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读娄绍昆先生《讲康治本<伤寒论>》简记(3)——论四法与三阴三阳
2024
05-14

读娄绍昆先生《讲康治本<伤寒论>》简记(3)——论四法与三阴三阳

娄先生另一具有启发性的观点是,提出汗、下、和、补,治疗四法,是《伤寒论》“三阴三阳”的基础。即:基于汗法的运用实践,提出太阳病的诊治原理与方药;下法的运用实践,孕育出阳明病的诊治原理与方药;三阴病是在补法基础上产生;禁用汗法、下法、温法的病症,则属少阳。换言之:太阳病是一系列可以给予发汗法治疗的病症及方证群(p19);阳明病是一系列可以给予下法的病症及方证群;三阴病是一系列可以给予补法的病症及方证群;而少阳是适用和法、禁用汗法、下法、温法的病症及方证群。娄先生参考大塚敬节等人《中医诊疗要览》的意见,将太阴、少阴、厥阴,合而为一,视为一类适用补法的病症。《中医诊疗要览》中说:如以三阳病比作白昼,则三阴病好比是夜里,其中太阴病就相当于初夜,少阴病相当于午夜,厥阴病相当于拂晓。三阴病与三阳病治法不同,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治法,都只有温补,因此诊断时三者多不需要严格区别,但认阴病就可以了。……阴病治法不像阳病的分得清楚,并多无隔分之必要,不论太阴病、少阴病或厥阴病,均是可用四逆汤者居多。其症状亦多相同,有时难以判定是何种阴病。(《中医诊疗要览》p11-12)娄先生对此说,极为赞叹,其评议云:“大塚敬节、矢数道明博士、清水藤太郎等人的观点惊世骇俗,走出了离章辨句、通释经传、义疏注释、述而不论的老路,他们把三阴三阳体系的天戳破了一个大窟隆。我刚一看到这种惊心骇神的结论时,就感到新奇,随之就是震撼。经过了多年的思考以后,我认同了他们的这个观点。太阴、少阴、厥阴的治法都是补法,一般都是使用四逆汤类方、真武汤方、桂枝加芍药汤类方、黄连阿胶汤等药方为多,过于辨别太阴、少阴、厥阴就太过于理论化了。三阴病如果不需要严格的区别,那么三阴病变成一个阴病,三阴三阳就变为一阴三阳了。治疗三阴病就用补益储水,只要在补益储水的基础上再分补阴、补阳虚、阴阳并补三类不同的补法就可以了。这样一来,作为方向感辨证的诊治方法就清晰了。”(p659)如此将三阴三阳简化为“三阳一阴”,的确避免了很多不必要、无休止的学术争论。且与汗、下、和、补四法,一一契合。然从治法角度重识“三阴三阳”,非娄先生独见,唐思诗博士等人在研究《脉经》“卷七、卷八”的基础上,已提出:《伤寒论》六经脱胎于“可与不可”,其原意是对“可与不可”等治疗方法的总结,是基于病证的治法与禁忌,而整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可能在张仲景、王叔和等《伤寒论》的作者与整理者看来,太阳病是指与使用汗法相关的病证;同样阳明病是指与使用下法相关的病证;少阴病是指使用温法的病证。而不可汗、不可下也不可温的病证归属于少阳病,所以少阳病涉及很多刺法。太阴、厥阴亦是不可下、不可汗,适合温法的病证。(详参《<脉经>中的六经述要与概念解析》一文)。娄先生认为汗、下、和、补治疗四法的代表方剂是:青龙汤类、朱鸟汤(十枣汤)类、白虎汤类、真武汤类。此四神方,构成辨证施治的方向。先生将白虎汤类视为和法与少阳病的代表方剂,此异于通俗认识。《讲论》书中,对白虎汤的归类,有详细阐释与论证(P502-503),可信可从。这里衍生出一个问题,即如何认识三阴三阳与经方的关系?先生对此亦有精彩议论,其云:在《伤寒论》中,方证相对应就是“月亮”,而三阴三阳是“手指”。认识方证可以借用三阴三阳指示方向,然而无限扩大三阴三阳的作用,就会掉人“以指代月”的陷阱。(447)这里所谓的“茯苓四逆汤与吴茱萸汤的区别在于前者属于虚寒,后者属于寒饮上逆”也只是自圆其说而已。的确如此,有些方证的归类是比较困难的,比如桂枝加芍药汤黄附子细辛汤、炙甘草汤等方证就是一些难以进行非此即彼归类而处于半明半暗的氛围之中。现在勉强地进行归类,并不名至实归,也不恰如其分。所以说,三阴三阳的分类是必要的,但也是有限的。真正鲜活存在的是方证,三阴三阳只是一种分类的工具罢了。方证如果具有意识的话,一定会嘲笑一切将其纳入理论范式和逻辑规范的做法。一些特殊方证的存在打破了三阴三阳的全部规则,是对那些标签性概括的最大反对。由此看来三阴三阳等理论概念在伤寒学中只是“理论轿夫”而已,它们存在的意义,更多的是为了初学者人门的需要。如果在临床诊治中时时处处都以理论概念为规范,就会动辄得咎,寸步难行。这是因为,不是我们掌握了理论概念,而是理论概念掌握了我们。(597)三阴三阳是理论观点,而经方是临床事实。之于临床事实,理论可以解释一部分,亦有其无法解释的一部分。若“临床事实”与“理论观点”相合,自然皆大欢喜;但若“临床事实”与“理论观点”不合或冲突,又该如何取舍?书中用一句“经验的粗脚往往穿不进理论的水晶鞋”(P608),形容地展现了中医临床事实与理论之前的尴尬关系。而很多时候,中医界为了让临床事实符合或适应理论框架,将临床事实颠倒概念、生搬硬套。众矣。先生,以过来人的身份,语重心长告诫中医初学者:如何分清“事实”和“观点”,是学习经方的第一步(479)。初学者最好降低对中医理论概念的追求热情,严格遵循方证辨证规则下的诊治思维(36)。先生苦口婆心,如是。(未完待续)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