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风
脑卒中又称中风,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临床表现主要为突然晕倒 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歪眼斜等,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
二、中风征兆–定位+观相
定位:
◆大脑反射区—整个大拇指的指腹,左手对应右脑、右手对应左脑
◆生命线—起于虎口旁边,沿着大鱼际旁边往掌根方向延伸
观相:
◆生命线代表整个人的生命活力-生命线突然中断并且有小分叉
◆观察大脑反射区的气色及回血状态、阳性反应物呈现出脑的整体状态
◆反射区上1/3干瘪的状态—脑供血不足
◆刮压反射区出现白点—血栓、缺血的倾向;
◆刮压反射区出现红点—脑出血的倾向(及时到医院进行深度的检查)
◆反射区皮下有硬块—脑部供氧不足、缺氧,中风的时间越长,范围越大
◆掌指根部脂肪丘隆起—血液粘稠
◆拇指指甲有颜色发暗的竖纹理—脑血管有动脉硬化的倾向
◆后脑勺尤其是后脑勺枕骨下缘到颈椎的区域,肌肉隆起、有折叠的深沟—关注心脑血管
三、防中风及后遗症的调理方法
◆大脑反射区(重点)
◆心反射区(重点)—心主血脉,血管问题与心脏相关
◆脊柱反射区—放松脊柱两侧肌肉、改善中风后肢体僵硬等情况
◆手部全域放松—放松身心,有助于全身的气血运行
◆后遗症根据情况—加上肢、下肢的反射区
定位:
◆大脑反射区—双手整个大拇指的指腹,左手对应右脑、右手对应左脑
◆心脏反射区—左手二线和三线交界处,靠近大鱼际的方向,本人食指指腹的大小。
◆脊柱反射区—双手大拇指近节到第一掌骨
◆上肢—双手整个小指
◆下肢—双手整个无名指
四、手法操作要点
●手法:立体渗透法,根据不同的力度来对脏腑器官分层调理。放松做表层中层、不用做到里层,正常调理必须要做到里层。
●表层:力度轻柔,达到表皮
●中层:力度适中,达到肌肉
●里层:力度稍重,达到骨膜
●方向:向心性,由指尖向掌根方向操作
●周期:早晚各一次,七天为一个周期,坚持调理;预防中风连做7天,时间有限可以每周2~3次。
◆脊柱反射区—推按整条颈椎,不需要一节一节的推按,胸椎、腰椎、骶骨、尾骨也是一条连着操作。
五、日常防护
情绪稳定: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大喜大悲避风,避寒,尤其注意头颈部的防寒保暖
康复期及时进行肢体功能、言语障碍的康复训练
小妙招:敲或者灸足三里,足三里属于足阳明胃经,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两手同时用空掌敲打足三里,可以有效的预防中风。
全息相位手诊疗法学习笔记汇集:
全息相位手诊疗法(学习笔记)
全息相位手诊疗法调理糖尿病(学习笔记)
全息相位手诊疗法原理与方法(学习笔记)
全息相位手诊疗法–颈椎病的诊断和调理(学习笔记)
全息相位手诊疗法–便秘、痔疮的诊断与调理(学习笔记)
全息相位手诊疗法—咽炎、气管炎的诊断和调理(学习笔记)
全息相位手诊疗法—答疑(学习笔记)
全息相位手诊疗法—失眠、多梦的诊断与调理(学习笔记)
全息相位手诊疗法—膝关节疼痛的诊断和调理(学习笔记)
全息相位手诊疗法—高血压、低血压的诊断和调理(学习笔记)
全息相位手诊疗法—高血脂的诊断与调理(学习笔记)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4978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