金元期间的李东垣,将临床常用的百余种中药,根据“升降浮沉”的理论,将其分成五类。此外,假借为李东垣而实为后人所托的《药性赋》,则按药物四性(寒、热、温、平)进行分类。尤其是明、清以来,医药学家们相继总结了更多临床实用的功效分类方法。如王纶在其所著的《本草集要》(弘治九年(1496年))中,将药物按功效分类,即“气、寒、血、热、痰、湿、风、燥、疮、毒、妇人、小儿”等12门(这里的特殊分类其实很有超前性,因为即使到目前,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孕妇和儿童的用药一直是特殊的)。每一门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治气门分“补气清气温凉药、行气散气降气药、温气快气辛热药、破气消积气药”4类等。这种分类更加具体而详细,无疑是一大进步。文初提到的李时珍,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在《本草纲目》中总结了“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将药物的功效结合脏腑受病的标本、寒热、虚实进行综合归类,所以,药性的分类方法更多是针对临床而设。黄宫绣的《本草求真》(公元1644-1911年),对药物功效分类的贡献最大,他首先将药物分成“补剂、收涩、散剂、泻剂、血剂、杂剂、食物”七大类;而在每大类下又分若干细类,如补剂分为“温中、平补、补火、滋水、温肾”(这里我们仔细思考一下,这种分类并不能和五脏六腑等中医概念直接对应,或者说出现了多元的对应关系,比如这里的“滋水”就可以是针对肾而设的,但是更多是针对肾阴,这与“温肾”的概念就可以区分起来,但是,“平补”的概念也是可以针对肾脏的,所以这种补剂的分类,与脏器并不能产生唯一的对应关系,所以对于初学者也许不那么友好);血剂分为“温血、凉血、下血”等(这种分类的方式与临床的用途就很相似,例如“温血”就是针对“血”的寒凉而设,比如常说的“宫寒”这一概念,就需要温血的中药来治疗,而“凉血”与之相对)。这几种分类法,对近代中药功效分类也有深远的影响。
清代以来,除上述分类之外,还出现了按经络、脏腑以至脉象对药物进行分类。以经络分类的,有姚澜的《本草分经》;以脏腑分类的,有凌奂的《本草害利》、江笔花的《笔花医镜》,他们先用脏腑分“队”,各“队”再按药性分补、泻、凉、温,再分猛将、次将(就像遣兵打仗一样);按脉象分类的,有龙柏的《脉药联珠·药性考》等。这些分类方法,虽以脏腑、经络为纲,但仍以药性为依据,故仍属药性分类法的范畴。这些方法,各有特点,由于它们与临床实践结合更加紧密,多为临床医家们所采用,而中医学子的更多的求职出路还是针对医院,所以临床类的中药分类方法更加适用。
自然属性分类法:面向研究者的分类方法
除了药性分类之外,自然属性的分类,是根据药物的自然属性(更加偏向于生物学的分类方法)对其进行分类的方法。《周礼·天官》中的“五药”,汉代郑玄注为“五药:草、木、虫、石、谷。”但没有具体药物的归属,故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仍应视为陶弘景所首创。他在《本草经集注》中,将《本经》、《别录》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无实七类,这种方法,虽然较为简略,但却成为后世修订本草分类的基础。如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开宝本草》、《嘉祐本草》、《证类本草》等综合性本草专著,都是以《本草经集注》的分类方法,加以扩充、增加而成的,可见其历史地位和学术地位。直至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才对它作了全面和较大的改革。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分类理论。他采用“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方法,以“各列为部,首以水火,次之以土,水火为万物之先,土为万物之母也。次之以草、谷、菜、果、木,从微至巨也。次之以服器,从草木也。次之以虫、鳞、介、禽、兽,终之以人,从贱至贵也” 作为分类的理论基础。将收载的1892种药物,先按“析族振纲”,分为16部,然后“区类分目”,按药物的形态、习性、生态环境和经济用途等,再分为60类——建立起当时最为先进和完整的分类系统。《本草纲目》自然分类体系建立后,就成为传统中药自然属性分类法的典范。在其后问世的重要本草著作如《本草正》、《本草备要》、《本草纲目拾遗》、《本草从新》等,都基本上沿用它的自然属性分类方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传入,中药新兴学科的建立,一些现代科学的分类方法也被引进中药的分类。诸如中药功效分类、药用部位分类、植物学分类、动物学分类、矿物学分类、中药化学成分分类等方法。近年所编辑的有关教材及书籍,多根据其学科的性质不同,而分别采用不同的现代科学分类方法。如现代的临床《中药学》,采用中药功效分类法;《中药鉴定学》采用药用部位分类法;《新华本草》、《中华本草》等综合性本草,则采用植物学分类法、动物学分类法等;《中药化学》就采用化学成分分类法。这些分类方法应用,都提高了它们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主要参考资料:《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3757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