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陈士铎留下的“通络方”专调手脚麻木,补气补血 打通一身经脉淤堵
2025
05-03

陈士铎留下的“通络方”专调手脚麻木,补气补血 打通一身经脉淤堵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上了年纪的人,走路不再像年轻时那般轻快,步伐变得迟缓,腿脚似乎也不太听使唤,时不时还会感觉手脚发麻。你可别小瞧这些症状,这其实是身体在向你发出 “求救信号”,它在提醒你:气血不足啦!

人老为何手脚易出问题

中医里有句话叫 “气虚则麻,血虚则木”。这是什么意思呢?咱们可以把身体想象成一个庞大的 “工厂”,气血就是维持这个工厂正常运转的 “能源”。当能源不足,也就是气血不够用的时候,身体这个 “工厂” 就得先保障最重要的 “车间”—— 五脏六腑的运作。而四肢的经络,因为离 “能源中心” 心脏比较远,就容易得不到充足的滋养。这时候,四肢就会通过 “麻木” 这种方式,来提醒你赶紧补充气血。

而且,气血不足还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身体的代谢功能就像工厂里的 “清理工”,气血不足,代谢能力就会变差。那些本该被清理出去的 “垃圾”,比如身体里产生的痰饮、湿气,就会堆积在身体里,形成堵塞。这就好比工厂的管道被垃圾堵住了,气血这个 “能源” 自然就无法顺畅地输送到全身,手脚麻木的症状也就越来越严重。

陈士铎的神奇 “助气解麻汤”

面对气血不足导致的手脚麻木问题,清代有一位非常厉害的医家陈士铎,他留下了一个妙方 ——“助气解麻汤”。这个方子就像是一把神奇的 “钥匙”,专门用来打开气血不畅的 “枷锁”。它以补气增强动力为主要方向,同时通过补血温通来祛除身体里的淤堵,特别适合那些因为气血虚损或者气血瘀滞而出现手脚麻木的人。这类人往往还会伴有倦怠乏力的感觉,整天提不起精神,说话都没力气,少气懒言。到了冬天,手脚更是冰凉冰凉的,特别怕冷,仿佛身体里的 “小火炉” 火力不足。

这个 “助气解麻汤” 的配方十分精妙,主要由黄芪、当归、党参、柴胡、白术、麦冬、乌药、附子、荆芥、半夏这几味药组成。每一味药在这个方子里都有着独特的作用,它们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功效。

健脾补气的 “主力军”

方子里的黄芪和党参,堪称健脾补气的 “主力军”。黄芪的作用可大了,它不仅能健脾,还能补肺气。大家知道,肺在中医理论里主皮毛,就像给身体穿上了一层 “保护衣”,能抵御外界的病邪入侵。黄芪把肺气补足了,就能防止外界的邪气进一步阻塞经络,加重手脚麻木的症状。党参同样也是健脾补气的好帮手,和黄芪一起,就像两个勤劳的 “工人”,努力为身体补充气的能量,让身体的 “动力” 更足。

补血活血的 “多面手”

当归在这个方子里,就像是一个 “多面手”。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咱们前面说过,气血不足会导致手脚麻木,而当归能把补进去的血快速地利用起来,让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得到充足的血液滋养。尤其是对于那些血虚又有瘀血的人来说,当归简直就是他们的 “救星”。它就像一条疏通河道的 “清淤船”,一边补充血液,一边清理血管里的瘀堵,让血液能够顺畅地流动到四肢经络,缓解手脚麻木的症状。

祛湿化痰的 “清道夫”

我们知道,水湿也是导致肢体麻木的一个重要因素。身体里的水湿就像工厂里泄漏的污水,如果不能及时清理,就会变成痰、饮,堵在经络这个 “管道” 里,引起麻木疼痛。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陈士铎在方子里用了白术和半夏这两味药。白术就像是一个 “排水专家”,它能健脾祛湿,从根源上解决水湿产生的问题。半夏则是 “化痰能手”,它能燥湿化痰,把已经形成的痰饮清理掉。这两味药相互配合,就像工厂里的 “清道夫”,把身体里的 “污水” 和 “垃圾” 清理得干干净净,让经络这个 “管道” 恢复通畅。

方子里还有一味麦冬,它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祛湿化痰,但作用也不容小觑。因为这个方子中的其他药物大多具有温燥之性,就像一把把 “小火苗”,长期使用可能会让身体感觉燥热不适。而麦冬就像一杯 “清凉的茶水”,能中和其他药的温燥之性,让整个方子的药性更加平和,使用起来更加安全有效。

疏通经络的 “急先锋”

当气血亏虚的问题得到一定解决后,还得清理经络里残留的 “障碍物”。这时候,方子里的附子就发挥作用了。附子的力量非常强大,它就像一个在全身经络里 “横冲直撞” 的 “急先锋”,能帮通脉行血、散寒通络。它所到之处,那些因为寒邪或者气血瘀滞而堵塞的经络都能被打通,让气血能够顺畅地流通。

乌药和柴胡这两味药,主要负责疏通气机。气在身体里就像风一样,风一吹,气血这个 “船” 就能在身体的 “河道” 里更好地流动。乌药和柴胡就像两个 “吹风的小风扇”,把身体里的气机疏通,让补进去的气血能够顺利地到达身体的各个角落,发挥它们的作用。

还有荆芥,它的质地很轻,具有升散的特性。这就好比一个小小的 “热气球”,能把药性带到身体的头面部位,起到疏风通络的作用。它在方子里,就像一个 “小信使”,把其他药物的功效带到身体的高处,让整个身体的经络都能得到疏通。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