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听百家言—汇集名家伤寒论条文注解】第51条、52条 脉浮数可发汗
2024
05-30

【听百家言—汇集名家伤寒论条文注解】第51条、52条 脉浮数可发汗

郑老叟整理 大龄岐黄学童 2024-03-19 17:38 广东


[51]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52]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浮为轻手得之,以候皮肤之气。《内经》曰: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浮则伤卫,数则伤荣。荣卫爱邪,为病在表,故当汗散。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凡脉浮数或浮紧,无汗,小便不数,虽十余日,尚宜麻黄汤也。


卢之颐《仲景伤寒论疏钞金錍》:数效本病,浮形标象者,可发汗,宜麻黄汤。设无恶寒发热及无汗而喘者,亦未可遽投。


柯琴《伤寒论注》:前条论症,此条论脉。言浮而不言迟弱者,是浮而有力也。然必审其热在表,乃可用。若浮而大,有热属藏者,当攻之,不令发汗矣。若浮数而痛偏一处者,身虽疼,不可发汗。数者,急也,即紧也。紧则为寒,指受寒而言;数则为热,指发热而言。辞虽异而意则同。故脉浮紧者,即是麻黄汤症。


尤怡《伤寒贯珠集》:二条凭脉以言治,而不及证,且但举浮与数,而不言紧,而云可与麻黄汤发汗,殊为未备。然仲景自有太阳伤寒条与麻黄汤证,在学者当会通全书而求之,不可拘于一文一字间也。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凡脉浮而紧,其尺中不迟者,病在表,而营不虚也,可以发汗,宜麻黄汤径发之,不必他虑也。52条承上节而续言脉浮紧之证,以见血液少者不可发汗。言外见虽发之而亦不能作汗也,二者于尺中之脉,既知其不可,即便知其可矣。凡脉浮而紧,其尺中不迟者,病在表,而营不虚也,可以发汗,宜麻黄汤径发之,不必他虑也。脉浮而数,其尺中不微者,为里不虚也,可以发汗,宜麻黄汤径发之,又不必他虑也。此一节,承上文两节之意而申言之。


黄元御《伤寒悬解》:浮为在表,表被风寒则宜汗。脉数即浮紧之变文,紧则必不迟缓,亦可言数是伤寒之脉,当以麻黄汤发汗也。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此反结上文两节之意,言里气不虚,不必胗尺,但见脉浮与脉浮数而病在表者,皆可麻黄汤发其汗也。愚按:上文曰“脉浮数”,曰“脉浮紧”,此但言浮而不言紧,故下文第三节复言“伤寒脉浮紧”,以申明衄血之不同于荣血也。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表,太阳也。伤寒脉本紧,不紧而浮,则邪见还表而欲散可知矣。发,拓而出之也。麻黄汤者,乘其欲散而拓出之之谓也。。浮与上同,而此多数,数者,伤寒之欲传也。可发汗而宜麻黄汤者,言乘寒邪有向表之浮,当散其数,而不令其至于传也。


程应旄《伤寒论后条辨》:麻黄汤,为寒伤荣之主剂,然亦当于脉与证之间互参酌之,不必泥定“紧”之一字,始为合法也。脉浮无紧,似不在发汗之列,然视其证,寒伤荣之表病,则不妨略脉而详证,无汗,可发汗,亦宜麻黄汤。就此二者之脉与证互参之,其有脉见浮紧,证具伤寒,二者俱符,又何麻黄汤之必在禁例哉!


吴谦《医宗金鉴》:伤寒脉浮紧者,麻黄汤诚为主剂矣。今脉浮与浮数,似不在发汗之列,然视其病皆伤寒无汗之表实,则不妨略脉而从证,亦可用麻黄汤汗之。观其不曰以麻黄汤发之、主之,而皆日可发汗,则有商量斟酌之意焉。


吴人驹《医宗承启》:数与紧相似,紧以形象言,数以至数言,皆属阳盛有余,表气不得疏通而为急迫之状。助以麻黄桂枝,盛之极者必衰,汗孔开,而数自减可矣。


喻嘉言《尚论篇》:伤寒之脉,阴阳俱紧。其脉但浮及浮数而不兼紧,似可不用麻黄汤。然寒既入营,舍麻黄汤定法,别非他药可代,故重申其意。见脉紧固当用麻黄汤,而脉浮不紧者,乘其邪方在表,当用麻黄汤托出其邪,不使得入。即脉浮数而不紧者,乘其势正欲传,当用麻黄汤击其半渡而驱之使出。参看中风证脉浮宜用桂枝汤。可见天然一定之法,不因邪势之浅深辄可变易也。


郑重光《伤寒论条辨续注》:伤寒脉本紧,不紧而浮,乘其邪方在表,宜麻黄汤托出其邪,不使得入。脉浮数者,伤寒之欲传也,乘其脉浮在表,亦宜麻黄汤,击其半渡而驱之使出,不令其传也。


钱潢《伤寒溯源集》:此二条所申脉浮及浮数者。亦可发汗。不必皆紧脉也。按脉法。浮则为风。紧则为寒。脉浮恶风自汗者,当用桂枝汤解之。脉紧恶寒无汗者。当以麻黄汤汗之。中风用麻黄汤。则为误汗。伤寒用桂枝汤。尤为禁剂。

此条以脉但浮。而日可发汗。宜麻黄汤。岂仲景之误耶。以理测之。脉虽浮数而不紧。必有恶寒体痛无汗之见症,故以麻黄汤发汗也。若脉浮而数者。尤似乎脉浮而动数之太阳中风矣。不知已发热之伤寒其脉亦可浮数也。


张锡驹《伤寒论直解》:此承上文两节之意,而言脉迟而中焦荣气不足者,不可发汗。若脉浮在表,荣气足者,可发汗;脉微而里虚者,不可发汗;若浮而数,血液足者,可发汗。俱宜麻黄汤。


魏荔彤《伤寒论本义》:寒伤营一证,惟有麻黄汤一方,别无可用。······脉证悉符者,宜用不须言矣,即脉紧少而浮多,但寒伤营诸证俱在,则不可因一而废百,其仍用麻黄,不必致疑者,其一也。即或全无紧而但浮数,寒伤营诸证仍在,亦不可因变而改常,其仍用麻黄,不必致疑者,又一也。盖言浮则表证,治表原不为误也,况有外证可印,何必胶固于脉之浮者定紧乎!


程知《伤寒经注》:脉浮数者虽与浮紧稍异,然邪遏在表可知,则不必表病具备。自不妨略证而详脉,无汗可发汗,亦宜麻黄汤。


陈伯坛《读过伤寒论》:补立麻黄案,再伏桂枝案也。下文桂枝亦发汗,口中说麻黄,意中则合写麻桂,实为病在表三字申其义,非复衍脉浮也。脉浮何尝尽表证?太阳未开之浮,外亦表;太阳已开之浮,表亦外。曰病在表,形容太阳之不开,暗合阴阳俱紧之伤寒,不类阳浮阴弱之中风。就令变紧脉为浮脉,其可发汗之真形,不能掩也。曰宜麻黄汤,便有桂枝汤为比例,熟思审处而后有权宜,麻桂当如胸中竹也。

补立麻黄案,再伏桂枝案也。下文桂枝亦发汗,口中说麻黄,意中则合写麻桂,实为病在表三字申其义,非复衍脉浮也。脉浮何尝尽表证?太阳未开之浮,外亦表;太阳已开之浮,表亦外。曰病在表,形容太阳之不开,暗合阴阳俱紧之伤寒,不类阳浮阴弱之中风。就令变紧脉为浮脉,其可发汗之真形,不能掩也。曰宜麻黄汤,便有桂枝汤为比例,熟思审处而后有权宜,麻桂当如胸中竹也。不宁惟是,脉浮而数者,数脉未直接其浮,便是里汗若离合其表。无汗固可发汗,即先经有汗,亦可发汗。桂枝证翻出麻黄固宜麻,麻黄证互掩桂枝亦宜麻。麻黄汤一若头头是道,盖非徒竖一言一字,便尔滥用麻黄。正见得不可发汗之证,多于可发汗。不宜麻黄之证,多于宜麻黄。就如下文所云复发其汗,先其时发汗,当须发汗,可更发汗。凡此皆可发汗之互词,都非麻黄能兼任,当留为桂枝见长之地也。医者亦知麻桂从何得汗乎?精气藉天气为过付,营卫遂受肺中之魄汗,洋溢其太阳。桂枝以现在之汗解外,先还其汗于营,而后取其汗于卫,与坤柔合德者桂枝也。麻黄以未来之汗解表,直取其汗于营,而后发其汗于卫,与乾刚合撰者麻黄也。麻代桂而不以汗解称者,毕竟麻黄刚力劲。桂代麻而克以发汗称者,大抵桂枝柔力长。且也并汗解发汗泯其形,桂枝尤敛才而就范。不必支支节节为桂枝立功者,桂枝耻独为桂枝也。彼市上疏散品,讵独远不及桂枝,无一非麻桂之贼,作动经药看可也。无如庸陋辈辨麻桂毋宁辨菽麦,解字发字更无暇较量,安能执单简之词,为若辈谷率乎?吾知疑袒麻者,必以宜桂枝汤四字为口实。疑袒桂者,必以宜麻黄汤四字为口实也。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脉浮者,知其病在表,其实非病之本体在表,乃正气驱病于表,欲使从表解耳。正气欲从表解,当因其势而汗之。经文用麻黄,原注用桂枝(《脉经》作桂枝汤),本无定法,要不出于发表解肌已。

以上两条,当是叔和“可发汗篇”之文。“宜麻黄汤”四字,又为后人所沾。


曹颖甫《伤寒发微》:此节为里气不虚者言之,故一见无汗身疼痛之证,无论脉浮及脉浮数者,皆可用麻黄汤以发之。与下后身重、心悸、脉浮数而尺中微,及未经误下而尺中迟者,固自不同也。


承淡安《伤寒论新注》:上二条言有表证,尺脉见微、见迟者则不可汗,本条及后条言脉浮、脉浮数者可以汗,悉凭脉以示别。脉浮者,言病邪在表,正气亦抗拒于肌表,宜因势而透发之,使之汗解。宜麻黄汤句,当为桂枝汤之误,否则脉浮者之间,需加一紧字乃合。


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此条为补充伤寒既具表证。其脉见浮而不见紧者,是脉未起反应,太阳之机已阖,病为在表,可以发汗,宜麻黄汤。脉浮不紧而带数者,是脉已起反应,正气渐强,足以供汗,可以发汗,宜麻黄汤。示人以变通,不可拘执也。上文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乃自动力强,可以汗出。此节脉浮而数者,乃自动力未充,须以麻黄汤助而发之。


陈逊斋《伤寒论改正并注》:上文言脉浮紧而尺迟者不可汗,此言脉浮紧可发汗,则尺不迟可知也。上文言脉浮数而尺微者不可汗,此言脉数可发汗,则尺不微可知也。


朱壶山《伤寒论通注》:此理甚明。益证明尺中迟不可用麻黄汤。不过上段言脉浮者必兼紧,下段浮而数者,为阳气欲出。不可依盐山医案,轻加知母或生石膏,减煞麻黄之表力耳。


包识生《伤寒论讲义》:脉浮者,为卫气实,邪在太阳之表也,有可以发汗之处,即当发汗也。此言卫实似虚之治法也。夫诊断病情,常有舍症从脉、舍脉从症之法,上二法先师所言。明明可汗而有不可汗之处,即不能汗也。此法与下法明明不可汗而有可汗之处,即当发汗也。

脉浮而数者,邪伤营,为营热,有可发汗之处,亦宜发汗也。此言营实似虚之治法也。按此法与上法论脉,本非可汗之脉,但先师以两可字定麻黄之治法,须有可汗之症方可发汗,其实即无尺脉微、尺中迟之类是也。


冉雪峰《冉注伤寒论》:此两条是总结上文,自大小青龙汤以后,至此告一小结束。直至下第五十八条,若汗若吐若下等,再总结疗法,告一大结束。承上以启下,推进一层,继续辨论,是此两条为太阳全篇的一个小枢纽,不仅承上文两节申言之而已。康平古本,坊刻今本,均两条合为一条,以类相从,无可无不可。此两条不冠太阳病,不言中风伤寒,又不言各各证象,仅就脉象一项言,且不言浮缓浮紧,盖初叙从详,后叙从简。故太阳提纲,中风伤寒定名,中风伤寒出方,均详细胪列。此处两条从简,已言的无须再言。然此两条是在太阳篇,不言太阳,而即是太阳。在辨麻黄栏,不言麻黄证,必有麻黄证。各注扯向桂枝,殊可不必。或改浮为浮缓,浮数为浮紧,不是训经,直是改经。须知此两条结束上文,论脉论证,或汗或下,析同析异,辨假辨真,交互奥折,杂错纷繁,故揭此两条,明昭肯棨,俾能掌握纲要。脉浮是太阳提纲的脉,太阳主表,故从表治。浮数,数为热,郁热渐成,迫切需表,尤当治表。此与浮缓浮紧,另是一义。改为缓为紧,不宁重复,而且浅陋。查脉静为不传,脉数急为传,脉缓为欲愈,不缓为未欲愈。此处上条只言浮,不言缓。后条不仅浮,兼言数。浮虽可兼他脉,既浮,总未离表。浮而数,热将遏成,未甚犹可从表治。平平叙述中,含有深邃治疗意义在内。可发汗可字,与当发汗当字有辨。宜麻黄汤宜字,与麻黄汤主之主字亦有辨。学者玩索有得,活用原则,则各注一切訾言,可以一扫廓清。


刘绍武《刘绍武讲评伤寒杂病论》:

正误补缺:非此方不能治此证,非此证不能用此方,使用麻黄汤,必为麻黄汤证。参3、35条补人麻黄汤证。

脉象是多义性的,同一病证可有不同脉象,同一脉象又可出现于不同病证之中,因此,仅据脉象不能辨证论治。仲景辨证多以脉证合参平脉辨证,而不单以脉论治。参3、51条,补齐麻黄汤证。“脉浮紧”的“紧”含有“数”的意思。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这是简文,桂枝汤脉浮不?也脉浮。脉浮在表这是肯定的,那就得用麻黄汤发汗吗?这不一定的,这是个简文,因为桂枝汤、麻黄汤已经反复地说了,前面都有了。就是脉浮无汗者,它起码有个无汗,这类的表证必须用麻黄汤发汗。

52条跟上面的一样,只是脉浮而数,桂枝汤也脉浮而数,如有自汗出的话,要用桂枝汤,无汗的要用麻黄汤。这和上面是一样的,而且表实证不光是无汗、头痛、腰痛、骨节疼,这都是麻黄汤证,这是必有的,同时这个人还恶寒。这两条,它是同桂枝汤的一个划分,就是以有汗无汗来说,但这里没有明说,这里简略了,但读书应该灵活看,不可死于句下。


陈慎吾《伤寒论讲义》:“脉浮者,乃正气达表之征,主病在表"。“脉沉者,脉微者,乃正气不能达表之征,主病在里"。虽证属伤寒,必以里气不虚、脉象浮、病在表者乃可用麻黄汤发汗。

51条虽未言证,必具麻黄汤证也。盖麻黄汤证未有不见脉浮者,非脉浮即非属麻黄汤证也。若但凭麻黄汤之所以偾事也。夫麻黄汤之脉象必见浮紧者,方可与之。今但言浮,岂非与前言脉象不合乎。盖本条立论重在正气,正气不虚则见浮脉,即可发汗。正气虚者之浮脉虽属伤寒,亦不可迳发其汗。须先急其里,后治其表也。麻黄汤脉紧已详本篇,不在本条讨论范围之内,故只言浮而不及紧也。或问曰:麻黄汤证具,当有不浮紧之脉乎?脉不见浮,麻黄汤证当能存在乎?曰:然。虚人得麻黄汤证,表实里虚也,脉必不浮紧。本证因误治,脉自不浮。总之,凡麻黄汤证具,更以脉浮示正气在表,为使用之目标,信不误也。52条与上条均系承前立论,言用麻黄汤时,脉象必须不沉而浮,不迟而数,方属表证,宜用之发汗,否则不宜用也,非仅见浮数脉象即宜麻黄汤也。尺中脉微为里虚,尺中迟者为血少,皆不可发汗,故麻黄汤皆视为例禁也。本条非无其脉证,又脉浮数,不必尽属麻黄汤证,但示麻黄汤证概属表证也。


倪海厦《人纪-伤寒论》:51条是在尺脉很壮盛的时候会用得到。如果是下针给病人发汗,就下合谷,合谷下针的时候要飞针引气,起针的时候转针,一边起针一边转,下去的时候直直的下,引到第三次的时候,病人就冒汗了。

头痛、印堂痛用承气汤;偏头痛就是小柴胡汤;整个头痛、头顶最痛用葛根汤。发汗,有它必要的条件,如果说病人已经在发汗了,不会开麻黄汤的,因为病人的表已经开了,病人的症状除了脉浮数以外,一定兼有恶寒和无汗,所以麻黄汤和桂技汤最简单的区分就是一个无汗,一个有汗。麻黄汤证一般发烧温度比较高,无汗,怕冷比较严重。


刘渡舟《伤寒论诠解》:这两条承接上条并与之对比,指出凡太阳表实证,非尺脉微、尺脉迟者,可以考虑用麻黄汤发汗。

浮脉主表,数有紧之意。从“可发汗,宜麻黄汤”看,其证当属太阳伤寒表实。表实应发汗以解表,用麻黄汤。但必须脉阴阳俱紧,方能投用。若尺脉微,尺脉迟,又当禁用汗法。故这里见浮脉,或脉浮而数,意在言外,则尺脉不微不迟,故“宜麻黄汤”,而不禁之。


陈亦人《伤寒论译释》:正气抗邪于表,故脉应之而浮,因此,见到浮脉,即知邪在表,治当发汗解表。前37条已有“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和本条的精神是一致的。然而必须明确这类突出脉象的条文,并非单纯凭脉定治,只是通过脉象说明病机、病势,因而举脉略证,临床仍当脉证合参,决不能仅据脉浮就用麻黄汤,何况同是脉浮,也有浮紧有力与浮缓无力的区别,浮紧才是麻黄证的脉,所以必须掌握论中文字的特点,才能避免局限片面,才能求得深入理解与获得完整的认识。

方氏认为脉不紧而浮,为邪见还表而欲散的征象,这样的解释,不过是随文顺释,使后学的人,仍然无所适从。程氏认为应以证为主,不必泥定脉必浮紧,即使但浮不紧,只要证候具备,也可治以麻黄汤,比较合乎实际。五十二条同样是举脉略证,因此也应该与第三条、第三十五条联系起来看;否则浮数脉一般为风热在表,辛温发汗的麻黄汤怎么能用?须知此处脉浮数乃与脉浮紧相较而言,紧与数似乎迥异,其实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紧以脉之形、势言,数以脉之至数言,这是两种脉的区别;紧脉的脉形紧张脉势劲急,则必不迟缓,而是偏于快速,又是两种脉的联系,所以,脉浮数是说明脉形脉势不像浮紧脉那样紧张劲急,只要表证具备,同样也可以用麻黄汤发汗。当然,临床辨证必须确属表寒证,才可使用麻黄汤。五十二条脉浮数用麻黄汤发汗,注家的注释虽多,均难令人首肯。柯注数即紧,二者显然有别,怎么能完全等同?《金鉴》注略脉从证,说从证是正确的,说略脉则不符仲景原意,论中明明只举脉而未举证,怎么能说是略脉?黄注脉数即浮紧之变文,仅从文字变化解释,也不符实际。至于方注数为伤寒之欲传,尤不可从,果真是欲传化热,麻黄汤怎么能用?实际上本条和上条一样,都离不开脉证合参,只要证候已备,即使脉不是浮紧,而是但浮或浮数,也可用麻黄汤。如果不是麻黄证,而是风热表证,麻黄汤是绝对禁用的。


李克绍《伤寒论讲义》:麻黄汤是发汗峻剂,使用时,除了根据症状外,还必须结合脉象。如脉浮的,是病在表,治疗原则,应当发汗,但应浮而紧,至少亦须浮而不弱,始可用麻黄汤。若脉浮而弱的,当用桂枝汤,麻黄汤即在禁用之列了。

如脉浮而数的,数脉虽有人里化热之势,但兼浮象,说明病势仍偏于表,故仍可考虑先用麻黄汤解表。条文中的“可”字和“宜”字,都不是肯定之词,而是含有斟酌的意味,故此两条只是原则性的指出麻黄汤适应的脉象,临床时还须与症状结合,才可使用。


姜建国《伤寒论讲稿》:51条论述脉浮病在表的治疗。本条的写作形式是以脉代证,重点是强调浮脉主表的意义,属于仲师的省文笔法。应当有发热恶寒、身痛无汗等太阳伤寒证的脉症。

52条是紧承上一条进一步提示脉浮数可以发汗。很显然,脉“数”是本条的重点,提示了麻黄汤证不仅脉浮紧,同时也脉浮数。也就是说,太阳伤寒证正常的脉象就应该是脉浮而紧数。浮脉说明病在肤表,紧脉说明感受到是寒邪,而数脉则说明了卫阳浮盛。脉浮,就应该发汗解表,脉浮而紧数,就应该运用麻黄汤。

【疑难解析】

脉浮数——定式辨证思维的问题:仲师在第3、16、38、46、47、55诸条的太阳伤寒证中都提出了“脉浮紧”,其意思十分地明确,要么是直接强调太阳伤寒证的脉象特征,要么是与太阳中风证的浮缓对比鉴别。而独独于本条提出“脉浮数”,尽管有些反常,意思也是十分明确的,这就是提示我们太阳伤寒证不但脉浮紧,而且也脉浮数。其机理也是十分明确的,伤寒证虽然属于寒邪为病,但是寒闭卫阳,阳气被郁必症见发热,既然发起热来脉也必然呈现数象。或者有人会问:紧脉主寒,数脉主热,紧与数脉主病正好相反,两种脉象能够可以同时并见吗?其实,紧是以脉形表示寒性凝敛,数是以至数表示阳郁发热,所以两种脉象是可以兼见的。由于紧脉与数脉的强烈对比,有的教科书就明确提出:风热表证脉浮数,风寒表证脉浮紧,这几乎成为感冒关于风寒与风热表证脉象辨证的定式思维。如果真的读懂《伤寒论》的本条,就不会产生这种思维误区。其实,《伤寒论》的脉法尽管有些粗疏,甚至较为原始,但在脉法运用方面和脉象辨证方面却是活泼的,反而不像后世那样的讲究规范,乃至刻板教条。太阳伤寒证脉浮数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不只是52条,第49、57、72、134诸条的伤寒表证,也讲脉浮数,而且是辛温发汗。当然也有例外,如38条的大青龙汤证,症有“烦躁”,治有“石膏”,脉搏却依然是“浮紧的。如果从临床实际说的话,本证的脉象肯定是浮紧而数的。可此条仲师为什么不直接写“脉浮紧数”呢?我们分析,在这里仲师就是利用“脉”(寒象)与“症”(热象)的这种反差对比,以阐明外寒内热的特殊病机和寒温并用的特殊组方而已。有一个现象是颇为奇怪的,如果说太阳伤寒证发热,人们是理解的;如果说太阳伤寒证脉数,便有人怀疑,难道还有发起热来脉搏反而不数的道理?可见,还是分析思维出了毛病。


肖相如《伤寒论讲义》:此两条皆以脉代证,论述太阳伤寒表实证治当发汗解表,可选用麻黄汤。此两条,虽未言症状,只言脉象,但从用麻黄汤来看,张仲景是以脉代证,省略了太阳病伤寒证的其他表现。因为仅根据脉浮、脉浮数都不足以决定用麻黄汤治疗。此外,本条应该与前面的条文参看。太阳病伤寒证的典型脉象应该是脉浮紧,但此二处却言脉浮、脉浮数,也就是说,太阳伤寒的脉象并不一定是浮紧,可见临证之际医生应该注意脉证之间的常变和取舍。


吕英《伤寒一元解》:

1.此二条皆用“宜”。凡在表之风寒表实证,无论从外来抑或由里气增强后邪托透至表,病机是相同的,皆宜汗法,用开表的麻黄汤。临床对于急重证也可由少阴到太阳同时对治,如明医堂的独处藏奸方治疗高热。

2.注意:尺脉微、迟者不宜麻黄汤,须禁之。一旦麻黄汤证内陷,往往会发展为其他界面的病机变化,首先须考虑本位本气的变化,之后再分析总病机。邪之人路即邪之出路是一定法,证一旦改变,须灵活托透,如《伤寒论》第357条麻黄升麻汤主治: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