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补气气载血行,若气虚则无力载血液前行,导致血液流动缓慢,最终停止在脉络上形成血瘀,出现气虚血瘀。表现:少气懒言,浑身乏力,心慌气短,喘不上气儿,面色苍白,容易出虚汗,体质差。这时就需要化瘀的同时补气益气。参考: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通经络二、补阳阳具有温煦作用,阳气虚则内生寒邪,寒主凝滞,导致血液流动变缓,进而形成血瘀。就像大冬天河水会结冰样,属于寒凝血瘀。表现:畏寒肢冷吗,腰膝关节冷痛,面色暗紫,怕吹风,免疫力差,细温恶冷。这种就需要以补阳来化瘀了,参加:四逆汤,回阳救逆、温阳散寒三、补血若血管里的血少了也不行,就像河道水流量小,泥沙垃圾等就易沉积。且水流量小,流动缓慢,容易与沉积的垃圾瘀滞在一起,形成血虚血瘀。出现:头晕健忘眼花,面色萎黄,皮肤干燥起皮,四肢乏力,失眠,舌质淡还发暗。参考:四物汤,补血养血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258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