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七厘散是治疗跌打损伤要药,也是治疗乳腺增生、痛经、褥疮、痔疮、奶汁少、带状疱疹、咽炎、关节炎、腱鞘囊肿的良药
2024
05-31

七厘散是治疗跌打损伤要药,也是治疗乳腺增生、痛经、褥疮、痔疮、奶汁少、带状疱疹、咽炎、关节炎、腱鞘囊肿的良药

​      七厘散是一种理血剂,具有化瘀消肿,止痛止血的作用。清代·谢元庆《良方集腋》记载,七厘散专治跌打损伤,骨断筋折,血流不止,或金刀重伤,食噪割断。清代·曹氏《同寿录》中记载,七厘散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或刀伤出血。

      七厘散药物组成:血竭、儿茶、乳香、没药、红花、朱砂、冰片、麝香。七厘散乃伤科名方,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适用于跌打损伤,血瘀肿痛、外伤出血、扭伤等。

     七厘散用法:可外用,也可内服。口服一次1~1.5g,一日1~3次;外用适量,调敷患处。

      七厘散方解:方中重用血竭为君药,能活血止血、散瘀止痛、生肌敛疮。乳香、没药、红花善活血止痛,祛瘀消肿;儿茶收敛止血,为臣药。冰片、麝香辛香走窜,能除瘀滞而止疼痛;朱砂清热解毒、镇心安神,并能防腐,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化瘀消肿、止痛止血之功。药理研究表明七厘散具有止血、止痛、抑菌、扩张血管、抗血栓等作用。

七厘散的临床妇科新用途:

(1)治疗乳腺增生:七厘散1.2克,用温开水送服,每天1次。可以配合服用逍遥丸、夏枯草颗粒。

(2 )痛经:月经来前活着月经期间腹痛时,取黄酒冲服七厘散。服用方法:七厘散1.5克~2克,黄酒30~50毫升,混合后服用,每日一次或者两次。

(3 )慢性附件炎:附件炎多由气血瘀滞,肝脉痹阻所致。临床症见小腹胀痛,尤以两侧为甚,有时可触及索条状物,按之疼痛,腰骶酸楚, 可口用七厘散,每次口服1.5克,一天三次。

(4)催乳:取鸡蛋一个,用豆油煎至蛋黄凝固,然后将七厘散1.5克撒在蛋黄上,等药变色后即起锅,连同鸡蛋一起吃了。从产后第二天开始吃,一天一次,连用七天。

(5)子宫内膜异位:在月经的第一天开始,用七厘散半支,酒调后敷于脐孔内,外敷胶布,连续用三个月经周期,对异位的子宫内膜种植在脐部或腹壁下者,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七厘散的其他用途:

(1)治小儿秋季腹泻,治疗时除按脱水程度适当补液外,每天口服七厘散0.2克。

(2)治慢性咽炎:七厘散0.3克,口服。另用半支喷咽后壁。

(3)中耳炎:先将外耳道分泌物揩净,再将少量七厘散装入吹管中,吹入患耳内,每天一次。

七厘散在外科方面的新用途:

(1)痔疮:用温开水2000毫升,加入高锰酸钾1克,清洗肛门。然后用七厘散3克,用水调为糊状,涂于肛门痔患部位,每天晚上涂抹一次。用药期间忌辛辣、饮酒,避免重体力劳动。

(2)褥疮:先在褥疮表面清创,除去坏死组织,然后将七厘散均匀涂抹于疮面上,覆盖凡士林纱布,每天换药一次。

(3)带状疱疹:口服七厘散,每次1克,一天三次,用黄酒送服。

(4)关节疼痛:用法,一次一克,一天三次,用黄酒送服。治疗因气血瘀滞,热邪瘀阻所致的痹症(包括西医说的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等)。

(5)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用七厘散适量,加白酒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每天换药一次。

(6)治疗腱鞘囊肿:用治疗风湿骨痛的药酒调七厘散,外敷患处,并用纱布包扎固定二十四小时以上。

(7)疮不收口:取七厘散外敷伤口,能止血生肌,防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先将患处进行清创,除去坏死组织,并用双氧水、碘伏清洗消毒创面周围皮肤,然后将七厘散均匀散布于疮面上,其厚度以隐约可见基底部为准,然后再盖上凡士林纱条,最后用敷料包扎。治疗初期,创面渗出液较多,若敷料浸透,就及时更换敷料,三天后渗出液就会明显减少。

      七厘散内服,一次剂量不宜过大,成人一般用量0.2-1.5克较为适宜。七厘散外用时应先洗净伤口,然后用75%的酒精消毒,以白酒调敷。

     用药注意:因本方中诸药行气活血,药性走窜,皆可耗气坠胎,故孕妇禁用。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七厘散出自《同寿录》,其组成为:朱砂3.6g、麝香0.36g、冰片0.36g、乳香4.5g、红花4.5g、没药4.5g、血竭30g、儿茶7.2g,共研极细末。七厘散具有散瘀消肿,止血定痛之作用,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或刀伤出血。并治无名肿毒,烧伤烫伤等。本方是伤科名方。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急性扭挫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褥疮、肌注部位硬结、腱鞘炎、手术后切口感染、风湿性关节炎、慢性咽炎、乳痈、产后乳汁不下等病症。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