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倪海厦讲《金匮要略》笔录第七十篇
2024
05-11

倪海厦讲《金匮要略》笔录第七十篇

————————————————————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下之利不肯止。

诸位可以看,嗯,这个,开始介绍第一个。过去呢,在《黄帝内经》里面大家读过,我们叫消渴。

什么叫做消渴?三阳结叫消渴,记不记得?三阳结,名消渴。好,什么叫做三阳结呢?胃太热,大肠过热。这个太热,胃里面太热,造成中焦呢,也跟着热,所以中焦热是冤枉的,这个小肠啊,这个中间的热,十二指肠啊,这个肝胆里面的热是冤枉的,这个热(胃)加上这个热(大肠)把中间这个热起来,这就叫做三阳结,消渴,这是黄帝内经来的。

现在呢,大家看,回到我们的金匮,厥阴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下之利不肯止。哦,这种呢,消渴呢,这个心中就讲是胃,胃里面很热很疼,非常的燥热,肚子感觉到饿但是不要吃东西,吃就吐出来,这就是病在胃上面,那我们病在胃上面,东西吃不下去的时候,我们知道,哎,可能有宿食在里面啊,挡到了,攻下它,结果利呢,不止,代表它不是宿食。如果饥而不欲食哦食即吐,你用大黄甘草汤下去清他的胃以后,清完以后他就很舒服,就会吃东西,也不会吐啊,代表就是宿食而已。他这里讲的意思就是说,你看起来是有宿食,你攻下了以后他利不止,结果病还是在那边并没有去掉。就是说症状看起来是有宿食在里面,实际上并不是宿食,这个是厥阴的病,它也是属于消渴的一种。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冲气不足,劳则营气竭。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则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寸口呢,脉浮而迟,这个浮呢,是表虚掉了,迟是表虚掉了,浮即为虚,迟则为劳,就是虚和劳。虚呢,大家记不记得我讲过?寸口脉就是阳脉的地方,虚则卫气,就是我们气脉的地方,卫气不足;劳则营气竭,血气不够。

趺阳脉呢,就是讲冲阳脉的地方。经方里面,一直在提趺阳脉,就是我们叫三部九侯。那过去呢有,我们在骂,那,这个医生啊,脉都不离寸关尺,就在寸关尺上面,就不会去摸,三部九侯。当然,不可能嘛。你每个病人叫他,好,三部九侯去摸,对不对?很麻烦的哦。那有时候我们摸脉,实际上摸脉只是第四种诊断,我们要望闻问,所以脉诊只是帮助我们诊断,协助我们诊断是正确的,实际上你望闻问就已经够用了。这个如果是趺阳脉浮而数的话,代表这个胃里面,浮即为气,数则消谷,消谷就是胃里面消化力量很强,消谷呢,大便又很坚硬,气盛则小便很数,就是吃东西吃的很多呢,小便次数又很多,大便又很干燥,这个大肠的津液,太热了嘛,津液没有了,这个坚数相搏,即为消渴。消渴的原因。那前面这个呢,就是告诉诸位看起来好像有宿食,你把宿食攻掉,攻了下利出来,他病症还在那边,就是消渴。

所以说从这个条辨大家看的时候就知道了,三阳结嘛,胃太热了,大肠也太热了,中间也太热了,这个病人就出现消渴。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亦一斗,肾气丸主之。肾气丸方见妇人杂病

还有一种呢,消渴,男子消渴,小便多,喝一,喝一碗水就小便一杯水,肾气丸主之。

我们在经方里面呢,我们把消渴分三种,上消呢,就是口渴,肺里面的津液不够了,上面,上焦津液不够了,口渴,非常的渴,渴饮千杯呢,不能止渴,这个就是我们讲的,人参白虎汤证,人参白虎汤。白虎汤呢,石膏来去热,来补足津液,人参呢,来把肠胃的津液补足;中消呢,张仲景没有处方,我们,我出了方,待会儿我跟诸位介绍;下消现在讲的就是这个地方,这个肾气丸,好,肾气丸。那下消看起来跟上消,都是一样,小便多,喝一斗水,小便一斗,这里是肾气丸。看起来跟上消一样,实际上这里的消渴讲的是性功能没有了,性没有了,就是不举。肾气丸呢,后面我们会介绍,在妇科里面会介绍,就是六味地黄丸加上桂附。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五苓散方见痰饮。

那,脉浮,如果病人脉是浮的,代表表虚掉了,小便不利,微热,消渴,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这种消渴看起来是口渴,但是呢,她是小便不利,你口渴小便又多才是真正的消渴。所以这里呢,只要小便不,你以后记得,只要小便不利,有渴,都是五苓散证。好,那内里面的病呢,我讲过,可能是头痛,可能是胃溃疡,可能是,这个,热膜炎啊,或者是,anyway,或者是小孩子发烧啊,不管他,只要病人有这种现象,统统是五苓散证。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你看,这里呢,因为消渴讲的是渴证嘛。

渴呢很想喝水,喝水进去又吐出来,这叫水逆,也是五苓散。最常看到的就是小孩子吐奶。小婴儿呢吐奶。以后我们以后在诊所啊,,我这个诊所,我们看祖孙三代的病,祖父祖母来看病,儿子媳妇女儿那个女婿来看病,孙子也来看病,我们常常会,所以从老年科看到小儿科,什么都看的。小朋友最多看到吐奶,吐奶,吐奶的时候我们就五苓散证。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多了啊,就望就知道了,我们一进来诊疗室,看看妈妈在喂奶,小孩子前面的围兜很多,一直在吐啊,水,不喂奶他也在吐口水,已经是五苓散,就看完了。心里知道五苓散,你不能说转身签个五苓散人就走掉了,对不对?你要假装一下,假装一下看。五苓散是用的非常多的地方,非常多的地方。

还有的人呢,的确是这样,他打,运动,运动完以后喝水,一喝就吐一喝就吐,奇怪为什么是这样子?就是五苓散证,水隔在中间。原因就是他在打球在运动的时候,那时候很口渴,他喝水下去,用灌的,用灌的。

所以人性子很急没有关系,但吃饭喝水慢一点,不要太快,就不会有五苓散证出现。

当然啦,你说,老师,我现在有五苓散,我什么都不怕,对不对?那也可以啊。没有关系。

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文蛤散方

文蛤五两右一味,杵为散,以沸汤五合,和服方寸匕。

再来呢,还有一种呢,渴欲饮水,就是你喝了半天口渴止不掉,小便还是很好啊。这就是文蛤散。

所以,文蛤呢,就是到菜场去买那个蛤蜊,壳是黄的那个蛤蜊,来煮汤喝,这是止渴的一个很好的处方。这个文蛤和五苓散差异在哪里?两个都有口渴,五苓散是小便不利。文蛤散没有,小便很正常。

在介绍淋之前呢,我们开处方给大家看,消渴。

上消的渴,病人口渴不止的时候,我们开处方,就是白虎人参汤,石膏,一两,知母五钱。我开白虎汤的时候,石膏都是一两为起价,那你麻杏甘石汤的时候你不要把它开到一两,八钱五钱都没有关系。甘草,因为我们要止渴,甘草用生甘草,生甘草会生津嘛,不要用炙甘草;粳米,两钱,这个是白虎汤,加上人参三钱,我们在,人参在救逆的时候用,平常用党参就可以了。那如果人参党参都没有,你用栝蒌根,我们有很多生津的药,比如说这个栝蒌根、竹茹、石斛、生地,这些都是能够生津止渴的药,都可以并用在里面。

还有呢,中消,中消的时候,因为我们三阳结,兼带有便秘,所以处方出来的时候,一定会有石膏一两,知母呢也是五钱,这个白虎汤是一样的,甘草,还有粳米,你可以加呢,大黄两钱,这个枳实,厚朴,来清他的下焦,这个就是大肠太热。所以说你如果把上焦肠胃跟肺的热还有大肠的热同时去掉的时候,这就是治疗中消。

中消就是饥饮,肚子很饿,吃了一百个汉堡还是肚子饿,这个胃口那么大。石膏,重的剂量的时候,比如说你用一两二两三两都没有关系,我们用在这个中消最多的时候,就是病人啦饿得慌,手脚发抖,西医说你这个血糖太低了,中医看他的时候,他马上要吃东西啊,一饿起来马上要放个糖分或者放个什么东西在身体里面,不然的话他会休克昏倒。冒冷汗,饿得慌,动悸,然后,这个怎么办呢?诸位呢用石膏,用白虎汤。

白虎汤你用一两二两三两下去,他这个症状慢慢就好起来。

所以中药,很奇怪,血糖太高的时候是白虎汤,血糖太低的时候还是白虎汤。所以你只要记得,胃蠕动太快了,那个人就是要常常吃东西啊,要放点糖,一个糖在身上。那过去还有这个这个学校的老师很糊涂啊,小朋友他他医师交代他这个一发这种,一发抖啊,就放个糖在嘴巴里面,那个,那个老师还不准小朋友吃糖,结果小朋友昏倒了。这个老师没有这个知识。好,那所以,血糖太低的时候,出现这种症状,也是用白虎,白虎汤。那你吃了,如果开了(石膏)1一两二两,病人还在发抖,还在冷,你你不要担心,你没有错,只是剂量不够而已,你可以加重到四两五两。我们开到四两五两,在美国来说,根本是,我看到美国人个子那么大,一开始就五两啊,还跟你一两啊?我这个一两是开给你中国人吃的,像他这样子,瘦瘦小小的,一两。对不对?老美一进来,五两。那个,还十两都有,开到十四两都有,这都不算什么哦。

下消呢,就是不能够行房事,这时候我们用肾气丸,金匮肾气丸。到了妇科讲肾气丸的时候我们再介绍一下肾气丸的来源。

————————————————————

中医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就已基本形成,承载着先祖们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总结。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