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阳不足的原因常见心气不足进一步发展;寒湿痰浊阻抑心阳;先天偏于阳虚;久病损耗等因素导致。
心气不足进展
如长时间思虑伤心气损及心阳,或者本就心气虚再加上发汗、泻下治疗不当,损伤心阳等因素都可由心气不足转为心阳虚,出现精神萎靡、倦怠乏力、畏寒肢冷等症状。建议发汗、通下等治疗中病即止,不可太过,避免长时间情绪抑郁焦虑等;
寒湿痰浊阻抑心阳
寒湿痰浊均属于阴邪,容易伤阳气。多因饮食厚腻或者慢性咳喘病证使体内痰浊过盛,导致寒湿痰浊留踞胸中,郁阻心阳气,导致胸闷、心悸、心痛、气短,胸、背、肩胛间、两臂心经循行部位都可出现疼痛等。治疗应豁痰祛湿、温通心阳,可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等治疗;
先天偏于阳虚
先天偏于阳虚,加上后天失养,进一步加重阳虚,可导致畏寒肢冷、心悸胸闷等症状,治疗应温补心阳、养心安神,方药可用桂枝甘草汤合人参汤;
久病损耗
治疗应首先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以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损伤心阳。
出现心阳不足治疗同时应注意调补,建议充分休息,少吃生冷寒凉食物,避免受寒,适当运动。
#artContent h1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0288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