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听百家言—汇集名家伤寒论条文注解】第49条 尺中脉微不可发汗
2024
05-30

【听百家言—汇集名家伤寒论条文注解】第49条 尺中脉微不可发汗

郑老叟整理 大龄岐黄学童 2024-03-18 18:38 广东


[49]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经曰: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言邪气在表也,是当汗出愈。若下之,身重心骨者,损其津液,虚其胃气。若身重心悸而尺脉实者,则下后里虚,邪气乘虚传里也。今尺脉微,身重心悸者,知下后里虚,津液不足,邪气不传里、但在表也。然以津液不足,则不可发汗,须里气实,津液足,便自汗出而愈。


柯琴《伤寒论注》:脉浮数者,于法当汗,而尺中微,则不敢轻汗,以麻黄为重剂故也。此表指身,里指心,有指营卫而反遗心悸者,非也。身重是表热,心悸是里虚。然悸有因心下水气者,亦当发汗。故必审其尺脉,尺中脉微为里虚。里虚者,必须实里。欲津液和,须用生津液。若坐而待之,则表邪愈盛,心液愈虚,焉能自汗?此表是带言,只重在里。至于自汗出,则里实而表和矣。


尤怡《伤寒贯珠集》:脉浮数者,其病在表,法当汗出而愈,所谓脉浮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是也。若下之,邪入里而身重,气内虚而心悸者,表虽不解,不可以药发汗,当俟其汗自出而邪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为里虚不足,若更发汗,则并虚其表,里无护卫,而散亡随之矣。故必候其表里气复,津液通和,而后汗出而愈,岂可以药强迫之哉!


张璐《《伤寒缵论》:误下身重心悸,纵脉仍浮数,亦不可复发其汗。设尺脉微,为里阴素虚,尤宜戒也。脉浮而数,热邪已甚,将欲作汗,今误下之,故身重心悸,当与小建中和其津液,汗出而愈。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病出汗不彻,且有小发、更发之法,况其为应汗不汗乎?然亦有法虽当汗,而独取尺脉为凭,为法外之法。脉浮数者,必发热,法当汗出而愈,若误下之,虽幸其邪尚未陷,而无如气被伤而身重,血被伤而心悸者,盖卫气营血外循行于经络之间,而肺卫心营内取资乎水谷之气,今下后为阳明水谷之气不充,不可发汗,当听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尺为阴而主里,此里阴之虚,慎勿乱药,唯糜粥自养,渐复胃阴。又依《内经》之说,月廓满则气血实、肌肉内坚,预告病人勿幸速效。须俟谷气充,天时旺,则表里之气实,而津液自和,便自汗出而愈。此法外之法也。此一节,言汗乃血液,血液少者不可汗也。


黄元御《伤寒悬解》:浮数之脉,当以汗解。设在下后,而见身重心悸之证,虽有浮数之脉,不可发汗,当使其自汗出乃愈。盖水旺土湿,则身体重浊,木郁风生,则心下悸动,以其伤肝脾之阳故也。所以然者,寸口虽见浮数,而尺中则脉微弱,寸口主表,尺中主里,寸口浮数,虽为表实,而尺脉微弱,则为里虚,须里气渐复,表里俱实,则里气内拒,表气外发,邪无内陷之虑,便自汗出而愈。医家于此,贵有实里解表之法,虽汗出而无虚虚之嫌,则以人巧而代天工矣。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此论下焦之津血虚者,不可更发其汗也。脉浮数者,乃太阳标阳为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津气虚而身重,血气弱而心悸也,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津血生于下焦,里气主之,尺中脉微,此里虚矣。须俟其表里实,津液自和,便汗出愈,而不可更发其汗也。


喻嘉言《尚论篇》:脉浮数者,法当从乎汗解,故有更药发汗及两解表里之法。设经误下而身重心悸,纵脉仍浮数,亦不可复发其汗,但宜静调,俟其汗自出乃解耳。所以然者,以尺脉微,里阴 素虚故也。必须津液自和,即为表里俱实,便自汗出而愈,此亦先建中而后发汗之变法。要知仲景云,尺脉微者不可发汗,又云,尺微者不可下,无非相人津液之奥旨。所以误下之脉虽浮数不改,亟宜发汗者,亦必审谛其尺脉,不当率意径情。如有此矣。凡用发汗药,宜审病人有无宿疾,不可径汗六法。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此承上条复以其治不如法,因而致变者言,晓人当知谨也。身重,下后阴虚而倦怠也。悸属心,心主血,阴虚则血虚。所以心不宁也,盖不当下而友下之,故证变如此。不可汗者,禁勿重亡津液以复损其阴也。当自汗出乃解者,言下虽反而病未甚变,须待其津液回,当得自汗而解也。所以然者以下,乃申释上文之词。里虚,以亡津液言,须表里实,以待津液回,邪还表言也。 


郭雍《伤寒补亡论》:常器之曰:汗不出者,可与小柴胡汤。雍曰:若心下悸而烦,宜小建中汤。表里俱虚,宜桂枝麻黄各半汤。设若用柴胡和解,亦宜用柴胡桂枝和其荣卫,以通津液。此证是下后裹虚,故仲景待其气复,津液自和而汗出,不必更用药。此一证非有证无治,其不用药便是治法也。常氏必欲和解之,疑其用药太重,故雍以柔剂,少杀其力,庶几得中。要之能少忍,待其自和。从仲景不用药法为上也。


程应旄《伤寒论后条辨》:《经》曰:“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浙恶寒。”言邪气在表也,法当汗出而解无疑矣。若下之而身重心悸者,不惟损其胃气,虚其津液,而营血亏乏可知,其人尺中之脉必微。夫寸主表,尺主里,营主血,而对之卫,则亦为里,今脉虽浮数,而尺中则微,是为表实里虚,麻黄之伐营,为表里俱实者设,岂可更用之以虚其里乎!须用和表实里之法治之,使表里两实,则津液自和,而邪无所容,不须发汗而自汗出愈矣。可见验脉之法,全凭尺寸相应,尺脉不但主乎营血,卫气亦出于下焦,而始行于中焦,凡验表里虚实汗下法于此,庶为得其所宜,不至犯其所禁也已。


吴谦《医宗金鉴》:伤寒未发热,脉多浮紧,寒盛也。已发热,脉多浮数,热盛也。均宜麻黄汤发汗则愈。若不发汗而误下之,不成逆坏者,必其人里气素实也。故惟见失汗身重之表,误下心悸之里,则不可复发其汗;当待其表里自和,自然汗出而解。所以然者、因失汗表实,误下里虚,尺中脉微,表里未谐,故不即解也。须待其里亦实而与表平,平则和,和则阳津阴液自相和谐,所以便自汗出而愈也。使里实之法,即下条用小建中汤法也。


程知《伤寒经注》:诸脉浮数,邪在表也。身重心悸者,不惟损其胃气,虚其津液,而营血亏乏可知。寸主表,尺主里,尺中脉微,里虚也。麻黄汤为表里俱实者设,本证宜用和表实里之法治之,使表里两实,则津液自和而邪无所容,不须发汗而自汗出愈矣。


沈明宗《伤寒六经辨证治法》:因误下而伤气血,故身重心悸,然尺中脉微,乃肾中阳气亦微,故为里虚。不可再发其汗而伤阳,必俟表里阴阳气实,津液自和,则自汗出而愈。盖伤寒之邪,来如风雨,若不药而待津液元气自和,则邪入于里,顷成败证矣。此仲景意欲先用建中,和营卫而补正,不驱邪而邪自去。谓须表裹实,津液自和,非不服药也。


钱潢《伤寒溯源集》:身重者,因邪未入里,误下而胃中阳气虚损也。凡阳气盛则身轻,阴气盛则身重。故童子纯阳未杂,而轻儇跳跃;老人阴盛阳衰,而肢体龙钟,是其验也。误下阳虚,与误汗阳虚无异。此条心悸,与发汗过多、叉手冒心之心下悸,同一里虚之所致也。


张锡驹《伤寒论直解》:此言汗乃血液,血液少者,不可汗也。脉浮数者,病太阳之标阳也,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则伤其血液矣。血虚于外,则身重;血虚于内,则心悸。内外俱虚,故不可发汗,当听其自汗而解。所以然者,尺为阴,尺中脉微,此里阴虚也,须侯表里实,津液和,便汗自出而愈,不可更发汗也。


魏荔彤《伤寒论本义》:脉浮数,应当发汗,汗出斯愈矣,若误下之,则阳心内陷于阴中,而在表之寒邪亦随之人里。身重者,寒邪由表而入肌肉之内,凝滞于营血之分,使无轻快之致也;心悸者,正阳被陷,为阴所制,其势孤危,惊怖乃作,使无安贴之象也。今若因脉浮数未改,仍照原法发汗,而阳更亡于外,不可收拾矣。惟有不必施治,听其陷入之阳徐徐自升而透表,则自能汗出而解矣。虽然,阳既误下而陷入,何能自升乎?不知下后脉尚浮数,则知其人阳气尚勃勃欲发,未能郁郁久居也。此所以应俟其自复也。


陈伯坛《读过伤寒论》:本条又小用桂枝矣。霍乱吐利止节曰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小和之,小和乃桂枝之余事。自此节以下,一路至柴胡,不出方者十余节,勿治之者仅一条,其余尽可消息和解之,自有桂枝汤以承其乏也。观下文营卫和节,可悟桂枝之兼长矣。此外不明点桂枝者,桂枝不必有其功耳。吾谓桂枝汤当烹入茶鼎中,佐羊枣食,不是过也。夫病形之最不和者,以上条为极点,长沙故又授人以和字诀,其标准大率不在证而在脉。书脉浮数者,为脉书,故不冠太阳病三字,亦行文补缀法也。独是下文脉浮而数曰可发汗,阙而字便径庭耶?脉流薄疾谓之数,乃精气频来之象。浮而数,是两脉有闲也。浮数则浮阳浮汗合为一,谷气足以供,毋庸以法取汗。阳明已迫不及待,为太阳后盾,法当汗出而愈,太阳外解而不知也。若不俟其汗出而下之,阳明必置太阳于不顾,而反顾其中土。太阳无臂助,则浮阳浮汗,一剂顷倒,顿失浮数之脉不待言。因而身重心悸者,阳坠下是脱离身之表,故重而不能举。汗坠下是脱离心之液,故悸而不克安。此为身虚心亦虚,殆表里俱虚者欤?曰不可发汗,无汗可发矣。曰当自汗出乃解,何以汗不自出,而反自汗出耶?太阳方藉谷气为保障,下后已将未出之汗,收为己有,故曰自汗。何以未下则不解而愈,下后则解而始愈耶?盖有所以然者在。以尺中脉微,胡又多一脉字耶?微脉显属浮数脉之变相,当然寸上微。若尺本非微,而有阳微之脉,入乎其中,是易寸脉为尺脉,即易阴弱为阳微。未说明其所以然,必不知其所当然。申言之曰,此里虚,何以不曰阳虚耶?阳微必有将出之汗在,且非恶寒,阳虚无实据,惜汗出未有实据耳,岂非表虚耶?未尝误汗虚其表,只有误下虚其里,虚状须看入一层也。然则尺里虚则肾阴不可问,尺以候肾也。两尺乃少阴脉,少阴安得有汗耶?彼有彼之虚,此有此之虚。此非少阴之微脉,乃太阳之微脉。缘太阳署之表不虚,太阳署之里则虚,故阳微陷落阴弱之中,以脉掩脉也。曰须表里实,非谓阴阳实也。阳道实,阴道虚,阴道之里虚何足异?惟阳道则表里不容虚,经所谓清阳实四肢也。阳道何以实?有弥漫之津液在,与汗共并,则虚而实矣。曰津液自和,非太阳和津液,乃津液和太阳,阳微亦受和解之赐而不知也。曰便自汗出愈,阳微出则汗随其后,愈法不离乎脉法。便字自字,一若不期然而然。既羡其和,复羡其愈,不觉为误下者恕也。虽然,谈何容易而津液自和哉?盖必乞灵于桂枝,而后须表里实四字,非徒托空言也。下文脉浮数更发汗且宜桂,况未经发汗乎?况桂枝本非发汗乎?特合人淡然而相忘者,桂枝之素也。阙焉存焉,于桂无加损也。


黎庇留《伤寒论崇正篇》:脉微为阳虚,则身重、心悸就阳虚言,如桂枝甘草汤之大补心阳,身重如振振欲擗地之用真武,是就阳虚论治。但于表里实、津液和之理,尚多层折。桂枝加附子汤,非心悸、身重之方,张、柯二注就和津液言,则身重、心悸是以津液不足论,而于脉微阳虚者不合。总之,“所以然者”下,必有脱落、衍文也。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脉浮数者,病势必外向而发热,当依太阳法发其汗。若误下后,身重心悸,则阴阳俱虚,不可发汗,当选用建中、新加之属,待其自汗出而愈也。身重为阳虚,与真武汤证之“四肢沉重”(三百一十九条)同理。心悸为阴虚,与炙甘草汤证之“心动悸”(百八十四条)同理。“所以然者”以下,乃后人注语。何以知之?上文以身重心悸为不可发汗之理由,此又以尺中脉微为不可发汗之理由,自相龃龉故也。“脉法”以尺中主里,故尺中微为里虚。须,待也。


曹颖甫《伤寒发微》:脉浮数为有热,证属标阳,实即肌腠血热外抗,所谓法当汗而愈。已经发汗者,即后文所谓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之证也;未经发汗者,即后文脉浮而数,宜麻黄汤之证也。若经误下之后,肌肉无阳气而见身重,营血虚而见心悸,此正与亡血家不可发汗,失精家不可发汗同例。此证阳浮而阴弱,不可急治,当俟其阴气渐复,得与阳和,乃能汗出而愈。尺中脉微,胞中血虚之征,故曰里虚也。此麻黄、桂枝二汤证,因表实里虚,津液不和,而不能发汗者也。


承淡安《伤寒论新注》:脉见浮者,其病在表,法当发汗而愈。若误下之,津液内伤,致神经失养而为身重心悸者,不可再发其汗,当待其津液自和,自然汗出乃解。所以然者,以尺中脉微,知其里气已虚,须得表里内外皆实,津液充和,便得自汗出而愈也。

外感病,脉浮紧,脉浮数,皆可发汗。以脉浮主病在表,浮紧为寒束于表浮数为热涌于表,故皆可发汗。不发汗而误下之,则伐及无辜,徒使津液内伤,运动神经与心脏功能皆受影响,于是成为身重心悸。此时纵有表证未解,不能再汗,以重伤津液,只有待其里气复,津液足,生理机转起自然抗毒作用,自汗出而解。“所以然者”以下,乃解释何以不可发汗之理。尺中脉微,尺微里气虚也。盖尺主里,里虚乃有身重心悸,故不可汗也。此脉或因迷走神经不安定而产生,因为寸关浮数,尺中脉微,今所谓静脉窦性不整脉,在吸气时脉搏快,呼气时脉搏慢。当发其汗而不发汗,反下之,组织水分因下而脱,血中残余物质及组织中之残余物、代谢中间产物亦加多,遂致发生中毒症状之身重心悸者。此里虚为很明显的津液亏,所以说需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而愈。本条之舌证:当为红而微燥,苔薄白亦当见微燥。


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以下数节,为补充脉法之词。凡脉浮者为病在表,脉数者为正气强盛。正胜则邪却,法当自汗出而愈。若不待汗出,而误下之,邪虽未陷,而太阳之气已陷,无阳气提摄其身,则身重。心为阳中之太阳,心阳虚则心悸者,不可以麻黄汤发汗,重亡其阳,当俟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因下后浮数之脉已成过去,而尺中之脉独微,此为下焦之里气已虚,须俟其生阳之气复起,表里之气皆充实,津液随气敷布而自和,便自汗出而愈。


陈逊斋《伤寒论改正并注》:有汗则浮缓,无汗则浮紧,已发热则浮数,皆可汗之脉也。若诸脉浮数,而尺独微,又因误下伤阴,津液涸耗,而见身重心悸者,则又不可汗,只可俟其自行作汗而解,何也?尺主里而属肾,肾气虑则尺微里虚,汗之,则津液因下而涸,因汗而更涸也,须俟其表里气实,津液自和,便自然作汗而愈。此言浮数本可汗,浮数而尺微,且经误下而津液涸,身重心悸者,又不可汗也。身重者,津液不足,无以利筋骨,则行动吃力,而觉体重也。心悸者,津液不充,心脏感觉空乏,故怯怯然而悸也。《内经》云:“腠理发泄,汗出津津,是为津;谷人气满,泽注于骨,伸屈利,脑髓益,皮肤润,是为液”。津、液皆色白而属气者也。


朱壶山《伤寒论通注》:浮数之脉,表必发热,惟浮而不紧,外无寒束,不得用麻黄汤。然总当汗出而愈,医反下之,未解太阳之表,又伤太阳之里矣。肾主骨,误下伤肾,骨无气充必身重。肾气衰不能蒸水化气,一团阴寒之气,必越脾胃而上犯,水气凌心则心悸。苓桂术甘汤、建中汤、真武汤,均有心悸证,均是水饮内犯,与此正同,而脉却与未误下之脉不同。以表证仍在,而肾阳里虚,关前之寸脉浮数,而尺脉转微弱耳。断不可用麻黄汤,与大青龙之脉微弱不可服同例,当自汗出乃愈。夫肾阴衰不足以上济心阳,则少阴之里气未复,肾阳衰不足以出为卫阳,则太阳之表气不振。表气不振,阳津不能外达,里气未复,阴液何能内充?自然之汗,颇不易得。然细玩“当自汗”的“当”字,“须表里实”的“须”字,其中明有治法。用桂枝以振心阳,则心悸之病去。用附子以助肾阳,则身重之疾捐。大枣以养胃,甘草以缓脾,胃健则能散水,脾和则能散津。干姜以燥湿,生姜以通阳,阳通则营卫调,湿燥则心肾交,表里之气自充,津液之行自畅,自汗出矣。


包识生《伤寒论讲义》:数为阳脉,为卫脉。浮数者,言阳邪也,阳邪在表,当从汗解故也。若下之,喻言里虚也;身重言下伤其脾胃之气也;心悸言下伤其少阴之气也。表实里虚者,不可发其汗,恐伤其里也。当自汗出者,须待其正气已旺,邪气方退也,喻言表实里虚之病当扶正以驱邪也。 尺中脉微,言少阴无阳也,为里虚,为不可发汗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即上文扶正使里不虚之意也。

此言阳邪在表,固当发汗,而里虚者又不可发汗也。按里虚不可发汗,上数章已略言之,此章申明有相似真假之处,不可不为之辨明也。夫伤寒治法,最当固本,因驱邪之药大都伤正之品也。表里虚者,万不可汗,须扶正驱邪并施,否则不但不能驱邪,反伤其正而变生他病矣。


冉雪峰《冉注伤寒论》:此条系承上二阳并病而言。上条煞末有一若字,系错简,大抵宜顺移在本条脉浮数者句上。如是,则本条文气,为若脉浮数,当汗。若下之,又不可发汗。若脉浮数,当汗出解。若下之,又须俟自汗出解。两若字双头并起,层层剔剥,鞭辟入里,意义实为深厚。上条只言汗不彻的脉象,未言法当汗的脉象,只言下之为逆,未言下后当有如何证象,下后当用如何疗法,均在此条补出。曰当汗出,曰当自汗出,两当字须着眼。当汗就是说明二阳并病,法当先治其外。当自汗出,就是说明在这个自汗理性中,可寻出所以使自汗,种种合理的治疗,未出方不啻出方,无治法却生出治法,寻求经旨,不仅待证疗法而已。曰当自汗出,曰便自汗岀,曰津液自和,三自字更须着眼。当自汗,明示无庸急躁。便自汗,明示已达机转。便自汗,是当自汗的归结,津液自和,又是当自汗便自汗的关键肯棨。汇通两当字,三自字,本条精蕴跃如表现纸上。身重有多种,外因身重,系表闭,而气壅塞。内因身重,系里虚,而气不充实。本句紧接若下句,其为内因无疑。心悸亦有多种,如苓桂术甘汤证、建中汤证、真武汤证,均有心悸,但多是夹水饮。本条心悸,与发汗过多,叉手冒心的心下悸同,与炙甘草汤证,脉代结的心动悸亦同,均里虚所致。身重心悸,均由下来。二阳并病,果并于里,下不为逆,惟以太阳未罢,其脉浮数,当汗机势迫急,下违病机,故现此等病象。然表仍未罢,内伤有限,体工回复较易,观当自汗出乃解句,可以领略其旨趣。通体玲珑,内外宛然,自叙自诠,所以示人者至深且切,学者所当细密较量,务得其神髓。


刘绍武《刘绍武讲评伤寒杂病论》:

正误补缺:参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脉浮数为桂枝证的一时性反应,是邪出外解之势。参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桂枝汤证误下之后成半表半里虚寒证,故使用新加汤使表里实,津液自和,自汗出而愈。本条与163条之桂枝人参汤证不同的是本证没形成里部太阴下利不止证。桂枝汤可治三阴病,桂枝、芍药等量,桂枝汤走表,治表虚寒之中风证。芍药倍量,桂枝汤走里,治里部太阴虚寒证,如279条“本太阴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芍药加一两半时,则桂枝汤走半表半里,新加汤治心悸症。

参57、62条,原文修改为:“桂枝证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仍与桂枝汤。若下之,身重,心悸者,身疼痛,尺中脉微(或脉沉迟)者,不可发汗,此半表半里虚,须表里实,宜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津液自和,使自汗出愈。”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脉浮数,脉浮为在表、数为有热,即表有热的情况,此时应发汗汗出而愈。医者未用发汗法,反与泻药攻下,而现变证。下之后虚其里,外气郁滞蕴湿故身重,里虚血气少不能养心故心悸。此时不可发汗,须等到津液回复,自汗出而愈。因其尺中脉微,气血俱不足,为里虚,不要再发汗解表,要等到表里实而不虚,津液回复,自汗而解。此处里虚的症状仅举了心悸等,临床上可见多种多样的里虚表现。此处可与小建中汤或新加汤实其里,不可再发汗。


陈慎吾《伤寒论讲义》:脉浮数为表热之象,经日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渐渐恶寒,邪在表也。夫邪气在表者当汗出而愈,定法也。若误下虚其里而见身重、心悸者,虽有表证未解,不可强发其汗,当先令其气血充实,有自汗之能力,疾病方能解。所以然者以下,言不可发汗之脉及自汗解之理。尺微者,里虚也(身重、心悸属不可汗之证,尺微属不可汗之脉)。夫疾病之差,须表里气血充实。气血充实者,津液自调和,津液和者,必能自然作汗,驱除病毒外出而愈矣。

身重属气虚,心悸属血虚。气血俱虚者,虽有表证不可发汗,设强汗之,必内伤津液,外虚表气,致表里俱虚矣。当自汗出乃解者,宜培其自汗出之能力也。故强人病表发其汗,虚人病表建其中也。尺中,尺位也,后世称寸关尺为寸口、关上、尺中。

倪海厦《人纪-伤寒论》:脉浮数者,浮就是表,一息跳六七下,数代表热,发烧了,法当汗出而愈,看到表热,汗一出就解掉了,若下之,应该发表,结果攻下,这病人身重心悸,因为攻下得太厉害了,造成病人气血两虚为什么身重?因为所有好的食物营养,本来是血的源头,通通攻掉了,造成血不够了,所以到四肢肌肉关节的营养不足,就会有身重,心赃缺血就会有心悸的现象,这时候病人已经血虚,就不要再发汗了,当自汗出乃解,遇到这种情形,让他慢慢的自己恢复,自己流汗,胃气慢慢恢复就好了,为什么?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而愈。尺脉的地方,讲男人的精宫女人的子宫,也就是胞中,胞中是下焦阳聚的地方,也就是精的来源,摸到尺脉很虚很弱,重按就没有了,就是下焦虚掉了,血化成热,到下焦后成为精,就是我们的体力,所以精血是同源的,因此要确定病人里面津液很足的时候,才可以发表。遇到这种情形的时候,让他肠胃功能慢慢恢复自己会流汗就好了。有的人身体很虚,回来得比较慢,这样等不是办法,过去经方家在里虚很盛的时候,用小建中汤加黄芪,为什么用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就是桂技汤加饴糖,这饴糖就是麦芽糖,如果饴糖太麻烦,用普通的方糖也可以,这是专门治疗肠比较冷的状况.有的小孩喜欢吃冰,吃冰后,饭就不吃了,因为吃冰后肠胃都冷掉了,肠胃都不蠕动了,当然不喜欢吃饭,吃了小建中汤以后,看到冰就没兴趣,小建中汤在经方是拿来作补药的,小建中汤加黄芪让它固表,黄芪这药是固表,属于气药,气不足的时候,用来补气的。例:孕妇,怀孕正常的状祝是血旺气衰,如果流产的时候,就是气旺血衰,所以怀孕的人不可能开黄芪给她吃的,但是如果要下胎就要把黄芪加重。黄芪本身是走表的,走皮肤表面上,所以皮肤病的药都要加黄芪。所以遇到这种情形,看他有表证,又不可以发表,因为里虚,所以先去把里扶正,再让他发一点表,所以用小建中汤加黄芪。


刘渡舟《伤寒论诠解》:本条论述伤寒夹虚的证治。“脉浮数”,含有脉浮紧之意。一般说来浮紧之脉略带数象,浮缓之脉略有迟意。今脉浮紧,知为太阳伤寒证,应以麻黄汤发汗为宜。若误用下法,必伤害里气。正气受伤,气虚乏力,故见身重。气虚心无所主,因而心慌心悸。此时如表邪仍在,则亦属伤寒夹虚之证,不能再用发汗的治法。误下后正气亏虚,不仅见有身重、心悸等证,而且从“尺中脉微”更可以得到证实。“尺中脉微”,即指尺脉微。尺以候里、候肾,微为虚脉,尺脉微反映里气已虚。此时如误发虚人之汗,常会导致邪气未去,而正气被伤,使病情恶化。怎样处理才好呢?一方面可借助于饮食、调养,待正气恢复,阴阳自和,表里正气充实,正气能以驱邪外出,则自汗出而愈。另一方面,若不能自愈,即虽等待日久,正气仍不能恢复,则表邪亦不能自解者,根据后世医家主张,可用小建中汤扶中补虚,外调荣卫,此即所谓“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的理论。

在《伤寒论》中,有冲锋陷阵之方,峻烈凶猛之药,大刀阔斧地去攻病逐邪;但也有周全细腻谨慎之至的遣方用药;或立足于调养,寄希望于正复。可谓是因病、因人制宜,量虚、量实用方,这些事例,称得起辨证论治的典范。


陈亦人《伤寒论译释》:此举脉象浮数的表证,误用攻下,里气因下而虚,出现身重心悸尺脉微弱,此时即使邪未全陷而表证仍在,也不可用发汗法,否则,必犯虚虚之戒而生他变。特提出“尺中脉微”,表明脉证必须合参的重要意义。不过本条的里虚程度尚不太甚,所以可等待里虚自复,津液自和,就可能自汗出而愈,此即《内经》“待其来复”之旨。前条脉涩,为表郁而营卫滞涩之征,故须更发汗始愈;本条脉微,为里气虚弱,故不可发汗,当待其自汗出而愈。

对“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必须活看,重点是教人不可用发汗方法,而不是消极等待。根据身重心悸脉微等里虚脉证,也可酌用一些温养里气如小建中汤之类,以促使里气早复而自汗出愈。如果坐失时机,也不是仲景本旨。


李克绍《伤寒论讲义》:第52条说“脉浮而数者,可发汗”。若不先发汗,而竟下之,致阳气被伤,不能温煦而身重,心阳不足而心悸,此时即使还有表证,亦不可再发其汗。因为发汗必须阴液充足,阳气蒸腾,现在里气已虚,故不宜再汗。

下后里虚,可于尺脉来诊断,因为尺主里,若里虚者,尺脉必微。本证既不宜再汗,可安静调养,俟其津液恢复,阳气能鼓舞外达,周身自汗出,则身重心悸等症,即可消失,此即所谓“阴阳和者必自愈”。

“须表里实”,虽是指阳气津液自行恢复,但也意味着和表实里的治法(如小建中汤之类)在内。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太阳伤寒初起未发热之时,脉多浮紧,一旦发热已见,脉多浮数,宜麻黄汤发汗。误用下法,则徒伤里气,表亦不除,甚至发生变证。本条表证误下后,出现身体沉重、心悸、尺中脉微等症,提示正气受损,且以阳气虚损为主。阳气虚损,清阳之气不能充实肢体,加之表邪未解,内外困顿,故身重;阳虚心神失养故心悸:尺脉候里,微主阳虚,这正是里阳虚损的明证,所以说“此里虚”。表证误下之后,里阳虚而表邪仍在,这就属于夹虚伤寒,于是就不可以再发其汗了。因为中药发汗祛邪,是通过正气来发挥作用的,如果正气已虚,发汗后不仅达不到汗出表解的目的,还会使正气更加虚损,从而可能导致其他变证的发生。对于这种里虚兼表的证候,应重在补其里虚,等到表里正气充实,气血充沛,津液自和,则病证就有可能自汗而解。所以说:“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姜建国《伤寒论讲稿》:本条论述误下损伤正气的禁汗。仲师采用了举脉略症的形式,脉浮数者,是病在太阳,所以说当汗出而愈。假如误下就会损伤正气,假如卫阳受到了挫伤,不能温煦肌肉就身重;营血也虚少了,不能滋养心脉就心悸。

文中提出的“尺中脉微”是补充说明,伴随着身重心悸,脉象也会由浮数变为尺部微弱,尺主里,微主虚,既然是里气虚弱,即使是表证未解,自然也不适宜再次发汗。仲师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原则,就是等待表里正气自然恢复,津液自己也调和了,可以自汗出而愈。本条的“当自汗出乃解”应该灵活地对待,原文只是说明疾病有自愈的可能性,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考虑运用小建中汤一类的方子补中寓汗。


吕英《伤寒一元解》:

1.“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属太阳风寒表证。若用下法必引邪入里,第49条下后出现的身重、心悸为已伤及里之气津。究其原委,此条病机对应的人群的禀赋规律就有气津不足,易出现下后伤及萌芽厥阴或中气则身重,气血受损、厥阴风木直升、心神失养则心悸。

2.就太阳表是人身第一道防线而言,阳明则为第二道防线,偏偏阳明属中土、居中,具多气多血的特点,而太阳的表达又是初之气厥阴风木和缓有序的升发。依据土载木的规律,太阳病误治后涉及阳明(土)与厥阴(木)两个界面。且肝主藏血,故这两个界面均与血分相关。

3.立足四季五方一元气的圆运动而言,厥阴肝左升,阳明肺右降,左右阴阳之道路也。这是涉及太阳、厥阴、阳明三个界面的又一病机线路。

综上,故此条待“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之里首先为阳明、太阴,依“厥阴阖开太阳”之理,第二之里气为厥阴。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