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术数与针灸旁门
2024
05-07

术数与针灸旁门

药王爷孙真人在《备急千金要方》里有一篇文叫《论大医习业》,对医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要求: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

现在的医生,符合孙真人文中要求的,应该没几个吧?俗话说秀才学医笼中捉鸡,玄学佬学医也容易,反之,中医佬玩术数上手也很快,因为原理差不多,有些基础元素如阴阳、天干、地支、五行生克、后天八卦、河洛之数是共用的。到了近代,搞针灸的某些人别出心裁,把术数和针灸搞在一起,自己成佛作祖当祖师,出书、开班、收徒得大名,挂号费诊金蹭蹭上蹿,和钻天猴似的。这类针法,自号易医。因为不合《内经》《难经》之旨,本文故称之为“旁门”。这些人,得感谢一个人,张颖清。01 全息张颖清,1981年发表《生物全息律》。作为全息生物学的创始人和创立者,提出了全息胚学说、全息胚针灸和针射理论。发现了穴位全息律、生物全息律、全息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全息生物学理论体系,为国际学术界所瞩目。|张颖清事件1996年,山东大学张颖清创立全息生物学,但因学术’权威’的粗暴干预,被扣伪科学帽子,张颖清的命运急转直下,他在学术上遭到封杀,其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被取消,研究经费没了,申请评奖无处受理,有的大学开设的全息生物学课程也被停开。更为痛惜的是,由于学术生存权得不到保障,张积怨成疾,身心俱毁,从2000年起肺肝病变,胸腔积水,久治无效。2004年10月20日张颖清含冤去世,在科技教育界引起强烈震动。所谓的全息,可简单理解为,一朵浪花可以折射整个大海,一斑可以窥全豹。身上的局部,可以反映全身。同样,只在局部操作可以治疗全身疾病。他死了,但他留下的东西,后来养活了一大批人。他的发现,与传统术数原理相结合,成为了多种针法的理论来源。02术数(一)后天八卦对应人体部位《说卦传》:“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乾首坤腹坎耳俦,震足巽股艮手留。  兑口离目分八卦,凡看疾病此中求。(二)《针灸大成》纳干、纳支歌诀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三)五行生克、十二经脉(干针灸的都懂,就不列出来了)记住上面的东西,我们下面开始了哦~03以后天卦和全息为游戏规则的针法(1)脐针发明人齐永老师搞西医出身,本来在气功疗养院,后来专情于肚脐眼儿,方寸之地大做文章。进针法:沿脐壁斜刺或平刺。       1)压痛点进针法       2)寻找皮下结节法       3)脐全息穴位进针法       4)脐洛书全息进针法       5)脐八卦全息进针法治疗顺序:先取症状、次取系统、再取疾病留针时间:进针后一般留针10~20分钟。急性疾病留针时间短,慢性疾病留针时间长,疼痛性疾病一般痛止即拔针,不留针。齐氏脐诊法:从左向右依次为:气陷、正常健康人、心肾不交、肝脾不和、气结。欺负人没读过《难经·十六难》。把经典的东西,加上自己的姓,就成自己的了。(2)腹针肚皮画乌龟(也可以美称“灵龟”、“神龟”)。薄老年轻时日子比较紧巴,后来推广腹针后,日子开始好起来。现在上了年纪蓄须,外形很像大师。腹针疗法的操作:进针深度浅刺:将针灸针刺入皮下。浅刺时,会对腹部的全息经络系统产生影响,病人可以没有任何感觉,但当针尖进入相应的深度时,治疗的相应病变部位的感觉会很快改善。——病程短,邪在表、在局部、在四肢。深刺:将针灸针刺入较深的皮下组织中。深刺时,会对腹部传统的经络系统产生影响,病人可以有轻微的酸、麻、胀、痛的感觉。但深刺时不能把针尖刺入腹腔内,因为,腹部的经络存在于腹壁的组织中,因此,深刺的深度以患者的感觉为度。——病程长,累及脏腑或邪在里。中刺:介于浅刺与深刺之间。病程虽长,但未及脏腑或邪在腠理(脂肪层)。你哪里不舒服,就扎乌龟的哪里。至于天地针什么的,就拿理论往脸上贴金吧。最后问一句,求教乌龟和王八有什么区别?(3)太极六合针和小六合针内八卦:以肚脐为圆心直径3寸中八卦:上中脘,下中极,外大横外八卦:中八卦以外太极六合针操作——四步通调1)刺内八卦为治疗针(病情重、久、脏腑病针肚脐,针尖向外;肢体表浅病,靠近肚脐接近腹壁处下针)2)刺中八卦为导引针(针尖朝向与内八卦相同)3)针刺病灶局部为纳气针4)刺外八卦为加强针(取传统经穴)取穴思路举例:头痛除上述针法外,还有眼针、耳针、腕踝针、颊针等,都是吃的全息这碗饭。全息加后天卦加五行十二经,杂糅在一起就是一套疗法,只是部位不一样。                                     04董氏奇穴董氏奇穴背后运用的是河图的原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图以天地统全数,以水火木金土分配各数。好在董老爷子实在,不玩虚头巴脑的理论。最开始刚公布的时候,穴位没有那么多,后面有了七十二绝针,再经二代弟子三代弟子的推广,现在穴位得七八百个了吧?后来的穴位效果如何不清楚。五行又应五脏。在上图中找好五脏的方位。上为心,下为肾,左肝右肺,脾胃在中央。在董氏奇穴的掌诊体系里,左下图为五脏掌诊区。将手掌脚掌上带有数字的穴位找出来,恰好是河图之数。唯一的小例外是,六完、水曲穴位在脚上,不在手。(点击可查看大图)说实话,个人更喜欢董针。有时候疗效会出乎意外。董针背后的设穴逻辑,与传统经穴不同,与传统十二经络似乎不是一个体系。用左老师的话讲,董针应该是道家内传承的针法,自成体系,与十二经络关系不大,虽然与经穴有重复的地方。                                                 05总结“受师不卒,妄作杂术,缪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此治之二失。”   ——《素问·征四失论》传统经穴的使用还达不到随手建功应针取效的水平,搞杂七杂八炫人耳目的微末小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美其名曰别开一线法脉自成一派当掌门的事儿干的倒挺溜!近半个世纪受别的圈子影响,中医也跟着求新求变,疗效也跟着惨不忍睹。我们是该继续求新求变整花活儿,还是老老实实先继承传统针灸玩法?想必您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