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太阳区病变,为头痛、头项沉紧、背部发酸、腰肌劳损、胯部病变、四肢发困,此为太阳区病变之纲。
第二条:太阳区域,位居人体的阳性空间,纵横贯穿, 上下、左右协调,此乃关乎人体健康之本也。
第三条: 太阳区域为物质转化能量,能量转化物质的枢纽。太阳区域为五脏六腑之总根,能量出入之门户。开合得力,场性均衡则能量疏通。
第四条:太阳区域为三焦之枢纽,变化之通道,上至百会,下入会阴。知其升降,方可调神。
第五条:太阳区域,以麻黄3克、羌活4克、桂枝7克、知母4克、公英20克此通天汤宣通、疏通太阳区之能量,作用于人体空间部分。
麻黄:宣通细胞能量向外辐射。
羌活:宣通太阳空间能量向上辐射。
桂枝:疏通营卫。疏导细胞内外。在此汤中,配合麻黄、羌活,使能量向上. 向外疏通的作用。
知母、公英:降低空间的能量压力,以助麻黄、羌活、桂枝疏通之力。同时,使五脏六腑能量向太阳空间增加能量辐射、疏通力。
通天汤,加乌贼骨, 治胃满;加川军,治少腹胀;加大贝,治胸满。此方用好能治全身空间病。这是我们的主方,代替《伤寒论》的桂枝汤。
乳房上长疙瘩: 通天汤+大贝;
糖尿病: 通天汤+乌贼骨、薄荷;
膀胱炎症: 通天汤+扁蓄、瞿麦;
胆囊炎: 通天汤+茵陈;
胸胁偶尔痛:通天汤+柴胡(最多2克) ;
子宫肌瘤:通天汤+紫石英。
第六条: 太阳区域,其头部烦烦不解,乃能量欠下行。通天汤加石决明、石菖蒲各12克。
第七条:太阳区域病变。单见一症便是,不必全俱。若胸中满闷,此乃天道不通。通天汤加桔梗3克,大贝7克。
第八条: 太阳区域病变,背部酸困,肝部不适。通天汤加薄荷7克,茵陈7克, 小便清白者, 加车前子9克,以泄其肝热。
第九条: 太阳区域病变,胃部发沉,满而不解。通天汤加乌贼骨20克,焦槟榔7克,薄荷7克。
第十条: 太阳区域病变,多饮、口渴、心烦者,同上方主治。此乃太阳与阳明区域并病。
第十一条:太阳区域病变。其大便不解,此乃与阳明合并。通天汤加川军7克。
第十二第: 太阳区域病变,身体无力,腰部发酸,舌根发黄。此乃湿热注于太阳经底。若便干者,通天汤加黄柏7克, 苍术7克。便正常者, 加白头翁20克。小便发黄且小便涩缩而痛者,加扁蓄、瞿麦。
第十三条:太阳区域病变。若带下者加薏米7克,炒山药7克; 带黄者加扁蓄瞿麦各9克,白者加肉桂7克。
第十四条: 若使大阳区底横向运动,知母3克,羌活2克,紫石英7克。
第十五条:使太阳区中焦横向运动,羌活3克, 知母4克,乌贼骨7克。
第十六条: 使太阳区上焦横向运动,桂枝7克,贝母7克,知母4克,羌活4克(此阶段要加白龙、通百草。2000年则不用)。
第十七条: 物质转能量,能量转物质, 乃人之常也,自然
之道也,人如此,“三界如此。
第十八条:物质向能量转化,少则亏,多则害。能量向物质的转化,少则损,多则聚。其转化以基本均衡为原则。
第十九条: 其人舌质小、软而无力、淡而无苔者,乃三焦物质之亏也。以增物汤主治:炒枣仁7克、炒白术5克、杜仲4克、桂枝4克、白芍5克。
第二十条:舌质如上、舌尖苔微黄者,增物汤加木通7克。此乃消除心脏周围空间之虚热,安心定志。
第二十一条:舌苔如上者,不欲食,食而后停,增物汤加焦三仙3O克。若腹泄者,加云苓9克。
第二十二条: 其形不衰,身体无力者,以通天汤去麻黄,加白芍7克,炒枣仁7克治之。
第二十三条: 若下肢沉困,其血难以回心,热者。 通天汤去麻黄,加元参15克,板兰根20克, 夜交丁7克主治。
第二十四条:头目昏花、舌质瘦小而淡、软而无力者,增物流加构杞12克,菊花6克。
第二十五条:热瘀于内,口燥便干,双目昏花,舌质发硬,苔徽黄者,通天汤去麻黄加白蒺藜12克。
第二十六条:上焦能量不足, 心房纤颤者,增物汤加生麦芽、淮山药各12克。
第二十七条:太阳区,若两胁满胀、微痛者,为太阳、少阳并病。其热者,通天汤加柴胡2克,薄荷7克; 微寒者,通天汤去麻黄,加生麦芽、淮山药、炒枣仁各12克;口苦、咽干、喉不利者,通天汤加牛蒡子10克; 食道病变,必加白龙3、通百草3、乌梅率3; 胸及胸膈有占位性病变者,必以红丸救之。
通天汤, 随症加减。
第二十八条:空间能量运动,动则虚,虚则补,物质为补。能量运动引发物质运动,动用空间能量,意在脏腑实体。
第二十九条: 横向坐标法,在血活血, 在湿燥之, 燥者润之,虚则补之, 实者泄之, 内瘀开之。血瘀
—
者当归、川芎、红花选之;积水者,上葶苈,中则腹皮,下则泽泻, 随症选用。上瘀桔梗,中瘀香附, 侧瘀柴胡, 下瘀公英,随症施治,随机变化。
第三十条: 舌质淡软, 物质不足, 细胞空虚,形体小瘦,物质能量俱不足。舌质纵向发硬,为纵向能量不通; 舌质横向发硬(或肥大) ,为横向瘀滞。舌质乃细胞之本质;苔之变化乃空间之变。白润者,寒湿也。其苔燥之, 津液夺之。黄则为火,黄且润者为湿热。舌分三部,上、中、下。随舌调场,辩证施治, 灵活机动,随症加减,抛开病名,寻求根本, 表里兼顾,上下通畅。此乃调功能、祛其疾之大法也。
以上三十条,前十六条,乃能量运动之法; 十七条至二十七条为物质运动之法;最后三条是辩病施治。此三个部分变化无穷。
通天汤是降低场性浓度;增物汤是增加场性浓度。
附: 大青龙汤是调理上焦细胞内外俱热者之汤剂。
《智能伤寒论》则以通天汤加石膏治之。
小青龙汤适于细胞内外俱寒者。《智能伤寒论》以通天汤重用桂枝解之。
中焦部位的能量运动。若痞满,乌贼骨代之; 调和承气,通天汤加川军、桃仁是也。《伤寒论》的各种方剂,均在其中灵活运用。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3188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