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肉桂。它性温热,味道辛甘,能温阳化气,关键作用是“温阳固摄”。就像炖肉时加点肉桂,既能暖胃助消化,还能通气。它主要针对虚寒出汗,比如阳气不足、固不住津液,汗就止不住;或者气血虚的时候,它能帮忙鼓舞气血,重建“护汗屏障”。举个例子,之前有位患者手术后一直大汗,试过虚汗停、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效果一般,后来在人参归脾汤里加了肉桂,汗就止住了。这是因为她不只是血虚,还有阳气不足,肉桂温中带润,补阳又不伤血,刚好合适。再看山萸肉。张锡纯特别推崇它,说它能“大补肝肾,收敛正气”,是救脱敛汗的“第一要药”。它的特点是“酸收”,味道酸涩,性温,入肝肾经,能把散掉的正气“收”回来,而且收敛的同时不会让气血堵住,还带一点疏通的作用。但要注意,山萸肉只管“收”,本身不补气也不补阳。就像张锡纯曾用它止汗后,病人还是没力气,后来加了黄芪补气、知母平衡,才慢慢恢复。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917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