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肝胆病证及方剂索引
2024
04-11

肝胆病证及方剂索引

胁痛胁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肝肿瘤、胰腺炎、胰腺肿瘤、肋间神经痛等引起的胁痛。【病因病机】1.肝气郁结 若情志不舒,或精神抑郁,或暴怒气逆,均可导致肝气郁结,胁部经络不畅,不通则痛,发为胁痛。2.瘀血停着 肝郁气滞日久及血,引起血行不畅而瘀血停留;或跌仆外伤,均可致瘀血阻滞胁部经络,不通则痛,而成胁痛。3.肝胆湿热 外感湿热之邪,或嗜食肥甘醇酒辛辣,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生湿蕴热,内外湿热之邪,均可蕴结于肝胆,导致肝胆疏泄不利,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而成胁痛。4.肝阴不足 素体肾虚,或久病耗伤,或劳欲过度,均可使精血亏损,导致水不涵木,肝阴不足,络脉失养,不荣则痛,而成胁痛。【类证鉴别】胁痛与胸痛鉴别:胸痛与胁痛的疼痛部位邻近,胁痛部位在胁肋部,常伴肝胆病证症状;胸痛部位则在整个胸部,常伴心肺病证症状。【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1)辨在气在血:气滞以胀痛为主,游走不定,时轻时重,与情绪变化有关;血瘀以刺痛为主,固定不移,持续不已,局部拒按,入夜尤甚,或胁下有积块。(2)辨虚实:实证由气滞、瘀血、湿热之邪所致,相对而言,起病急,病程短,疼痛剧烈而拒按,脉实有力;虚证由肝阴不足,络脉失养所引起,常因劳累而诱发,起病缓,病程长,疼痛隐隐而喜按,脉虚无力。2.治疗原则 实证宜理气、活血、清热祛湿;虚证宜滋阴养血柔肝。3.分证论治3.1 肝气郁结证[症状] 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连及肩背,情志不舒则痛增,胸闷,善太息,得嗳气则舒,饮食减少,脘腹胀满,舌苔薄白,脉弦。[病机要点] 肝气郁滞,络脉失和。[治法] 疏肝理气。[代表方] 柴胡疏肝散。[加减举例] 气郁化火者,加栀子、黄芩、龙胆草、牡丹皮。3.2 肝胆湿热证[症状] 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病机要点] 湿热蕴结,肝胆疏泄不利,络脉失和。[治法] 清热利湿。[代表方] 龙胆泻肝汤。[加减举例] 黄疸者,加黄柏、茵陈。3.3 瘀血停着证[症状] 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痛甚,胁肋下或见有积块,舌质紫暗,脉象沉涩。[病机要点] 瘀血停滞,肝络痹阻。[治法] 祛瘀通络。[代表方] 失笑散或膈下逐瘀汤。[加减举例] 胁肋下有癥块,而正气未衰者,加三棱、莪术、地鳖虫。3.4 肝阴不足证[症状] 胁肋隐痛,遇劳加重,眼目干涩,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病机要点] 肝肾阴亏,肝络失养。[治法] 养阴柔肝[代表方] 一贯煎。[加减举例] 眩晕者,加菊花、女贞子。【转归预后】胁痛只要调治得法,一般预后良好。若治疗不当,肝郁胁痛日久,气滞血瘀,可转为瘀血胁痛;肝胆湿热胁痛日久不愈,热邪伤阴,可转为肝阴不足胁痛;而虚证胁痛若情志失调,或重感湿热,可兼夹气滞,或湿热,而成虚实错杂证。胁痛失治误治,久延不愈,可演变为积聚、鼓胀。【调护要点】起居有常,防止过劳;忌食肥甘辛辣及戒酒,饮食宜清淡;保持心情舒畅,忌恼怒忧思。【结语】胁痛的主要证型有肝气郁结、瘀血停着、肝胆湿热、肝阴不足等,病位在肝胆,基本病机为肝络不和或肝络失养。以辨气血和辨虚实为辨证要点,实证宜理气、活血、清热祛湿,虚证宜滋阴养血柔肝。临床常配伍疏肝利胆、理气通络之品,以止胁痛,但香燥理气之品,不宜过量或久用,以防伤肝阴。黄疸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以目睛黄染为本病的重要特征。西医学中的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病因病机】1.外感 夏秋季节感受湿热,或湿热夹时邪疫毒伤人而发病。疫毒所致者,病势暴急,具有传染性,称为急黄。2.内伤 长期嗜酒无度,或过食肥甘厚腻,或饮食污染不洁,脾胃损伤,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熏蒸,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泛溢而发为黄疸。或素体脾胃阳虚,或病后、饥饱失常、过食生冷、劳倦太过,均可导致脾阳虚而寒湿内生,困遏中焦,壅塞肝胆,致使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而为黄疸。此外,胁痛、积聚等病之后,瘀血阻滞,湿热内蕴,湿遏瘀阻,胆汁泛溢肌肤,也可致黄疸。【类证鉴别】黄疸与萎黄鉴别:黄疸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有关;其病机为湿滞脾胃,肝胆失疏,胆汁外溢;其主症为身黄、目黄、小便黄。萎黄之病因与饥饱劳倦、食滞虫积或病后失血有关;其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其主症为肌肤萎黄不泽,目睛及小便不黄,常伴头昏倦怠、心悸少寐、纳少便溏等症状。【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 主要应辨阳黄与阴黄。阳黄起病急,病程短,黄色鲜明如橘色,常伴身热,口干苦,舌胎黄腻,脉象弦数。其中急黄为阳黄中的重证,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并见壮热神昏、发斑、出血等危重证候。阴黄病程长,病势缓,黄色晦暗,常伴纳少,乏力,舌淡,脉沉迟。2.治疗原则 黄疸的治疗之法为化湿邪、利小便,以达到退黄的目的。湿热者清热利湿,寒湿者温中化湿,急黄则在清热利湿基础上,合用清热解毒、凉血开窍之法;黄疸久病应注意扶助正气,如滋补脾肾,健脾益气等。3.分证论治3.1 阳黄3.1.1 热重于湿证[症状] 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或见心中懊,腹部胀闷,口干而苦,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象弦数。[病机要点] 湿热困遏脾胃,肝胆失于疏泄,胆汁泛溢。[治法] 清利湿热,佐以通腑。[代表方] 茵陈蒿汤。[加减举例] 胁痛者,加柴胡、郁金、川楝子、延胡索。3.1.2 湿重于热证[症状] 身目俱黄,黄色不及热重于湿者鲜明,头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或大便溏垢,舌苔厚腻微黄,脉象濡数或濡缓。[病机要点] 湿遏热伏,困阻中焦,肝胆失疏,胆汁不循常道。[治法] 利湿化浊,佐以清热。[代表方] 茵陈五苓散。[加减举例] 胸腹痞胀,呕恶纳差者,加苍术、厚朴、半夏。邪郁肌表,寒热头痛者,先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疏表清热、利湿退黄。3.1.3 胆腑郁热证[症状] 身目发黄,黄色鲜明,上腹及右胁胀闷疼痛,牵引肩背,身热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呕吐呃逆,尿黄赤,大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滑数。[病机要点] 湿热砂石郁滞,脾胃不和,肝胆失疏。[治法] 疏肝泄热,利胆退黄。[代表方] 大柴胡汤。[加减举例] 砂石阻滞者,加金钱草、海金沙、玄明粉。3.1.4 疫毒炽盛证(急黄)[症状] 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皮肤瘙痒,高热口渴,胁痛腹满,烦躁抽搐,或见衄血、便血,或肌肤瘀斑,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或数。[病机要点] 湿热疫毒炽盛,深入营血,内陷心肝。[治法] 清热解毒,凉营开窍。[代表方] 犀角散。[加减举例] 神昏谵语者,加服安宫牛黄丸;抽搐者,加钩藤、石决明、羚羊角粉或紫雪丹;出血者,加紫草、茜草等。3.2 阴黄3.2.1 寒湿阻遏证[症状] 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纳少脘闷,或见腹胀,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病机要点]寒湿滞留,中阳不振,肝胆失疏。[治法] 温化寒湿,健脾和胃。[代表方] 茵陈术附汤。[加减举例] 脘腹胀满,胸闷、呕恶者,加苍术、厚朴、半夏、陈皮;肝脾同病,胁腹疼痛作胀者,加柴胡、香附。3.2.2 脾虚湿滞证[症状] 面目及肌肤淡黄,甚则晦暗不泽,肢软乏力,心悸气短,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脉濡细。[病机要点] 黄疸日久,脾虚血亏,湿滞残留。[治法] 健脾养血,利湿退黄。[代表方] 黄芪建中汤。[加减举例] 气虚明显者,重用黄芪,加党参;阳虚者,加附子;血虚者,加熟地、首乌。【转归预后】阳黄、阴黄、急黄可互相转化,如阳黄病邪重者,治疗不当,可出现热毒炽盛而转为急黄;阳黄失治误治,如苦寒太过等,损伤脾阳,湿从寒化,则转为阴黄。阴黄重感湿热之邪,又可发为阳黄。急黄若热毒炽盛,内陷心包,或大量出血,可出现肝肾阳气衰竭之候;阴黄久治不愈,可转为积聚、鼓胀。一般而言,阳黄预后良好,但急黄预后多不良;阴黄多缠绵难愈,预后较差;黄疸日久不愈,可导致积聚、鼓胀。【调护要点】患者应注意休息,适当锻炼,保持心情舒畅,进食富含营养而易消化的饮食,禁食辛辣、油腻,应戒酒。有传染性的病人应予以隔离,并注意餐具消毒,防止传染。【结语】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特征,其发病往往是内外因相互为患,病理因素以湿邪为主,湿困脾胃,肝胆失疏,胆汁泛溢是黄疸形成的主要病机。黄疸临床上可分为阳黄和阴黄两类,治疗之法为化湿邪、利小便,湿热者清热利湿,寒湿者温中化湿;急黄则在清热利湿基础上,合用清热解毒、凉血开窍之法;黄疸久病应注意扶助正气,如滋补脾肾,健脾益气等。黄疸消退之后,并不意味着病已痊愈,仍需善后治疗,以防止复发。鼓胀鼓胀是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西医学中的肝硬化腹水。腹腔内肿瘤、结核性腹膜炎等疾病,若出现鼓胀的表现,亦可参考。【病因病机】1.虫毒感染 血吸虫感染后未及时治疗,内伤肝脾,肝伤则气滞,脾伤则湿聚为水,虫阻脉络则血瘀,终致水停腹中,形成鼓胀。2.内伤与它病 嗜酒过度,饮食不节,脾胃受伤,运化失职,湿浊蕴结中焦,土壅木郁,肝气郁结,气滞血阻,气滞、血瘀、水湿互结腹中,而成鼓胀。或因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气机不利,则血液运行不畅,导致气滞、血瘀,又因肝气郁结,横逆乘脾,脾失健运,水湿内生,终致气、血、水互结腹中,形成鼓胀。黄疸日久,肝脾受损,或积聚不愈,痰瘀留着,均可导致气滞、血瘀、水停而成鼓胀。鼓胀初病在肝脾,日久及肾,肾阳虚则致阳虚水盛;阳损及阴,则致肝肾阴虚,阴虚水停,症情更加复杂。【类证鉴别】鼓胀与水肿鉴别:严重的水肿,可以出现腹水而表现有腹部膨隆,应与鼓胀鉴别。鼓胀表现为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四肢一般不肿,后期可有轻度肢体浮肿。而水肿则头面或下肢先肿,继而全身水肿,但腹壁无青筋暴露。【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1)辨虚实主次:鼓胀属本虚标实之证,但在不同阶段虚实各有侧重,鼓胀初起,多以实证为主,鼓胀日久,则以虚证为主。(2)辨气滞、血瘀、水停:腹部胀满,如按气囊,鼓之如鼓者,多以气滞为主,称为“气鼓”;腹胀大,腹内积块疼痛,腹壁青筋暴露,面颈部赤丝血缕者,多以血瘀为主,称为“血鼓”;腹部胀大,状如蛙腹,按之如囊裹水,或见腹部坚满,腹皮绷急,叩之呈浊音者,多以水停为主,称为“水鼓”。2.治疗原则 本病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并见,治疗以攻补兼施为原则,偏实证则治标为主,辅以补虚,选用行气、活血、利水之法,若腹水严重,可酌情暂行攻逐;偏虚证则治本补虚,兼以祛邪,常用健脾温肾,滋养肝肾等法。3.分证论治3.1 气滞湿阻证[症状] 腹部胀大,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饮食减少,食后腹胀,嗳气、矢气后稍减,小便短少,舌苔白腻,脉弦。[病机要点] 肝郁气滞,脾失健运,气滞湿阻。[治法] 疏肝理气,健脾利湿。[代表方] 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举例] 气郁化火者,加丹皮、栀子;气滞血瘀,胁下刺痛不移者,加延胡索、丹参、莪术。3.2 水湿困脾证[症状] 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胸脘胀闷,得热则舒,周身困重,畏寒肢肿,面浮或下肢水肿,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舌苔白腻,脉缓。[病机要点] 湿困脾阳,寒水内停。[治法] 温中健脾,行气利水。[代表方] 实脾饮。[加减举例] 水肿者,加桂枝、猪苓、泽泻;脘胁胀痛者,加青皮、香附、延胡索、丹参。3.3 水热蕴结证[症状] 腹大坚满,脘腹绷急拒按,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或有面、目、皮肤发黄,舌边尖红,苔黄腻或灰黑而润,脉弦数。[病机要点] 湿热壅盛,蕴结中焦,水热互结。[治法] 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代表方] 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举例] 湿热壅盛者,去人参、干姜、甘草,加栀子、虎杖。3.4 瘀结水留证[症状] 腹大坚满,按之不陷而硬,青筋怒张,胁腹刺痛拒按,面色晦暗,头颈胸臂等处可见赤丝血缕,唇色紫暗,大便色黑,肌肤甲错,口干饮水不欲下咽,舌质紫暗或边有瘀斑,脉细涩。[病机要点] 肝脾不调,瘀结水停。[治法] 活血化瘀,行气利水。[代表方] 调营饮。[加减举例] 大便色黑者,加参三七、侧柏叶;瘀痰互结者,加白芥子、半夏等。3.5 阳虚水盛证[症状] 腹大胀满,形如蛙腹,朝宽暮急,面色苍黄,胸脘满闷,食少便溏,畏寒肢冷,尿少足肿,舌淡胖边有齿痕,苔厚腻水滑,脉沉弱。[病机要点] 脾肾阳虚,不能温运,水湿内停。[治法] 温补脾肾,化气行水。[代表方] 济生肾气丸。[加减举例] 偏脾虚者,加黄芪、山药、薏苡仁、白扁豆;肾阳虚,畏寒神疲者,加仙灵脾、巴戟天、仙茅。3.6 阴虚水停证[症状] 腹大坚满,甚则腹部青筋暴露,形体反见消瘦,面色晦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齿鼻时或衄血,小便短少,舌红绛少津,苔少或光剥,脉弦细数。[病机要点] 肝肾阴虚,水湿内停。[治法] 滋养肝肾,养阴利水。[代表方] 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举例] 津伤口干者,加石斛、花粉、芦根;腹部青筋暴露者,加用膈下逐瘀汤。【转归预后】本病初期,经合理治疗,可带病延年;若病至晚期,则预后不良,可出现血证、昏迷、脱证等危重变证。【调护要点】注意气候冷暖变化,避免外感;劳逸结合,病情较重时应卧床休息,腹水较多者可取半卧位;应忌酒及粗硬食物,腹水者应低盐饮食;宜安心静养,调畅情志,尤其应避免抑郁忿怒。【结语】鼓胀为临床疑难重症之一,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特征。鼓胀的病位在肝、脾、肾,基本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血、水停聚腹中。本病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并见,故其治疗以攻补兼施为原则,应注意补虚不忘实,泄实不忘虚,切忌为消腹水而一味攻伐,损伤正气。积聚积聚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其中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聚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西医学中的腹部肿瘤、肝脾肿大以及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疾病。【病因病机】1.外感 寒、湿、热等多种外邪侵袭人体,留着不去,均可导致脏腑失和,气血不畅,痰浊内生,因气滞、血瘀、痰凝,日久形成积聚。2.内伤 饮酒过度,或嗜食肥甘厚味、煎炸辛辣之品,或饥饱失宜,损伤脾胃,使脾失健运,湿浊内停,凝聚成痰,痰阻气机,血脉瘀阻,气、血、痰互结,而引起积聚。亦有因饮食不调,因食遇气,食气交阻,气机不畅而成聚证者。或情志抑郁,肝气不舒,气机阻滞,继则由气及血,气滞血瘀,日积月累,而成积聚。或由他病引起,如黄疸、疟疾等日久不愈,可导致积聚。【类证鉴别】积聚与痞满鉴别:痞满以患者自觉脘腹痞塞不通、满闷不舒为主要症状,腹部无气聚胀急之形可见,更不能扪及包块,与积聚区别。【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1)辨积与聚:积证具有积块明显,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程较长,多属血分,病情较重,治疗较难等特点;聚证则无积块,包块时聚时散,发有休止,痛无定处,病程较短,多属气分,病情较轻,治疗亦较易。(2)辨虚实:积证可分为初、中、末三期,一般初期正气未至大虚,邪气虽实而不盛,表现为积块较小、质地较软,虽有胀痛不适,而一般情况尚可;中期正气渐衰而邪气渐盛,表现为积块增大、质地较硬,疼痛持续,常有食少、倦怠、消瘦等;末期正气大虚而邪气盛极,表现为积块明显、质地坚硬,疼痛剧烈,并有饮食大减,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黧黑,明显消瘦等。2.治疗原则 聚证病在气分,以疏肝理气、行气消聚为基本治则,重在调气;积证病在血分,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基本治则,重在活血。积证初期,正气尚强,以攻邪为主;中期邪盛正虚,宜攻补兼施;末期正气伤残,重在扶正培本,佐以理气、化瘀、消积,但忌攻伐太过。3.分证论治3.1 聚证3.1.1 肝气郁滞证[症状] 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病情常随情绪而起伏,苔薄,脉弦。[病机要点] 肝失疏泄,腹中气聚。[治法] 疏肝解郁,行气消聚。[代表方] 逍遥散。[加减举例] 兼见神疲、乏力、便溏者,加党参、白术。3.1.2 食滞痰阻证[症状] 腹胀或痛,便秘,纳呆,时有如条状物聚起在腹部,重按则胀痛更甚,或伴呕吐,舌苔腻,脉弦滑。[病机要点] 痰食交阻,腑气不通。[治法] 理气化浊,导滞通腑。[代表方] 六磨汤。[加减举例] 痰浊中阻,呕恶,苔腻者,加半夏、陈皮、生姜;因蛔虫结聚,阻于肠道而引起者,可配用乌梅丸。3.2 积证3.2.1 气滞血阻证[症状] 积证初起,积块软而不坚,固着不移,胀痛并见,舌苔薄白,脉弦。[病机要点] 气滞血瘀,脉络不和。[治法] 理气活血,通络消积。[代表方] 失笑散合金铃子散。[加减举例] 胀感较重者,加柴胡、枳壳;便秘者,加大黄。3.2.2 瘀血内结证[症状] 腹部积块渐大,按之较硬,痛处不移,饮食减少,体倦乏力,面黯消瘦,时有寒热,女子或见经闭不行,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滑或细涩。[病机要点] 瘀血内结,正气渐伤。[治法] 祛瘀软坚,补益脾胃。[代表方] 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加减举例] 积块大而坚硬者,合用鳖甲煎丸;女子月经不调者,加益母草、鳖甲。3.2.3 正虚瘀结证[症状] 积块坚硬,疼痛逐渐加剧,饮食大减,面色萎黄或黧黑,消瘦脱形,舌质色淡或紫,舌苔灰糙或舌光无苔,脉弦细或细数。[病机要点] 积证日久,中虚失运,气血衰少。[治法] 补益气血,化瘀消积。[代表方] 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举例] 舌光无苔,脉细数者,为阴已伤,加生地、沙参、石斛。【转归预后】聚证的预后一般较好,而积证的预后较差。但聚证反复发作,或先因气聚,日久则血瘀成积。积证后期,可出现黄疸、鼓胀、吐血、便血、衄血等证,均为病重,预后不良。【调护要点】积聚之病,因于情志失和者不少,故应调畅情志,避免情志内伤,对防与治均很重要;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刺激之品,忌饮酒;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过逸。【结语】积聚是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情志抑郁、酒食内伤、邪毒内侵及它病转归是引起积聚的主要原因,主要病机为气滞、血瘀、痰结及正气亏虚,聚证以气滞为主,积证以血瘀为主。治疗聚证以疏肝理气、行气消聚为基本原则;治疗积证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基本原则,并应注意顾护正气。

血证

血证是指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而形成的各种出血性疾患的统称。

西医学中各种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均可参考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感受外邪 多因感受热邪,损伤脉络而引起出血。

2.饮食不节 因嗜酒或过食辛辣、肥甘,湿热内生,损伤血络,或湿热化燥,邪热迫血妄行;或因饮食所伤,脾胃虚弱,脾不统血,血溢脉外,均可发生血证。

3.情志过极 情志过极,五志化火,迫血妄行而成血证。

4.劳倦过度 神劳伤心,体劳伤脾,房劳伤肾,导致气虚不能摄血,或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发血证。

5.久病或热病之后 一者久病或热病伤阴,致使阴虚火旺,迫血妄行;二者久病或热病之后,正气亏虚,气虚不能摄血;三者久病入络,致使血脉瘀阻,血行不畅,血不循经而致血证。

【类证鉴别】

1.内科鼻衄与经行衄血 经行衄血又名倒经,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发生于经行前期或经期,与内科鼻衄不同。

2.便血与痢疾 痢疾便血为脓血相兼,且有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便血无里急后重,无脓血相兼。

3.尿血与血淋 两者以小便时痛与不痛为鉴别要点,不痛者为尿血,痛者为血淋。

4.紫斑与出疹 紫斑隐于皮内,压之不退色,触之不碍手;疹高出于皮肤,压之退色,摸之碍手。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明出血的原因以及出血部位。如咳血与吐血,血液均经口出,但两者截然不同。咳血是血由肺来,经气管随咳嗽而出,血色多为鲜红,常混有痰液,咳血之前多有咳嗽、胸闷,喉痒等症状,大量咳血后,可见痰中带血数天,大便一般不呈黑色。吐血是血自胃而来,经呕吐而出,血色紫暗,常夹有食物残渣,吐血之前多有胃脘不适或胃痛、恶心等症状,吐血之后无痰中带血,但大便多呈黑色。

(2)辨明病变脏腑。如鼻衄有在肺、在胃、在肝的不同,齿衄有病在胃及在肾之分等。

(3)辨明证候虚实。由气火亢盛所致者属于实证,由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所致者,则属于虚证。在疾病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常发生实证向虚证的转化。

2.治则治法 血证的治疗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原则。具体治法而言,治火应分实火、虚火,分别采用清热泻火、滋阴降火;治气者,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治血应辨证选用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活血止血等治法。

3.分证论治

3.1 鼻衄

鼻腔出血,称为鼻衄。

3.1.1 热邪犯肺证

[症状] 鼻燥衄血,口干咽燥,或有身热、恶风、头痛、咳嗽、痰少等,舌质红,苔薄,脉数。

[病机要点] 燥热伤肺,血热妄行,上溢鼻窍。

[治法] 清泄肺热,凉血止血。

[代表方] 桑菊饮。

[加减举例] 无表证者,去薄荷、桔梗,加黄芩、栀子;燥热伤阴者,加玄参、麦冬、生地。

3.1.2 胃热炽盛证

[症状] 鼻衄,或兼齿衄,血色鲜红,口渴欲饮,鼻干,口气臭秽,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病机要点] 胃火循经上炎,迫血妄行。

[治法] 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 玉女煎。

[加减举例] 伤津者,加天花粉、石斛、玉竹。

3.1.3 肝火上炎证

[症状] 鼻衄,头痛,目眩,耳鸣,烦躁易怒,两目红赤,口苦,舌红,脉弦数。

[病机要点] 肝火上炎,迫血妄行,上溢鼻窍。

[治法] 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 龙胆泻肝汤。

[加减举例] 阴液伤者,去车前子、泽泻、当归,加玄参、麦冬、女贞子、旱莲草。

3.1.4 气血亏虚证

[症状] 鼻衄,或兼齿衄、肌衄,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质淡,脉细无力。

[病机要点] 气虚不摄,血溢鼻窍。

[治法] 补气摄血。

[代表方] 归脾汤。

[加减举例] 加阿胶、仙鹤草养血止血。

3.2 齿衄

齿龈出血称为齿衄。

3.2.1 胃火炽盛证

[症状] 齿衄,血色鲜红,齿龈红肿疼痛,头痛,口臭,舌红苔黄,脉洪数。

[病机要点] 胃火循经上犯,损伤血络。

[治法] 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 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加减举例] 加白茅根、藕节凉血止血。

3.2.2 阴虚火旺证

[症状] 齿衄,血色淡红,起病较缓,常因烦劳诱发或加重,齿摇不坚,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病机要点] 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络损血溢。

[治法] 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 滋水清肝饮合茜根散。

[加减举例] 可加地骨皮、白薇、知母清退虚热。

3.3 咳血

血由肺内而来,经气道咳嗽而出,表现为痰中带血,或痰血相兼,或纯血鲜红,间夹泡沫,称为咳血,亦称为咯血。

3.3.1 燥热犯肺证

[症状] 咳嗽,痰中带血,口干鼻燥,或有身热,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数。

[病机要点] 燥热犯肺,损伤肺络。

[治法] 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代表方] 桑杏汤。

[加减举例] 加白茅根、藕节、侧柏叶凉血止血。

3.3.2 肝火犯肺证

[症状] 咳嗽阵作,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病机要点] 木火刑金,热伤肺络。

[治法] 清肝泻肺,凉血止血。

[代表方] 泻白散合黛蛤散。

[加减举例] 加丹皮、栀子清肝泻火;加白茅根、藕节、侧柏叶凉血止血。

3.3.3 阴虚肺热证

[症状] 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或反复咳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颧红,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机要点] 虚火灼肺,肺络受损。

[治法] 滋阴润肺,宁络止血。

[代表方] 百合固金汤。

[加减举例] 加白及、藕节、白茅根,或合用十灰散以止血;潮热者,加青蒿、鳖甲、地骨皮、白薇。

3.4 吐血

血由胃来,经呕吐而出,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称为吐血,亦称为呕血。

3.4.1 胃热壅盛证

[症状] 吐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脘腹不适,甚则作痛,口臭,便秘,大便色黑,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病机要点] 胃热内盛,热伤胃络。

[治法] 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代表方] 泻心汤合十灰散。

[加减举例] 恶心呕吐者,加代赭石、竹茹、旋覆花;热伤胃中津液者,加麦冬、石斛、天花粉。

3.4.2 肝火犯胃证

[症状] 吐血色红或紫黯,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寐少梦多,舌质红绛,脉弦数。

[病机要点] 肝火横逆,胃络损伤。

[治法] 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代表方] 龙胆泻肝汤合十灰散。

[加减举例] 吐血量多,常为血热妄行,可加犀角地黄汤。

3.4.3 气虚血溢证

[症状] 吐血反复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

[病机要点] 中气亏虚,气不摄血,血溢脉外。

[治法] 健脾益气摄血。

[代表方] 归脾汤。

[加减举例] 脾胃虚寒者,改用柏叶汤合理中丸温经摄血;气随血脱者,急以益气固脱,用独参汤。

3.5 便血

血从肛门排出,或在大便前,或大便后,或单纯下血,或与粪便混杂而下,均称便血。

3.5.1 肠道湿热证

[症状] 便血鲜红,大便不畅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病机要点] 湿热蕴结肠道,脉络受损。

[治法] 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代表方] 地榆散或槐角丸。

[加减举例] 湿热未尽而营阴已伤者,应虚实兼顾,改用脏连丸。

3.5.2 脾胃虚寒证

[症状] 便血色紫黯,或呈黑色,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疲,懒言,便溏,舌质淡,脉细。

[病机要点] 中焦虚寒,脾不统血,血溢胃肠。

[治法] 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代表方] 黄土汤。

[加减举例] 加白及、乌贼骨、三七、花蕊石以止血。

3.6 尿血

小便中混有血液,甚或伴有血块的病证,称为尿血。因出血量不同,小便可呈淡红色,鲜红色,或茶褐色。

3.6.1 下焦热盛证

[症状] 小便灼热,尿血鲜红,心烦口渴,面赤口疮,夜寐不安,舌质红,脉数。

[病机要点] 热伤膀胱,血络受损。

[治法] 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 小蓟饮子。

[加减举例] 尿中夹有血块者,加桃仁、红花、川牛膝。

3.6.2 肾虚火旺证

[症状] 小便带血,头晕耳鸣,神疲,颧红潮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机要点] 虚火内炽,灼伤脉络。

[治法] 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 知柏地黄丸。

[加减举例] 选加旱莲草、大蓟、小蓟、藕节、蒲黄等以止血。

3.6.3 脾不统血证

[症状] 尿血日久,或兼见齿衄、肌衄,食少,乏力,气短声低,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弱。

[病机要点] 中气亏虚,气不摄血,血溢脉外。

[治法] 补脾摄血。

[代表方] 归脾汤。

[加减举例] 气虚下陷者,加升麻、柴胡或改用补中益气汤。

3.6.4 肾气不固证

[症状] 尿血日久,血色淡红,头晕耳鸣,精神困惫,腰脊酸痛,舌质淡,脉沉弱。

[病机要点] 肾虚不固,血随尿出。

[治法] 补益肾气,固摄止血。

[代表方] 无比山药丸。

[加减举例] 加仙鹤草、蒲黄等止血;肾阳虚者,加鹿茸、狗脊等。

3.7 紫斑

血液溢出于肌肤之间,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称为紫斑,又称为肌衄。

3.7.1 血热妄行证

[症状] 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或伴鼻衄、齿衄、便血、尿血,发热,口渴,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病机要点] 热毒炽盛,迫血妄行。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代表方] 犀角地黄汤。

[加减举例] 可加用十灰散以加强凉血止血之力。

3.7.2 阴虚火旺证

[症状] 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时发时止,常伴鼻衄、齿衄或月经过多,颧红,心烦,口渴,手足心热,或潮热,盗汗,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病机要点] 虚火内炽,灼伤脉络。

[治法] 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代表方] 茜根散。

[加减举例] 潮热者,加地骨皮、白薇、秦艽等;肾阴虚而虚火不旺者,改用六味地黄丸加茜草根、紫草等。

3.7.3 气不摄血证

[症状] 反复发生肌衄,日久不愈,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弱。

[病机要点] 中气亏虚,气不摄血。

[治法] 补气摄血。

[代表方] 归脾汤。

[加减举例] 若伴肾气虚者,加山茱萸、菟丝子、续断等。

【转归预后】

血证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常发生实证向虚证的转化。血证的预后,一般而言,外感易治,内伤难愈,新病易治,久病难愈;出血量少者病轻,出血量多者病重,甚至出现气随血脱的危急重证;出血伴发热,咳喘,脉数等症者,一般病情较重。

【调护要点】

对血证患者应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出血量多者,防止出现脱证,吐血、咳血者应防止窒息。一般而言,血证患者宜进食清淡、易于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忌食辛辣香燥及油腻之品,戒烟酒,吐血者常先应禁食;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忧虑等不良情绪;病情重者应卧床休息。

【结语】

血证以血液不循常道,溢于体外为共同特点,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常见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病证。血证的基本病机可归为火热熏灼和气虚不摄两类,火热有实火、虚火之分,气虚日久可气损及阳。治疗血证应掌握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原则。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各种血证均应辨证选用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活血止血等方物。

癌病

癌病是多种恶性肿瘤的总称,以脏腑组织发生异常增生为基本特征。临床表现主要为肿块逐渐增大,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时有疼痛,发热,并常伴见纳差,乏力,日渐消瘦等全身症状。

癌病是一种难治性疾病,目前已认识到癌病是一类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任何单一手段的局部治疗,均难以彻底治愈。中医药治疗癌病以扶正祛邪为指导思想,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种治疗方法在癌病各阶段中的作用,可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能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目前癌病又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肝癌与积聚等病证有关,可适当参考。

【病因病机】

1.六淫外侵,气血凝结 癌病的发生与六淫邪气侵袭有关。六淫之邪入侵,影响脏腑功能,气血运行受阻,痰湿毒瘀交结,日久成癌。且外邪多在内伤正虚基础上导致发病。六淫外邪,可以包括现今环境中某些物理、化学性致癌因子及病毒等,侵入人体,影响气血运行,导致癌肿发生。

2.七情内伤,脏腑亏损 七情失调与癌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由于忧思、郁怒、悲伤太过,心肝脾脏功能失调,气机不得疏泄,痰浊易于凝滞,血行不畅为瘀,终至气滞痰凝毒瘀互结,脉络受损,形成癌病。七情失调,五脏功能亏损,亦易招致六淫外邪入侵,加重病情。

3.饮食劳伤,正虚邪留 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腻之品,或恣饮酒浆,积湿生热;脾胃失于健运,水谷反为痰湿,凝聚成痰,影响气血运行,瘀毒留积成癌。由于饮食失调,损伤脾胃,进而产生痰浊、气滞、血瘀等病理性改变,形成了引发癌病的基础。此外,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饮食过热,长期刺激,亦可促使癌病发生。饮食不节,饥饱失常,亦易损伤脾胃,健运失司,气血生化乏源而正气虚衰。

本病的发生尚与劳伤过度、正气耗伤有关。劳伤太过,导致气血失调,阴阳失衡,终至气滞血瘀,津枯痰结,形成癌病。

4.先天不足,禀赋异常 癌病的发生,与先天不足、禀赋异常有很大关系。多因先天脏腑不足,气血失调,外邪、情志、饮食、劳倦等致病因素易于损伤人体,导致气血失调,毒瘀互结而为癌。

总之,癌病的发病与正气虚弱、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一般而言,初期以邪实为主,痰湿、气滞、血瘀、郁热,与毒互结;中期则正虚邪实并见;晚期以正衰为主,但毒瘀仍留。

附:方剂索引

一画

一贯煎:沙参 麦冬 当归 生地黄 枸杞子 川楝子

二画

二至丸:旱莲草 女贞子

二陈汤:半夏 陈皮 茯苓 炙甘草

二阴煎:生地黄 麦冬 枣仁 生甘草 玄参 茯苓 黄连 木通 灯心 竹叶

十灰散:大蓟 小蓟 侧柏叶 荷叶 茜草根 栀子 茅根 大黄 丹皮 棕榈皮

十枣汤:大戟 芫花 甘遂 大枣

丁香散:丁香 柿蒂 良姜 炙甘草

七味都气丸:地黄 山茱萸 山药 茯苓 丹皮 泽泻 五味子

七福饮:熟地黄 当归 人参 白术 炙甘草 远志 杏仁

人参养荣汤:人参 甘草 当归 白芍 熟地黄 肉桂 大枣 黄芪 白术 茯苓 五味子 远志橘皮 生姜

八正散:木通 车前子 扁蓄 瞿麦 滑石 甘草梢 大黄 栀子 灯心草

八珍汤: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当归 白芍药 川芎 熟地黄 生姜 大枣

三画

三子养亲汤:苏子 白芥子 莱菔子

三仁汤:杏仁 白蔻仁 薏苡仁 厚朴 半夏 通草 滑石 竹叶

三妙丸:黄柏 苍术 川牛膝

三拗汤:麻黄 杏仁 甘草 生姜

大补元煎:人参 炒山药 熟地黄 杜仲 枸杞子 当归 山茱萸 炙甘草

大青龙汤: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石膏 生姜 大枣

大定风珠:白芍药 阿胶 生龟板 生地黄 火麻仁 五味子 生牡蛎 麦冬 炙甘草 鸡子黄生鳖甲

大承气汤: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

大秦艽汤:秦艽 当归 甘草 羌活 防风 白芷 熟地黄 茯苓 石膏 川芎 白芍药 独活 黄芩 生地黄 白术 细辛

大柴胡汤:柴胡 黄芩 半夏 枳实 白芍药 大黄 生姜 大枣

大建中汤:川椒 干姜 人参 饴糖

川芎茶调散:川芎 荆芥 薄荷 羌活 细辛(或香附)白芷 甘草 防风

己椒苈黄丸:防己 椒目 葶苈子 大黄

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 生姜 茯苓

小半夏汤:半夏 生姜

小青龙加石膏汤:麻黄 桂枝 芍药 甘草 干姜 细辛 半夏 五味子 石膏

小青龙汤:麻黄 桂枝 芍药 甘草 干姜 细辛 半夏 五味子

小建中汤:桂枝 白芍 甘草 生姜 大枣 饴糖

小承气汤:大黄 厚朴 枳实

小柴胡汤:柴胡 黄芩 半夏 人参 甘草 生姜 大枣

小蓟饮子:生地黄 小蓟 滑石 通草 炒蒲黄 淡竹叶 藕节 当归 栀子 甘草

千金苇茎汤:苇茎 薏苡仁 冬瓜仁 桃仁

四画

开噤散:人参 黄连 石菖蒲 丹参 石莲子 茯苓 陈皮 冬瓜子 陈米 荷叶蒂

天王补心丹:人参 玄参 丹参 茯苓 五味子 远志 桔梗 当归身 天冬 麦冬 柏子仁 酸枣仁 生地黄 辰砂

天麻钩藤饮:天麻 钩藤 生石决明 川牛膝 桑寄生 杜仲 栀子 黄芩 益母草 朱茯神 夜交藤

无比山药丸:山药 肉苁蓉 熟地黄 山茱萸 茯神 菟丝子 五味子 赤石脂 巴戟天 泽泻杜仲 牛膝

止嗽散:荆芥 桔梗 甘草 白前 陈皮 百部 紫菀

中满分消丸:厚朴 枳实 黄连 黄芩 知母 半夏 陈皮 茯苓 猪苓 泽泻 砂仁 干姜 姜黄人参 白术 炙甘草

五子衍宗丸:枸杞子 菟丝子 五味子 覆盆子 车前子

五仁丸:桃仁 杏仁 柏子仁 松子仁 郁李仁 橘皮

五汁安中饮:韭汁 牛乳 生姜汁 梨汁 藕汁

五皮饮:桑白皮 橘皮 生姜皮 大腹皮 茯苓皮

五苓散:桂枝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五味消毒饮:金银花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

五磨饮子:乌药 沉香 槟榔 枳实 木香

六一散:滑石 甘草

六君子汤:人参 炙甘草 茯苓 白术 陈皮 制半夏

六味地黄丸:熟地黄 山药 茯苓 丹皮 泽泻 山茱萸

六磨汤:沉香 木香 槟榔 乌药 枳实 大黄

化肝煎:青皮 陈皮 芍药 丹皮 栀子 泽泻 贝母

化积丸:三棱 莪术 阿魏 海浮石 香附 雄黄 槟榔 苏木 瓦楞子 五灵脂

月华丸:沙参 麦冬 天冬 生地黄 熟地黄 阿胶 山药 茯苓 桑叶 菊花 獭肝 百部 三七川贝母

丹参饮:丹参 檀香 砂仁

丹栀逍遥散:当归 白芍药 白术 柴胡 茯苓 甘草 煨姜 薄荷 丹皮 栀子

乌头汤:川乌 麻黄 芍药 黄芪 甘草

乌头赤石脂丸:蜀椒 乌头 炮附子 干姜 赤石脂

乌头桂枝汤:川乌 桂枝 生白芍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蜂蜜

乌梅丸:乌梅 黄连 黄柏 人参 当归 附子 桂枝 蜀椒 干姜 细辛

少腹逐瘀汤:小茴香 干姜 延胡索 没药 当归 川芎 肉桂 赤芍药 蒲黄 五灵脂

水陆二仙丹:金樱子 芡实

孔圣枕中丹:龟甲 远志 龙骨 石菖蒲

双合汤:桃仁 红花 生地黄 芍药 当归 川芎 半夏 茯苓 陈皮 甘草 白芥子 鲜竹沥 生姜汁

五画

玉女煎:石膏 熟地黄 麦冬 知母 牛膝

玉枢丹:山慈菇 续随子 大戟 麝香 腰黄 朱砂 五倍子

玉屏风散:黄芪 白术 防风

正气天香散:乌药 香附 干姜 紫苏 陈皮

石韦散:石韦 冬葵子 瞿麦 滑石 车前子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 泽泻 木通 车前子 当归 柴胡 生地黄(近代方有黄芩 栀子)

平喘固本汤:党参 五味子 冬虫夏草 胡桃肉 沉香 灵磁石 脐带 苏子 款冬花 半夏 橘红

甘草干姜汤:甘草 干姜

左归丸:熟地黄 山药 山茱萸 菟丝子 枸杞子 川牛膝 鹿角胶 龟板胶

左归饮:熟地 山萸肉 枸杞子 山药 茯苓 甘草

左金丸:黄连 吴茱萸

右归丸:熟地黄 山药 山茱萸 枸杞子 杜仲 菟丝子 附子 肉桂 当归 鹿角胶

平胃散:苍术 厚朴 橘皮 甘草 生姜 大枣

甘麦大枣汤:甘草 浮小麦 大枣

甘姜苓术汤:甘草 干姜 茯苓 白术

甘遂半夏汤:甘遂 半夏 芍药 甘草

四妙丸:苍术 黄柏 牛膝 薏苡仁

四味回阳饮:人参 制附子 炮姜 炙甘草

四物汤:当归 白芍药 川芎 熟地黄

四神丸:补骨脂 肉豆蔻 吴茱萸 五味子 生姜 大枣

四海舒郁丸:海蛤粉 海带 海藻 海螵蛸 昆布 陈皮 青木香

生脉散:人参 麦冬 五味子

生铁落饮:天冬 麦冬 贝母 胆星 橘红 远志 石菖蒲 连翘 茯苓 茯神 玄参 钩藤 丹参辰砂 生铁落

失笑散:五灵脂 蒲黄

代抵挡丸:大黄 当归尾 生地 穿山甲 芒硝 桃仁 肉桂

仙方活命饮:白芷 贝母 防风 赤芍药 当归尾 甘草 皂角 穿山甲 天花粉 乳香 没药 金银花 陈皮

白头翁汤:白头翁 秦皮 黄连 黄柏

白金丸:明矾 郁金

白虎加人参汤:知母 石膏 甘草 粳米 人参

白虎加桂枝汤:知母 石膏 甘草 粳米 桂枝

白虎汤:知母 石膏 甘草 粳米

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 白术 天麻 陈皮 茯苓 甘草 生姜 大枣

半夏厚朴汤:半夏 厚朴 紫苏 茯苓 生姜

归脾汤:党参 黄芪 白术 茯神 酸枣仁 龙眼 木香 炙甘草 当归 远志 生姜 大枣

加味二妙散:黄柏 苍术 当归 牛膝 防己 萆薢 龟板

加味不换金正气散:厚朴 苍术 陈皮 甘草 藿香 佩兰 草果 半夏 槟榔 石菖蒲 荷叶

加味四君子汤:人参 茯苓 白术 炙甘草 黄芪 白扁豆

加味四物汤:白芍 当归 生地 川芎 蔓荆子 菊花 黄芩 甘草

加味桔梗汤:桔梗 甘草 贝母 橘红 金银花 薏苡仁 葶苈子 白及

加味清胃散:生地 丹皮 当归 黄连 连翘 水牛角 升麻 生甘草

加减泻白散:桑白皮 地骨皮 生甘草 粳米 知母 黄芩 桔梗 青皮 陈皮

加减葳蕤汤:玉竹 葱白 桔梗 白薇 豆豉 薄荷 炙甘草 大枣

瓜蒌桂枝汤:瓜蒌根 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 薤白 白酒 半夏

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 薤白 白酒

六画

百合固金汤:生地黄 熟地黄 麦冬 贝母 百合 当归 炒芍药 甘草 玄参 桔梗

地黄饮子:生地黄 巴戟天 山萸肉 石斛 肉苁蓉 五味子 肉桂 茯苓 麦冬 炮附子 石菖蒲 远志 生姜 大枣 薄荷

地榆散:地榆 茜草 黄芩 黄连 栀子 茯苓

耳聋左慈丸:熟地黄 山药 茯苓 丹皮 泽泻 山茱萸 磁石 石菖蒲 五味子

芎芷石膏汤:川芎 白芷 石膏 菊花 藁本 羌活

芍药汤:黄芩 芍药 炙甘草 黄连 大黄 槟榔 当归 木香 肉桂

芍药甘草汤:白芍药 炙甘草

至宝丹:朱砂 麝香 安息香 金银箔 水牛角 牛黄 琥珀 雄黄 玳瑁 龙脑

交泰丸:黄连 肉桂

安宫牛黄丸:牛黄 郁金 水牛角 黄连 朱砂 冰片 珍珠 栀子 雄黄 黄芩 麝香 金箔衣

安神定志丸:茯苓 茯神 远志 人参 石菖蒲 龙齿

当归六黄汤:当归 生地黄 熟地黄 黄连 黄芩 黄柏 黄芪

当归龙荟丸:当归 龙胆草 栀子 黄连 黄芩 黄柏 大黄 青黛 芦荟 木香 麝香

朱砂安神丸:朱砂 黄连 炙甘草 生地黄 当归

竹叶石膏汤:竹叶 石膏 麦冬 人参 半夏 粳米 炙甘草

血府逐瘀汤:当归 生地黄 桃仁 红花 枳壳 赤芍药 柴胡 甘草 桔梗 川芎 牛膝

导赤散:生地黄 木通 竹叶 甘草

导痰汤:半夏 陈皮 枳实 茯苓 甘草 制南星

异功散:人参 炙甘草 茯苓 白术 陈皮

如金解毒散:桔梗 甘草 黄芩 黄柏 栀子 黄连

防己黄芪汤:防己 白术 黄芪 甘草 生姜 大枣

防风汤:防风 当归 赤茯苓 杏仁 黄芩 秦艽 葛根 麻黄 肉桂 生姜 甘草 大枣

七画

麦门冬汤:麦冬 人参 半夏 甘草 粳米 大枣

苏子降气汤:苏子 橘皮 半夏 当归 前胡 厚朴 肉桂 甘草 生姜

苏合香丸:白术 青木香 水牛角 香附 朱砂 诃子 檀香 安息香 沉香 麝香 丁香 荜拔苏合香油 熏陆香 冰片

杞菊地黄丸:枸杞子 菊花 熟地黄 山茱萸 山药 泽泻 丹皮 茯苓

杏苏散:杏仁 紫苏叶 橘皮 半夏 生姜 枳壳 桔梗 前胡 茯苓 甘草 大枣

妙香散:山药 茯苓 茯神 远志 黄芪 人参 桔梗 甘草 木香 辰砂 麝香

连朴饮:制厚朴 黄连 石菖蒲 制半夏 香豉 焦山栀 芦根

连理汤:人参 白术 干姜 炙甘草 黄连 茯苓

吴茱萸汤:吴茱萸 人参 生姜 大枣

还少丹:熟地 枸杞子 山萸肉 肉苁蓉 巴戟天 小茴香 杜仲 怀牛膝 楮实子 茯苓 山药大枣 石菖蒲 远志 五味子 人参

羌活胜湿汤:羌活 独活 川芎 蔓荆子 甘草 防风 藁本

沉香散:沉香 石韦 滑石 当归 橘皮 白芍 冬葵子 甘草 王不留行

沙参麦冬汤:沙参 麦冬 玉竹 桑叶 甘草 天花粉 生扁豆

良附丸:高良姜 香附

启膈散:丹参 沙参 贝母 茯苓 郁金 荷叶蒂 砂仁壳 杵头糠

补天大造丸:人参 白术 当归 黄芪 枣仁 远志 芍药 山药 茯苓 枸杞子 熟地 紫河车龟板 鹿角

补中益气汤:人参 黄芪 白术 甘草 当归 陈皮 升麻 柴胡

补气运脾汤:人参 黄芪 白术 茯苓 甘草 砂仁 陈皮 半夏 生姜 大枣

补血荣筋丸:肉苁蓉 牛膝 天麻 木瓜 鹿茸 熟地黄 菟丝子 五味子

补阳还五汤:当归尾 川芎 黄芪 桃仁 地龙 赤芍 红花

补肝汤:当归 白芍 川芎 熟地 酸枣仁 木瓜 炙甘草

补肺汤:人参 黄芪 熟地 五味子 紫菀 桑白皮

何人饮:何首乌 人参 当归 陈皮 生姜

身痛逐瘀汤:秦艽 川芎 桃仁 红花 甘草 羌活 没药 香附 五灵脂 牛膝 地龙 当归

龟鹿二仙膏:鹿角 龟板 人参 枸杞子

附子理中丸:炮附子 人参 白术 炮姜 炙甘草

八画

青娥丸:补骨脂 杜仲 胡桃肉 大蒜头

苓甘五味姜辛汤:茯苓 甘草 五味子 干姜 细辛

苓桂术甘汤:茯苓 桂枝 白术 甘草

虎潜丸:龟板 黄柏 知母 熟地黄 白芍药 锁阳 陈皮 狗骨 干姜

明目地黄丸:熟地黄 山茱萸 山药 泽泻 丹皮 茯苓 枸杞子 菊花 白蒺藜 石决明 白芍药 当归

泻心汤:大黄 黄芩 黄连

泻白散:桑白皮 地骨皮 生甘草 粳米

定痫丸:天麻 川贝 胆南星 姜半夏

定喘汤:白果 麻黄 桑白皮 款冬花 半夏 杏仁 苏子 黄芩 甘草

实脾饮:附子 干姜 白术 甘草 厚朴 木香 草果 槟榔 木瓜 生姜 大枣 茯苓

知柏地黄丸:知母 黄柏 熟地黄 山萸肉 山药 茯苓 丹皮 泽泻

金铃子散:金铃子 延胡索

金匮肾气丸:桂枝 附子 熟地黄 山萸肉 山药 茯苓 丹皮 泽泻

金锁固精丸:沙苑蒺藜 芡实 莲须 龙骨 牡蛎 莲肉

炙甘草汤:炙甘草 人参 桂枝 生姜 阿胶 生地黄 麦冬 火麻仁 大枣

驻车丸:黄连 阿胶 当归 干姜

参附汤:人参 熟附子 姜 枣

参苏饮:人参 苏叶 葛根 前胡 法半夏 茯苓 橘红 甘草 桔梗 枳壳 木通 陈皮 姜 枣

参苓白术散:人参 茯苓 白术 桔梗 山药 甘草 白扁豆 莲子肉 砂仁 薏苡仁

参蛤散:人参 蛤蚧

九画

春泽汤:白术 桂枝 猪苓 泽泻 茯苓 人参

枳实导滞丸:大黄 枳实 黄芩 黄连 神曲 栀子 丹皮

栀子清肝汤:当归 芍药 柴胡 茯苓 甘草 丹皮 栀子 川芎 牛蒡子

荆防败毒散:荆芥 防风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茯苓 桔梗 甘草

茵陈五苓散:茵陈蒿 桂枝 茯苓 白术 泽泻 猪苓

茵陈术附汤:茵陈蒿 白术 附子 干姜 肉桂 炙甘草

茵陈蒿汤:茵陈蒿 栀子 大黄

茜根散:茜草根 黄芩 阿胶 侧柏叶 生地黄 甘草

柏叶汤:侧柏叶 干姜 艾叶 马通汁

胃苓汤: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生姜 大枣 桂枝 白术 泽泻 茯苓 猪苓

济川煎:当归 牛膝 肉苁蓉 泽泻 升麻 枳壳

济生肾气丸:地黄 山药 山茱萸 丹皮 茯苓 泽泻 炮附子 桂枝 牛膝 车前子

养心汤:黄芪 茯苓 茯神 当归 川芎 炙甘草 半夏曲 柏子仁 远志 五味子 人参 肉桂酸枣仁

宣痹汤:防己 杏仁 连翘 滑石 薏苡仁 半夏 蚕砂 赤小豆皮 栀子

神术散:苍术 陈皮 厚朴 甘草 藿香 砂仁

神犀丹:水牛角 石菖蒲 黄芩 生地黄 银花 金汁 连翘 板蓝根 豆豉 玄参 紫草 天花粉

香砂六君子:木香 砂仁 陈皮 半夏 党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顺气导痰汤:半夏 陈皮 茯苓 甘草 生姜 胆星 枳实 木香 香附

保元汤:人参 黄芪 肉桂 甘草 生姜

保和丸:神曲 山楂 茯苓 半夏 陈皮 连翘 莱菔子

保真汤:人参 黄芪 白术 白茯苓 大枣 天冬 麦冬 生地 熟地 五味子 当归 赤芍药 白芍药 莲须 地骨皮 柴胡 陈皮 生姜 黄柏 知母 甘草 厚朴

独参汤:人参

独活寄生汤:独活 桑寄生 秦艽 防风 细辛 当归 芍药 川芎 干地黄 杜仲 牛膝 人参茯苓 甘草 桂心

十画

秦艽鳖甲散:地骨皮 柴胡 秦艽 知母 当归 鳖甲 青蒿 乌梅

真人养脏汤:诃子 罂粟壳 肉豆蔻 白术 人参 木香 官桂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真武汤:炮附子 白术 茯苓 芍药 生姜

桂枝汤:桂枝 芍药 生姜 炙甘草 大枣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 炙甘草 龙骨 牡蛎

桂枝加附子汤:桂枝 芍药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附子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 芍药 炙甘草 麻黄 白术 知母 防风 炮附子 生姜

桃花汤:赤石脂 干姜 粳米

桃仁红花煎:丹参 赤芍 桃仁 红花 制香附 延胡索 青皮 当归 川芎 生地

桃红四物汤:桃仁 红花 当归 赤芍 熟地 川芎

桔梗杏仁煎:桔梗 杏仁 甘草 银花 贝母 枳壳 红藤 连翘 夏枯草 百合 麦冬 阿胶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 桂枝 干姜 黄芩 瓜蒌根 牡蛎 炙甘草

柴胡疏肝散:柴胡 枳壳 芍药 甘草 香附 川芎

柴胡截疟饮: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 半夏 常山 乌梅 槟榔 桃仁 生姜 大枣

柴枳半夏汤:柴胡 黄芩 半夏 枳壳 桔梗 杏仁 瓜蒌仁 青皮 甘草

脏连丸:黄连 黄芩 赤芍 当归 阿胶珠 荆芥穗 炒槐花 地榆 槐角 地黄 猪大肠

海藻玉壶汤:海藻 昆布 海带 半夏 陈皮 青皮 连翘 贝母 当归 川芎 独活 甘草

凉膈散:川大黄 朴硝 甘草 栀子仁 薄荷 黄芩 连翘

涤痰汤:制半夏 制南星 陈皮 枳实 茯苓 人参 石菖蒲 竹茹 甘草 生姜

消渴方:黄连末 天花粉末 生地汁 藕汁 人乳汁 姜汁 蜂蜜

益气聪明汤:黄芪 人参 葛根 蔓荆子 白芍 黄柏 升麻 炙甘草

益胃汤:沙参 麦冬 生地黄 玉竹 冰糖

调营饮:莪术 川芎 当归 延胡索 赤芍药 瞿麦 大黄 槟榔 陈皮 大腹皮 葶苈 赤茯苓桑白皮 细辛 官桂 白芷 炙甘草 姜 枣

射干麻黄汤:射干 麻黄 细辛 紫菀 款冬花 半夏 五味子 生姜 大枣

逍遥散:柴胡 白术 白芍药 当归 茯苓 炙甘草 薄荷 煨姜

通幽汤:生地 熟地 当归 桃仁 红花 甘草 升麻

通窍活血汤:赤芍药 川芎 桃仁 红花 麝香 老葱 鲜姜 大枣 酒

通瘀煎:当归尾 山楂 香附 红花 乌药 青皮 木香 泽泻

桑白皮汤:桑白皮 半夏 苏子 杏仁 贝母 黄芩 黄连 栀子

桑杏汤:桑叶 杏仁 沙参 浙贝母 豆豉 栀子 梨皮

桑菊饮:桑叶 菊花 连翘 薄荷 桔梗 杏仁 芦根 甘草

十一画

理中丸:人参 白术 干姜 炙甘草

黄土汤:灶心黄土 甘草 干地黄 白术 炮附子 阿胶 黄芩

黄连阿胶汤:黄连 阿胶 黄芩 鸡子黄 芍药

黄连清心饮:黄连 生地黄 当归 甘草 酸枣仁 茯神 远志 人参 莲子肉

黄连温胆汤:半夏 陈皮 茯苓 甘草 枳实 竹茹 黄连 大枣

黄连解毒汤: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黄芪汤:黄芪 陈皮 火麻仁 白蜜

黄芪建中汤:黄芪 白芍 桂枝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饴糖

控涎丹:甘遂 大戟 白芥子

麻子仁丸:麻子仁 芍药 炙枳实 大黄 炙厚朴 杏仁

麻杏石甘汤:麻黄 杏仁 石膏 炙甘草

麻黄汤:麻黄 桂枝 杏仁 炙甘草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 杏仁 生梓白皮 连翘 赤小豆 甘草 生姜 大枣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 附子 细辛

鹿茸补涩丸:人参 黄芪 菟丝子 桑螵蛸 莲肉 茯苓 肉桂 山药 附子 鹿茸 桑白皮 龙骨补骨脂 五味子

旋覆代赭汤:旋覆花 代赭石 人参 半夏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羚羊角汤:羚羊角 龟板 生地 丹皮 白芍 柴胡 薄荷 蝉衣 菊花 夏枯草 石决明

羚角钩藤汤:羚羊角 桑叶 川贝 鲜生地 钩藤 菊花 白芍药 生甘草 鲜竹茹 茯神

清金化痰汤:黄芩 栀子 桔梗 麦冬 桑白皮 贝母 知母 瓜蒌仁 橘红 茯苓 甘草

清肺饮:茯苓 黄芩 桑白皮 麦冬 车前子 栀子 木通

清骨散:银柴胡 胡黄连 秦艽 鳖甲 地骨皮 青蒿 知母 甘草

清营汤:水牛角 生地黄 元参 竹叶心 麦冬 丹参 黄连 银花 连翘

清瘴汤:青蒿 柴胡 茯苓 知母 陈皮 半夏 黄芩 黄连 枳实 常山 竹茹 益元散(益元散:滑石 甘草 朱砂)

清燥救肺汤:桑叶 石膏 杏仁 甘草 麦冬 人参 阿胶 炒胡麻仁 炙枇杷叶

银翘散:金银花 连翘 豆豉 牛蒡子 薄荷 桔梗 荆芥穗 甘草 竹叶 鲜芦根

十二画

葛根汤:葛根 麻黄 桂枝 生姜 甘草 芍药 大枣

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 黄芩 黄连 炙甘草

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子 大枣

葱白七味饮:葱白 葛根 豆豉 生姜 麦冬 地

黄 劳水

越婢加术汤:麻黄 石膏 甘草 大枣 白术 生姜

越婢加半夏汤:麻黄 石膏 生姜 大枣 甘草 半夏

越鞠丸:川芎 苍术 香附 炒栀子 神曲

紫雪丹:滑石 石膏 寒水石 磁石 羚羊角 青木香 水牛角 沉香 丁香 升麻 玄参 甘草朴硝 朱砂 麝香 黄金 硝石

黑锡丹:黑锡 硫黄 川楝子 葫芦巴 木香 炮附子 肉豆蔻 阳起石 沉香 茴香 肉桂 补骨脂

痛泻要方:白术 白芍 防风 炒陈皮

温胆汤:半夏 橘皮 甘草 枳实 竹茹 生姜 茯苓

温脾汤:附子 人参 大黄 甘草 干姜

滋水清肝饮:生地黄 山茱萸 茯苓 当归身 山药 丹皮 泽泻 白芍 柴胡 栀子 酸枣仁

滋肾通关丸:知母 黄柏 肉桂

程氏萆薢分清饮:萆薢 车前子 茯苓 莲子心 菖蒲 黄柏 丹参 白术

犀角地黄汤:水牛角 生地黄 丹皮 芍药

犀角散:水牛角 黄连 升麻 栀子 茵陈

疏凿饮子:商陆 泽泻 赤小豆 椒目 木通 茯苓皮 大腹皮 槟榔 生姜 羌活 秦艽

《尊生》润肠丸:当归 生地 麻仁 桃仁 枳壳

十三画

槐角丸:槐角 防风 地榆 当归 黄芩 枳壳

新加香薷饮:香薷 鲜扁豆花 厚朴 金银花 连翘

解语丹:白附子 石菖蒲 远志 天麻 全蝎 羌活 南星 木香 甘草

搐鼻散:细辛 皂角 半夏

十四画

截疟七宝饮:常山 草果 厚朴 槟榔 青皮 陈皮 炙甘草

膏淋汤:山药 芡实 龙骨 牡蛎 生地黄 党参 白芍

膈下逐瘀汤:五灵脂 当归 川芎 桃仁 丹皮 赤芍药 乌药 延胡索 甘草 香附 红花 枳壳

十五画以上

增液汤:玄参 麦冬 生地

增液承气汤:大黄 芒硝 玄参 麦冬 生地黄

薏苡仁汤:薏苡仁 川芎 当归 麻黄 桂枝 羌活 独活 防风 川乌 苍术 甘草 生姜

藻药散:海藻 黄药子

黛蛤散:青黛 海蛤壳

藿香正气散:藿香 紫苏 白芷 桔梗 白术 厚朴 半夏曲 大腹皮 茯苓 橘皮 甘草 大枣

礞石滚痰丸:青礞石 沉香 大黄 黄芩 朴硝

鳖甲煎丸:鳖甲 乌扇 黄芩 柴胡 鼠妇 干姜 大黄 芍药 桂枝 葶苈子 石韦 厚朴 丹皮瞿麦 紫葳 半夏 人参虫 阿胶 蜂房 赤硝 蜣螂 桃仁

镇肝熄风汤:怀牛膝 龙骨 生白芍 天冬 麦芽 代赭石 牡蛎 玄参 川楝子 茵陈蒿 甘草龟板

癫狂梦醒汤:桃仁 柴胡 香附 木通 赤芍 半夏 大腹皮 青皮 陈皮 桑白皮 苏子 甘草

蠲痹汤:当归 羌活 姜黄 黄芪 白芍 防风 生姜 甘草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