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参苓白术散,兜住脾精的方子!小便浑浊,出手就见疗效,值得学习
2024
05-31

参苓白术散,兜住脾精的方子!小便浑浊,出手就见疗效,值得学习

(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藏象生理学》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古方参苓白术散治病的故事。闲言碎语不讲,你先听我讲下面这段故事。话说有一个男子,当时50岁。他从很久以前开始啊,就发现自己小便的后半段,尤其是末尾的时候,小便颜色特别浑浊。有些时候,像米泔色。但虽然浑浊,但患者本身没有什么不适,所以他也就没在意。但是后来,这个患者的小便可以说越来越混,整个尿段都混,甚至出现结块沉淀。

这时候,患者有点心慌了。他到医院去看,医家说了,这是湿热下注,所以得清利湿热。但用药结果,不尽人意。再后来,这个患者整日为此忧虑,以至于茶不思饭不想。家人就带他继续求医。这一次,医家的思路与之前不同。刻诊,患者脉象缓弱,舌质淡,舌苔中部厚腻而白。整个人形体消瘦,精神不振,平时食量很少,浑身疲乏无力。既然是尿的异常,那当然得做尿常规检查。结果发现,脓细胞三个加号。蛋白、白细胞、红细胞,都是一个加号。了解到这个情况,医家提笔书方一首。但见——党参16克,白术20克,茯苓13克,淮山药30克,炒薏苡仁16克,莲子30克,炒扁豆10克,砂仁6克,萆薢16克,黄芪16克,白果10克,泽泻10克,甘草5克。所有这些,水煎服,每日一剂。结果如何?患者服用15剂以后,小便的浑浊程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减轻。甚至有些时候,尿液几乎完全正常。患者精神比较好,饮食量有所增加。接下来,原方中白术改用30克,莲子改用50克,连续服用3个月。最后,患者小便完全正常,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1984年的《中医杂志》。

来,我们看看这里的学问。其实,这个患者有非常明确的问题,这就是脓尿。现代医学通过化验,已经看得很清楚了。那作为中医来讲,它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中医看,这个所谓的脓尿、尿浑浊,是脾精下注所致。什么意思呢?你看这个患者,就诊的时候,脉缓弱、舌苔白厚而腻,舌质还淡,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形体消瘦,精神头不足。这一看就知道,是脾虚,运化失常,气血不足。脾,有固摄的作用。脾能化生气啊。气足了,可以发挥固摄功能,所以脾也就相应地有固摄功能。脾虚了,气不足了,带来的结果,就是脾固摄功能的减弱。脾固摄功能减弱,又会带来什么结果?就是收不住脾精。脾对水谷,有运化之能。运化的过程中,它得吸收水谷精微。精微物质吸收好了,脾再向身体各处输布。但是,你脾虚就不行啊。脾虚,精微物质吸收来以后,它固摄不住,兜不住。兜不住怎么办?就往下漏。这一漏,就漏到下焦,随着小便就出去了。表现出来,是尿浑浊,尿常规的异常。这些,就是中医语境下,对这个症状的解读。那怎么办啊?就得健脾,让脾能兜住脾精。如何实现这个目的?医家当时选用的是参苓白术散加减。你来看——党参16克,白术20克,茯苓13克,淮山药30克,炒薏苡仁16克,莲子30克,炒扁豆10克,砂仁6克,萆薢16克,黄芪16克,白果10克,泽泻10克,甘草5克。党参、茯苓、白术、扁豆、莲子、甘草、山药、砂仁、薏苡仁。这就是参苓白术散的基本用药。只不过,省去一个桔梗。其中,党参、茯苓、白术、扁豆、莲子、山药,这些都是健脾益气。薏苡仁和茯苓,可以健脾利湿。砂仁,行气,令补而不滞。

在这个基础上,加黄芪,进一步益气。白果,收敛固摄下焦,可治疗小便白浊。泽泻可以渗湿浊。萆薢,利湿而分清去浊,是治疗小便浑浊如米泔的常用药。总之,这个方子是以参苓白术散作为底子,治本,加上利湿去浊、固摄下焦来治标。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参苓白术散的运用。其实,这个参苓白术散,是渗湿止泻的常用方,用于治疗脾虚湿盛证。患者表现常常是气短乏力、饮食不化、肠鸣泄泻、面色差、舌质淡、苔白腻,脉虚缓。但无论怎么说,它的核心,是健脾。脾强大了,就不会腹泻,当然也不会尿混尿浊。这就是脾能收住脾精的表现。因此,我们形象一点说,参苓白术散,是收摄脾精的方子,对人的意义重大。好了。这个事儿,我就给你聊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