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来自一位热爱生活喜欢瑜伽爱好写作的中医大夫。个人声明:以文会友,不要抬杠,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本公众号所有原创文章均来自一位热爱生活喜欢瑜伽爱好写作的中医大夫。正儿八经临床一线医生,平时门诊住院部临床工作已饱和,非中医面诊的老患者推荐非关注公众号一年以上非中医粉千万不要来诊。❤️❤️❤️虽说我自身是一名中医,但不妨碍我有求医的经历,去年就有带家人去南京某三甲医院找一著名老中医专家看诊的亲身经历,网上挂号费一百,还要提前一周约。大医院看病就是这样,短时间内难以判断谁高谁低,只好看介绍及头衔,大概率上讲,我们把信任上交给了国家和政府,总想着“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生、国家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室负责人”等等这些头衔是国家审定认准的,肯定有含金量,所以,哪个头衔多就挂哪个的号,哪个主治病种里含有自己求医的疾病就挂哪个的号,实则不然。
01
把脉没超过一分钟的不要去
中医脉诊
左手候心肝肾右手候肺脾肾
一只手没个30秒
(两只手一分钟)
压根号不出啥问题
而且要沉思细细品味
碰到那种手还没搭到脉
就给你开方的大夫
真可以直接离开
若抹不开颜面
开的药可以不拿
02
第一次开药超过15天的不要去
中药尤其是代煎内服中药
是有保质期的
一般是7天一个疗程
患者对中药的反应不知深浅
第一次上来就开15天的中药
不是靠卖药拿提成的药店坐诊大夫
就是打着“中医”幌子谋取私利的商人
要么就是正经大夫但对自己开出的方子没信心
又或者是根本不把这当回事的西医大夫
因为
中药一下子超过15剂
中间有病情变化
很难加减调整
真得是会劳命伤财
当然
如果是你作为患者(家属)
因为路程或者工作等个人原因
主动要求开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
这种不在讨论范围内
另说
03
一张药方药味超过20以上慎入
俗语说:“药不过13,不把病来粘”
这说明组方精简的重要性
不是胡乱堆砌
不是把功效相近的药组合
当然
像癌症之类的疑难杂症
方子是要大一些
时方相比经方药味也要多不少
但是
多不会超过20
贫血开4味
失眠开4味
头痛开4味
纳差开4味
咳嗽开4味
胸闷气短开4味
当一个病人具备以上所有的症状,没有辨证论治的整体思维没有组方思路,药味很容易就上去了,没抓住病机,药吃一大堆还没效果
不要去
04
吃中药不讲究忌口的不要去
中药有四气五味性味归经
心肝脾肺肾
酸苦甘辛咸
病从口入
中药配伍有禁忌
有相佐相使相畏相杀
这都决定吃中药期间是要忌口的
如果
你碰到的大夫压根不在乎
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
依然让你想吃啥就吃啥
如果你不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下次不用再找这个大夫了
回到最开始,我带家人去南京在某三甲医院就诊,那个中医专家就把了左手脉,开始敲键盘开方,我说“医生您好,还有右手没把呢”,他竟然边象征性地搭了一下家人的右手脉边说:“右边把,也一样”,停留不到10秒,他就问诊准备开方了,我趁机打开手机翻看破溃面图片,我说“要不要看一下啊,这是几天前的,现在腿上敷了纱布,回去我们外换药”,他没有起身,接着开方,不一会儿,他给了我他的坐诊时间和一个月的药方,让去缴费拿药。我一看费用:一千多将近两千。我啥都没说,走出诊室,我拉着家人,“我们在周边玩玩吧,这药不拿了!”
当时我的心啊,真得碎了,这是堂堂三甲医院挂号费一百的中医专家啊!我还是知道一点中医相关知识的,那些没有医学基础没有从前中医行业的病人(家属)呢?今天若是他们来就医,这一千多块钱的药他们排队也要拿吧!毕竟是花了一百挂号费三百多交通费七十多停车费五六百住宿费还不算上吃喝.好不容易才来一趟的啊
良莠不齐的中医大夫,谁教他们去分辨啊?!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做医生,但人人都有可能做患者(家属)。
以上经历,让我这个医生五味杂陈,只好再三告诫自己:作为医生,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善待患者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003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