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扶阳中土论·病理系列8】胃寒是消谷善饥症的真相
2024
06-09

【扶阳中土论·病理系列8】胃寒是消谷善饥症的真相

01

百度资料

消谷善饥,症名,是指病人食欲过于亢盛,进食量多,但食后不久即感饥饿的症状,亦称多食易饥,由中焦热盛所致,食入易消,常觉饥饿之症。

《灵枢·经脉》曰:“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为中消主症,本症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患。

消谷善饥,兼多饮多尿,形体消瘦者,多见于消渴病。因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所致;消谷善饥,兼大便溏泄者,属胃强脾弱。胃强则胃腐熟功能亢盛,故消谷善饥,脾弱则脾运化无力,故大便溏泄。

上述是笔者通过百度资料对消谷善饥概念描述的整理,下面谈一谈笔者对消谷善饥的理解。

02

笔者观点

消谷善饥症

资料中说,消谷善饥是指病人食欲过于亢盛,进食量多,但食后不久即感饥饿的症状,《黄帝内经》中说,“能食者胃必伤”,食欲亢盛,进食量多,说明脾胃损伤,但是关键是寒热的区分,那么这种情况究竟是寒还是热呢?根据后边的话“但食后不久即感饥饿”,我们可以分析出来,感觉饥饿,应该是吸收的营养不足,不能营养身体,不能供养身体,身体因为缺营养而感到饥饿,假如不是因为缺营养,怎么会有饥饿感呢?

人体如何才能吸收营养呢?人体是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才能把外界的营养吸收进体内,供养身体。脾胃属土,土的特点是温热之后才能消化吸收,寒凉则不能消化吸收,或者说,影响消化吸收。因为如果脾胃的环境寒凉,就像冰箱的保鲜室一样,饮食物不能腐熟,自然就不能吸收,所以吃的东西再多,也是感觉缺少营养,缺少营养就会感觉饥饿,然后继续吃,形成一个不良的循环。

03

病因真相

消谷善饥是胃热呢还是胃寒呢?假如是胃热,那么脾胃温热,也就是人体的土温热,就能生生化化,就能消化吸收,能消化吸收就能有营养,营养充分,怎么会食后不久即感饥饿呢?假如是虚热,虚热也就是假热,假热不能消谷,与消谷善饥的概念不合,所以排除假热。于是得出一个结论,消谷善饥不是胃热,而是胃寒。

那么胃寒为什么会导致消谷善饥呢?因为脾胃虚寒,中焦虚寒,饮食物进入脾胃,不能及时消化吸收,也就是不能及时给身体提供营养,于是身体的反应就是缺乏营养,缺乏营养,缺乏能量,那么就是还需要吃,因为对于身体来说,除了继续吃之外,没有别的应对措施。于是吃后不久,仍感饥饿。所谓的食欲,就是人想吃东西,为什么想吃东西呢?因为缺少营养。为什么吃了还想吃呢?因为吃了也吸收不了,也解决不了缺少营养的问题,所以还想吃。如此解释消谷善饥,才更符合生命的客观规律,才符合客观事实。

04

温中之法

“由中焦热盛所致食入易消,常觉饥饿之症。”这句话怎么理解?中焦热盛,食入易消,既然是中焦热盛,饮食物容易消化,容易消化,必然容易吸收,难道还有容易消化,不吸收这一说法?也就是说饮食物在体内腐熟消化的非常好,最后没吸收?存在这种情况吗?中焦脾胃属土,土的特点是温热就能消化吸收。看看哪一块大地,不是因为温热才有生生化化呢?有人可能认为如果太过于燥热了就会因为缺水而不生不化,这种情况自然界中的确有,但是在人体内不存在。因为人体是有机生物体,当身体缺水的时候,它会自己添加,比如喝水,所以缺水这个问题不用考虑。

“因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所致。”这句话又怎么理解?胃中有火,因为脾胃属土,所以火加于土,就是火土合德。火土合德就能生生化化,所以不论是邪火还是正气,只要是火,只要是能够腐熟水谷,那么肯定能够吸收。对于人的身体来说,没有水谷腐熟了,却不能吸收的道理。正是因为消谷善饥的情况解释不了这个情况,所以才创造了“胃强脾弱”的说法,也就是说胃强能够腐熟水谷,脾弱就是虽然腐熟水谷了,也不能吸收。这种说法非常脆弱,是很难站住脚的理论。

因此,很多人只是从“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这句话中看到了表面的现象,拿“气有余”来说,人体的气能够有余吗?有有余的时候吗?就像是感冒风寒引起的发热一样,我们看到的是发热,是“气有余”,但是那是真正的气多的以至于发热吗?绝对不是。所以“气盛身热,有余于胃”这句话指的不是真热。

这样来逐一理解消谷善饥后,才知道消谷善饥之症是因伤寒所至,对应的处方应该是温中之法。

END

声明

1、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本文涉及到的医学理、法、方、药,作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