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黄煌经方讲座】上热下寒经典方——乌梅丸
2024
06-05

【黄煌经方讲座】上热下寒经典方——乌梅丸

乌梅丸

经典的厥阴病方和蛔厥病专方

传统的清上温下、温脏安蛔方

具有安蛔、止利、止痛、除烦、治厥冷等功效

适用于厥冷、腹痛、烦躁、呕吐、腹泻为特征的寒热虚实交错的病症

经典配方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柏六两

上药各为末,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前服,以饮送下,一日三次,稍加至二十丸。

推荐处方

乌梅带核20-50克、黄连5-15克、黄柏5克、人参5克或党参10克、当归10克、细辛5克、肉桂5-10克、制附子5克、干姜10克、川椒5克、粳米一撮。水煎,日分2-3次服用。服用时冲服蜂蜜1汤匙。或按原方比例蜜丸,每服2-3克,日三次。 

(乌梅肉与带核乌梅的重量比例为1:5 )

经典方证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为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1、 痛

1)剧烈的腹部绞痛

蛔厥,即胆道蛔虫病。一种因蛔虫进入胆总管、肝内胆管和胆囊引起急腹症。常常突然阵发性上腹钻顶样痛或绞痛,间歇期宛如常人。(“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

2)气上冲胸 

腹部出现隆起波动的包块,并有胸闷腹呕吐、甚至晕厥等。(“气上撞心,心中疼热”)

2、烦

一种痛苦的心理体验。患者烦躁、难受,或抑郁,或焦虑,大多伴有失眠。 

3、 呕

干呕,或恶心、反胃。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得食而呕”)

胆道蛔虫病绞痛时伴恶心呕吐,可吐蛔虫。

乌梅丸证

痛:腹痛,剧烈、阵发性、上冲皮  起 

呕:呕吐恶心、腹胀、反流 

利:腹泻,病程长 

烦:胸闷心悸、不安、睡眠障碍 

厥:厥冷,手足冰冷 

适用人群

1、形瘦脸黄,烦躁神情;

2、唇红舌烂;

3、脉弦大;

4、内烦热外冰冷;

5、上逆流下痛泻 ;

6、夜半发病;

下半夜(丑时为1点-3点, 寅时为3点-5点, 卯时为5点-7点 )是厥阴病欲解时,正值阴气将尽,阳气初生,木旺之际(寅为阳木,卯为阴木),证属厥阴。寒热错杂的疾病多发生或加重于此时。

适用病症

1、胆道蛔虫病:儿童青少年多见。突然阵发性上腹钻顶样痛,间歇期宛如常人。绞痛时伴恶心呕吐,可吐蛔虫。 腹肌软,仅有剑突下或右上腹深压病。症状剧烈,但体征轻微,为本病特点。

2.肠易激综合症:本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之一。乌梅丸止泻、改善睡眠与调节心情、抑制反流。 

3.克罗恩病: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肠梗阻,伴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不易根治。 

4.胃肠息肉:中老年男性为多,腹泻腹痛,遇冷易发,容易口腔溃疡,常规疗法无效。本方对改善临床症状比较好,但能否消除息肉尚需观察。《本经》:“去青黑痣、恶肉。”

5.抑郁症:“蛔厥者,……而复时烦者,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乌梅丸主之。”提示乌梅丸除烦。抑郁症多见烦,表现为失眠、痛苦不安等。乌梅丸黄连16两,重用以除烦。 

6.各种疼痛:疼痛为刺痛、胀痛、牵扯样痛; 腹痛最多,也有头痛、胸胁痛等。

7.其他:过敏性紫癜、心律不齐、神经性呕吐、口腔溃疡、角膜溃疡、盆腔炎、不孕、功能性子宫出血、遗精、肥胖、皮肤病等。

说明

1、本方宜加蜂蜜并饭后服用。乌梅丸药液非常难吃,加蜂蜜可以调味,另外,饭后服用可以防止服药呕吐。

2.含有马兜铃科植物细辛,肾病患者慎用,长期服用需要定期复查肾功能。 

3、乌梅丸药物用量调整原则 :

1)风甚重用酸;

2)虚多重用甘; 

3)痛甚重用辛;

4)热烦重用苦。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