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病之舌象特点最为简单,就是舌苔黄。
文献阐释:
1、阳明居里,舌苔正黄,多主里实。黄白相兼,邪犹在经。
注释:给出阳明病舌象根本特征,就是舌苔黄,如果黄色夹有白色,那么就是病位在经,不在腑。
2、微黄而薄,邪浅中虚。黄而糙涩,邪已入腑。浅黄薄腻,胃热尚微。深黄厚腻,胃热大盛。老黄焦黄,或夹灰黑,或起芒刺,胃热已极。
注释:词条根据黄色的厚薄及变化,给出病邪的轻重。
舌苔黄是根本,那么舌苔的厚薄是判断病位深浅及病邪轻重的的一个要素。薄代表病邪轻,病位浅;厚代表胃热盛。
粗糙而滞涩,代表邪气入腑腑,可以用承气汤了。
浅黄——深黄——老黄焦黄——灰黑——芒刺,代表阳明胃热的程度越来越厉害了。
3、黄滑痰火,黄腻湿热。黄而垢腻,湿热食滞。黄起黑点,温毒夹秽。
注释:滑——痰;腻——湿;垢腻——湿热;黑点——毒邪。基本知识。
4、苔黄而滑者,为热未结,不可便攻。黄而燥者,为热已盛,峻下无疑。
承气汤是伤寒论治疗阳明病的重要复方,如何用:这里给出建议,就是看到干燥,主要干燥就是热盛,可以攻下。临床上,可以灵活应用,有时候不干也可攻下了。
另外舌苔黄而滑,多是大便头干而后粘,所以攻下并不太合适。
临床实践中,完全的舌苔黄、干、燥的舌象并不多见,所以很多学院派学生毕业多年,都不敢用承气汤等处方。
其实临床实践中,看到黄色舌苔即考虑阳明病,不管黄白苔,还是黄腻苔,均为兼有阳明热。尤其婴幼儿的发热感冒,看到舌苔黄则想到可能兼有阳明病,可以常用承气汤、白虎汤等经典复方。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2969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