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出现下肢疼痛、麻木的症状后首先会想到有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然而做了一些检查和治疗,却没有明显的缓解,这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梨状肌综合征造成的。
梨状肌综合征卡压神经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神经引起的症状很相似,都是臀部的疼痛以及大腿后外侧、小腿后外侧有放射性疼痛、麻木、酸胀感。因为梨状肌综合征是最容易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混淆的一种疾病,所以这次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下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一、疼痛性质与范围不同
梨状肌卡压坐骨神经,疼痛位置较深,患侧臀部压痛明显,尤以梨状肌部位为甚,严重时臀部呈现“刀割样”或“灼烧样”的疼痛,触诊可触及局部弥漫性钝厚或梨状肌束局部变硬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相应节段腰部酸胀、疼痛、麻木,而对于下肢的疼痛则不同椎间盘病变节段疼痛部位不一样,例如腰4-5椎间盘突出是小腿外侧痛,腰5-骶1椎间盘突出是小腿后侧痛。
二、病变部位及压痛点不同
梨状肌综合征是由于梨状肌受到损伤,发生充血、水肿、粘连和挛缩时,挤压到了其间穿出的神经干,属于坐骨神经干性压迫,其一般有明确的压痛点,位于臀部梨状肌位置;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突出的髓核压迫了组成坐骨神经的神经根,相比较梨状肌综合征,其卡压的位置更高,属于神经根性压迫,压痛点多位于腰部正中线旁3cm左右,位置较深。
三、检查侧重点不同
梨状肌综合征行直腿抬高试验时在60°以内会越来越痛,超过60°反而会缓解,此外也可以做梨状肌紧张试验来协助诊断,一般不需做额外影像学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直腿抬高试验时抬腿幅度越大则疼痛越剧烈,不仅需要详细的问诊查体,还需要行腰椎间盘CT、磁共振等检查来协助诊断。
四、治疗方式不同
梨状肌综合征发生以后,主要行推拿、理疗、针灸等治疗,手法推拿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主要以理疗按摩、针灸、中药及西药口服治疗为主,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行手术治疗。
梨状肌综合征和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容易混淆,在症状不典型或同时致病时,诊断更为复杂和困难。诊断明确,对症治疗,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因此有相关症状的患者还需就诊专业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6103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