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医病名学助力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
2024
06-08

中医病名学助力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

在现行的中医学学科体系中,尚无中医病名学方面的教材和著作。中医病名的内容散见于中医内、外、妇、儿等临床学科的知识体系中,没有被系统整理和研究。由于目前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没有系统的病名知识,加大了对中医病名理解和辨别的难度,造成习医者中医基础不牢,辨病不准,进而导致中医病名诊断的不规范、不统一,甚则出现误诊,不利于临床诊治。有鉴于此,何清湖、邓奕辉、罗健等学者组织编撰我国第一本《中医病名学》教材,对中医病名学的发展简史、理论基础、疾病命名原方法以及1369个中医病名的定义、出处、证型等进行系统整理,即将作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这标志着中医病名学理论体系形成。

中医病名学填补中医理论体系不足

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文献甲骨文中有远古时期对疾病认识的记载。殷墟出土的甲骨16万余片,其中与疾病相关的有323片、415辞。甲骨文中保存了殷商时期对人体、疾病及其诊治的认识。甲骨文中通常会把“疒”字放在表示身体部位的文字前,根据发病部位来命名病名,如“疒目”“疒首”等,一共记载了40多种病名。殷商之后,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有了较大进步,在早期典籍如《周礼》《诗经》《山海经》《左传》中都有相关记载。《周礼》载有肿疡、溃疡、折疡、金疡、疟疾、疥、瘅疽等疾病。《诗经》中涉及的病名和症状达40余种,如不寐、瘵、瘅、疚等。《山海经》中记载了38种病名和症状,基本是根据疾病的特点命名,其中固定病名有瘕、瘿、痔、疥、疽、痹、风、疟、狂、瘘、疣、蛊、疠、厥、疫疾等23种,还载有胕、睬、腹痛、呕、聋等症状。《左传》中记述了如骨折、伤疾、瘈咬病、发秃、远视、佝偻等疾病。中医病名发展至今,《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2020版)有1369个中医病名术语。

只有不断梳理和厘清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并且丰富和创新其内涵,才能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病名是临床诊治疾病的基石,中医病名学首次系统整理和总结病名理论基础、命名原则、命名方法、定义、出处、证型等内容。中医学理论体系从古至今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医病名学填补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病名内容的空白。

中医病名学凸显病证结合的重要性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象思维、系统思维和变易思维为主要思维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藏象、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神等为理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医学理论体系。“法”目前主要包括四诊法、辨证法以及治法,而辨病法在目前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并没有系统的论述,这不利于临床上进行病证结合诊治。

最原始的病名命名方式是以病变部位命名,后来发展为以临床症状或体征命名,但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形成了以病因、病机、病理产物、病位、主要症状、主要体征、病状形象、发病时间、病程等命名的多种命名方法。因此,中医病名学具有丰富的学术内涵。众所周知,同病异治是因为证型的不同,异病同治是因为证型的相同。而同证也可异治,不同的病临床处方用药也会有所区别。

“医圣”张仲景非常重视病证结合,六经辨证即是病证结合的典范,首先论述疾病诊断纲要,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提纲挈领,逻辑清晰;然后再辨证论治,如太阳病本证包括太阳病经证(中风表虚证、伤寒表实证、表郁轻证)和太阳病腑证(蓄水证、太阳蓄血证)。

《伤寒杂病论》首创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理法方药贯穿于中医治疗疾病全过程,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特征。其中,“法”包括四诊法、辨病法、辨证法以及治法,而辨病法理论一直是被忽视的,其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凸显出来。中医病名学开创了中医辨病法理论体系的先河,使理法方药理论体系更趋完备。“理”有《中医基础理论》,“法”有《中医诊断学》以及《中医病名学》《中医证候学》《中医治疗方法学》,“方”有《方剂学》,“药”有《中药学》。

中医病名学促进中医临床学科发展

中医学产生于远古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生活实践中,并被不断总结、凝练和提升,积累的医学典籍汗牛充栋,理论体系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以及坚实的实践基础。国家973计划“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潘桂娟研究员认为,中医理论体系凝聚着中华民族有关生命认知和健康维护的智慧,是中医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病名的内容广泛散见于中医临床各学科中,内容非常丰富,但没有被系统总结而形成理论体系。一直没有一本系统地介绍中医病名学的专著和教材,各个病名的内涵定义、来源出处、证候分析与鉴别方法这四个核心问题都没有得以系统回答,但这些内容又反复出现在临床各个学科的教材与著作中。因此,中医病名学理论体系的缺失加大了中医的学习难度。中医病名知识的碎片化,使学生不能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中医临床知识,这不利于中医临床诊疗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中医病名学在立足中医临床各科体系的基础上,将散见于中医临床各学科中的病名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建立和完善中医病名学体系,并以此打通中医临床各个学科,使中医学理论体系更加连贯、逻辑更加清晰,对于方便中医教学,启发中医思维,指导临床实践,促进中医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均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病名学加强临床诊治的规范性

中医病名学包括外感病类、寄生虫病类、中毒及意外伤害类、脏腑病及相关病类、情志病类、气血津液病类、头身形体病类、皮肤黏膜病类、生殖病类、小儿相关病类、眼病类、耳病类、鼻病类、咽喉病类、口齿病类、瘤癌病类等病名以及临时诊断用病名,总共涉及1369个中医病名,内容非常全面。

不学习了解中医病名,就不会正确应用和使用中医病名,从而导致临床误诊、误治。病名是概括疾病发生全过程的总称。中医病名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结合临床症状的具体表现,将所获得的资料进行辨病分析所得出的结果。中医病名的运用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疾病证候分型的确立、治则治法以及方药的选择。病名判断错误,则容易导致诊疗全过程的错误,造成一步错步步错的局面。因此,中医病名在中医诊疗全过程中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学习掌握好中医病名是构建中医临床思维体系的重要环节。如将水肿病名的“阳水”“阴水”“风水”“皮水”“石水”“正水”等类似病名的定义、出处、证候分型等梳理清楚,更有利于疾病的理解和诊治。

中医学是一个开放、包容、并蓄的学科,上到整理观念这种宏观理论的拓展,下到病因病机的内涵阐释,中医学一直在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创新中发展。中医病名学可以填补中医理论体系不足、凸显病证结合的重要性、促进中医临床学科发展、加强临床诊治的规范性,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以及理论价值。(罗健 湖南中医药大学 胡宗仁 湖南医药学院 邓湘琴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