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说每个人体质不同,那什么是体质呢?
体质是人体在先天禀赋与后天调养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理特性,决定了人对环境、疾病的易感性及发病后的表现。《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明确将人体体质分为九类,不同体质的养生要点也各有不同,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平和质:体质之本,养护以“稳”
核心表现:身体匀称、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睡眠良好、二便正常,对外界环境适应力强,无明显偏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养生要点
饮食上合理搭配,营养均衡;规律作息,适度锻炼;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狂喜、大怒、大悲等极端情绪,维持脏腑功能协调。
二、气虚质:气不足,养以“补”
核心表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易出汗、头晕心悸、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缓,易感冒、不耐劳累。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养生要点
饮食上以益气健脾食物为主,忌生冷、油腻、辛辣食物;避免劳累过度,保证充足睡眠,少熬夜;选择温和运动,如散步、瑜伽、八段锦,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过度思虑、焦虑,可通过听舒缓音乐、冥想等放松,减少气机耗损。
三、阳虚质:阳不足,养以“温”
核心表现:畏寒怕冷、手脚冰凉、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喜热饮热食、腰膝冷痛、大便溏薄、夜尿多,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不耐寒邪、易腹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养生要点
饮食上多吃温阳散寒食物,忌生冷寒凉(如冰淇淋、西瓜、螃蟹、冷饮);注意保暖,尤其是腰腹、手脚、背部,避免露脐装、短裙;少吹空调,睡前可用温水泡脚(加生姜、艾叶);保证充足睡眠,冬令可早睡晚起,养藏阳气;选择温热性运动,如快走、慢跑、跳绳、艾灸,避免在寒冷、潮湿环境中锻炼;八段锦中的“两手攀足固肾腰”可温补肾阳;情绪上避免抑郁、消沉,保持乐观心态,阳气不足者易情绪低落,可通过社交、兴趣爱好调节。
四、阴虚质:阴不足,养以“润”
核心表现:口干咽燥、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不耐燥热、易上火。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养生要点
饮食以滋阴润燥为主,多吃银耳、百合、梨、蜂蜜、枸杞、麦冬、鸭肉、绿豆等,忌辛辣、油炸、温热食物(如辣椒、羊肉、烈酒);避免熬夜(23点后为养阴关键期),保证睡眠;选择舒缓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大汗耗阴);锻炼时间以清晨、傍晚为宜,避免正午高温;情绪上避免急躁、易怒,阴虚者易“上火”扰神,可通过冥想、听轻音乐、养花种草等静心养神。
五、痰湿质:湿为重,养以“化”
核心表现:身体肥胖(腹部肥满)、胸闷腹胀、痰多黏稠、肢体沉重、困倦乏力、大便溏黏、舌苔白腻,脉滑,易患肥胖症、高血脂、糖尿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养生要点
饮食以健脾祛湿为主,多吃薏米、红豆、冬瓜、山药、白萝卜、生姜、陈皮等,忌肥甘厚味、生冷、甜腻食物,少饮酒;避免久居潮湿环境,保持室内通风干燥;避免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保证充足睡眠,忌熬夜伤脾;适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羽毛球、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可祛湿),通过出汗排出湿气;保持心情舒畅,痰湿质者易情绪沉闷,可通过旅游、聊天、培养兴趣爱好疏解。
六、湿热质:湿与热结,养以“清”
核心表现:面色油光、口苦口臭、心烦易怒、胸闷腹胀、大便黏腻不爽、小便短黄、皮肤易长痤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易患皮肤病、胆囊炎、尿道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养生要点
饮食上以清热利湿为主,多吃绿豆、赤小豆、冬瓜、苦瓜、薏苡仁、芹菜等,忌辛辣、油腻、甜腻、温热食物;要保持室内通风干燥,避免闷热潮湿;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注意皮肤清洁,避免油脂堆积;选择强度适中的运动,如快走、慢跑、健身操等,通过出汗清热利湿;避免急躁、焦虑,湿热质者易“上火”,可通过听舒缓音乐、冥想、深呼吸等调节情绪。
七、血瘀质:血不畅,养以“通”
核心表现:面色暗沉、唇舌紫暗、皮肤粗糙(易长斑)、肢体麻木、女性痛经(血块多、色暗)、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易患心脑血管疾病、痛经、子宫肌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养生要点
饮食上以活血化瘀为主,可以多吃山楂、桃仁、红花、玫瑰花、丹参、黑木耳、洋葱等,忌生冷、油腻食物,少量饮酒;避免久坐久卧,适度活动促进气血运行;注意保暖,避免寒邪凝滞血脉(如腰腹、四肢保暖);选择促进气血循环的运动,如快走、慢跑、太极拳、八段锦,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心情舒畅,血瘀质多与气滞相关,避免抑郁、易怒,可通过倾诉、旅游、听欢快音乐等疏解气机。
八、气郁质:气不畅,养以“疏”
核心表现:情志抑郁、胸闷叹气、急躁易怒、失眠多梦、食欲不振、腹胀嗳气、女性乳房胀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易患抑郁症、焦虑症、乳腺增生。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6097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