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医辨证治疗胃痛, 寒邪客胃证- 方剂:良附丸加味。饮食停滞证- 方剂:保和丸。肝气犯胃证- 方剂:柴胡疏肝散。
2025
04-27

中医辨证治疗胃痛, 寒邪客胃证- 方剂:良附丸加味。饮食停滞证- 方剂:保和丸。肝气犯胃证- 方剂:柴胡疏肝散。

中医治疗胃痛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中药治疗

 

 寒邪客胃证

– 方剂:良附丸加味。

– 剂量(参考):高良姜9g、香附9g。若寒凝气滞较重,可加木香、陈皮各6g,佛手9g。

– 功效:温胃散寒,行气止痛。用于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等症状。

– 方解:高良姜温胃散寒,香附行气止痛,两者配合,可快速缓解寒邪导致的胃痛。

– 用法:一般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2 – 3次服。

– 饮食停滞证

– 方剂:保和丸。

– 剂量(参考):山楂18g、神曲6g、半夏9g、茯苓9g、陈皮3g、连翘3g、莱菔子3g。

– 功效:消食导滞,和胃止痛。适用于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等症状。

– 方解:山楂消肉食油腻,神曲化酒食陈腐,莱菔子消谷面之积,半夏、陈皮行气化滞,和胃止呕,茯苓健脾利湿,连翘清热散结。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 – 3次服。

– 肝气犯胃证

– 方剂:柴胡疏肝散。

– 剂量(参考):柴胡6g、陈皮6g、川芎4.5g、香附4.5g、枳壳4.5g、芍药4.5g、甘草1.5g。

–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等症状。

– 方解:柴胡、香附、枳壳、陈皮疏肝理气,川芎活血行气,芍药、甘草缓急止痛。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 – 3次服。

 

2食疗

 

– 生姜粥:生姜15g、粳米100g。生姜切碎,与粳米一起煮粥。生姜有温胃散寒的作用,适合寒邪客胃型胃痛,可在疼痛时食用,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 山药粥:山药30g、粳米100g。山药健脾益胃,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胃痛有调养作用。煮粥食用,可长期食用以改善脾胃功能。

 

3艾灸

 

–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艾灸此穴可温胃散寒、行气止痛。每次艾灸15 – 20分钟,以皮肤温热为度,每周2 – 3次。

–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艾灸足三里能调节脾胃功能,对于各种胃痛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艾灸时间和频率与中脘穴类似。

 

4推拿按摩

 

– 摩腹:以手掌心贴在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每次按摩10 – 15分钟,每天2 – 3次。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缓解胃痛。

– 按揉内关穴: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用手指按揉此穴,产生酸胀感,每次3 – 5分钟,可调节胃肠功能,减轻胃脘疼痛。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