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用四君子汤,治好月经过多!脾能“统血”,古人果然没说错
2024
04-13

用四君子汤,治好月经过多!脾能“统血”,古人果然没说错

(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妇科学》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某些女孩子月经过多的事儿。闲言少叙,你听我讲下面这个故事。这关乎很多年轻女孩,都遇到过的难题。说有一个女子,当时才22岁,未婚。什么毛病呢?就是月经量比较多,色淡,质稀薄。多到什么程度呢?医案记载,就是“量多如崩”,卫生巾一会儿就得换一片,得用多少,根本没数。而且,这种情况,至少持续一周。另外,这女孩子明显感觉气短懒言,腿脚无力,精神不振。后来,她听别人劝,就去看中医。

刻诊,患者脉沉而细滑,苔白腻,自述口淡无味,食欲不好。另外,她还总是感觉肚脐周围隐隐作痛。痛起来的时候,就想解大便。大便之后,疼痛有所减轻。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书方一首。但见——党参12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姜半夏10克,广木香6克,陈枳壳6克,香附10克,薏苡仁20克,山药15克,防风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所有这些,水煎服。结果如何?患者服用10剂以后,月经来潮,经量明显减少。此后,原方稍作加减,患者连续服用60剂,整个人不但月经量基本正常,而且身体比从前胖乎了很多,精神头也足了。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1988年的《湖南中医杂志》。现在,我们简要探讨一下,背后的道理。其实,这里面涉及到一个中医常识,这就是脾能统血。什么叫统血?就是把血收摄住,使得它们乖乖在脉内运行,不会溢出脉外。脾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功能呢?因为脾主气的生成。气,本身就有收摄血的作用。因此,脾的统血,其实是气固摄血液作用的一种延伸。医案里这个患者,就是典型的脾虚,脾为湿困,不能统血。你看,此人面色晄白,这是脾虚,气血生化不足,头面失养。脾虚气弱,所以患者气短懒言,精神不振,四肢无力,脉象沉细。

脾虚,中焦失养,运化失常,所以患者常常腹部疼痛,欲大便。脾开窍于口。脾虚,脾气不能上通于口,且胃气虚弱,所以患者口淡,没有食欲。脾运化不足,湿邪困阻,所以苔白腻脉滑。总之,所有问题的指向都非常明确,就是脾不足。脾不足,统不了血,所以月经量多色淡。这就是该患者月经过多的来由。怎么办好呢?必然是健脾化湿。脾气强起来,湿气不再困脾,脾才能放开手脚,行摄血之能。你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党参12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姜半夏10克,广木香6克,陈枳壳6克,香附10克,薏苡仁20克,山药15克,防风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这里面,首先是四君子汤来健脾益气。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党参健脾益气,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利湿。在这个基础上,加陈皮和半夏。这就是六君子汤,或者说四君子汤合二陈汤。陈皮行气除湿,半夏燥湿化痰。以上,是治疗的主要构架。然后,加木香、枳壳、香附、薏苡仁、山药、防风。其中,木香、枳壳和香附,用于理气止痛,改善患者腹中疼痛。湿邪化散以后,必须理气,才能恢复中焦畅达,以及肝脾之间的协调。薏苡仁,健脾利湿。防风,作为辛散之品,能止泻,能祛湿。加一个山药,辅助补脾。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非常明确。

可以说,这一套方案,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化湿健脾、理气止痛的治疗方案,对脾虚湿阻、脾不统血所致的月经过多有治疗意义。它足够我们中医爱好者们效仿。其实,当下由于脾虚湿困所致的月经病,还真就常见。患者里头,有相当一部分,就是那些小女孩。这些女孩子,大概20岁上下,身材苗条,饭量小,吃饭时间不固定(当然,也有肥胖者,饭量不小,但饮食上不太规律,不均衡),冷饮凉食,经常摄入。而且呢,穿着上不讲究,露腰,也露脐。这些做法,不见得一定让人生病。但是很明显,它们容易对脾产生伤害。这些人的月经,就可能出问题。对这些情况,我们要予以关注。说老实话,作为中医人,看见这样的小女孩,就替她们捏把汗。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