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广用——麻黄剂(四)
祛湿消肿祛黄
2024.8.28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262条)
方组:共八味药,分三组:
第一组:麻黄10—15配杏仁10—15,宣散利肺清痰。
第二组:消炎解毒,阵痛消肿利尿,连翘15、赤小豆60、生梓白皮。生梓白皮很少见,用桑白皮15代替,也可用茵陈蒿代替。
第三组:健脾和胃消肿,生姜15、大枣12、炙甘草10,时刻保护胃气,健脾胃,任何时候, 胆肾是根本。
第一要鼓舞肾气:常常在用桂枝茯苓丸过程中,刚开始效果好,后来效果差了,因为开始时肾气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开始时肾气充足,所以效果好,支撑着去破血逐瘀,软坚散结,后来肾气逐渐被消耗,越来越弱,所以效果变差,这时用肾四味顶上来,把体内的结节增生肿清除,让体内环境干干净净。
第二是健脾:清除水肿湿热时,脾主湿,属土,脾土克治肾水。体内有湿气时,越婢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都用到麻黄、杏仁,都用到姜草枣。麻黄打开毛孔开宣肺气,杏仁润肺清痰,麻黄、杏仁起伞盖的作用,底下生姜、大枣、炙甘草巩固,健胃,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增强体质,全身的湿气快速排除体外。主湿,脾弱则湿气重,湿重各种湿疹、荨麻疹、水肿就全来了。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适应症:黄疽,水肿,湿疹,荨麻疹,玫瑰疹。
药性:
1.连翘,入少阳经,性凉,去热,消炎,味苦,入血分,清血中之脓。
连翘和柴胡比较:柴胡入气分,生闷气,气出肿瘤、结节、囊肿,用柴胡疏肝解郁,解的是气分。如果有肿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甚至破渍成疮流脓不止,柴胡与连翘一起用,一主气分一主血分,津积臃肿甚至破溃成疮,臃肿疗疮,都用连翘,非常有效,是特种兵,平时不用。据张元素记载,连功能如下:
a.清心经之客热: 心肌炎,心动过速,这时王老师常和苦参搭对,苦参味及苦,苦寒之物,必须用足够的量,才能消除心肌炎。王老师前二到三付药,纯粹用苦参,量大30-50克去用,第三天苦参用10,连翘用上15,连翘下手有分寸,有外张之能,使心脏搏动性变稳定。清心经之客热用连翘,用量不会特别大,15-20即可。
b.去上焦之诸热,尤其躯干部位,尤其是胃以上部位的热相臃肿时用连翘,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中,连翘主皮表,主胸膈之烦热。去胸中烦热的另一味药材是栀子。栀子去上焦烦热,和连翘一样都有退黄的力量。脸黄有黄疸常用栀子豉汤退黄,茵陈蒿汤、栀子檗皮汤里都有栀子。
连翘和栀子的区别: 栀子没有附着物的炎症,虽然烦,有炎症,但没有脓的炎症;清血中之脓,常用丹皮、连翘,丹皮清血中之脓,连翘也是只是不常用而已,这时用栀子就不行了。
小孩感冒发烧,先起一身疹子,后来就水肿发黄,已转化为急性肝炎,同时伴随胆囊炎,眼珠黄,嘴唇黄且肿,嗓子肿,哭都变调了,家长很恐慌,这时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就解决问题,蒲公英都不用加,纯用原方,连翘、赤小豆、桑白皮的量加大一点即可。快速消炎消肿,血中有脓,用栀子就不合适了。这时扁桃体肿大,鼻子眼睛都肿了,血中有脓,用连翘。
c.为疮家之圣药,没完没了的疮,称疮家,老有疮。糖尿病人晚期的糖足溃烂,反复消不掉,最后底部都变硬了,出现硬皮症,用麻杏薏甘汤+连翘+丹皮+桃仁,有点像牛皮癣了,开始适用连翘。
尤其针对裸砺,即多发性结节,这种多发性结节都比较重,比较硬,不易打开,里面有脓,一定考虑使用连翘,刚开始时可以使用金银花酒,贯穿始终用夏枯草,到末期,龙骨、牡蛎、鸡内金等软坚散结。但是结节很硬,用龙骨、牡蛎、鸡内金软坚散结时,还可以用连翘打开,其撑开的力量很强。所以针对暑瘘裸砺都是指有结节,甲状腺、乳腺有结节,破溃成疮,有脓,用连翘。一般有脓,且溃烂时才会使用。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腮腺结节,只要够硬,都可以用连翘。
连翘是消炎解凝利尿药,性凉,能解热,味苦就入血分。清除血中之脓,消除血液之中的炎症,去血管里的炎症,而且解凝利尿,起消炎解毒排湿利尿的作用,所以在全身黄疸时,需用连翘。
d.止呕: 连翘打粉,王老师家祖传止呕秘方: 碰到呕吐时最后一味药。用旋覆花代赭石汤治顽固性打嗝,用生姜泻心汤治反酸嗳气,包括用陈皮生姜茶止呕的,或者大半夏汤,无论用哪张方子止呕,发现力量不强,连翘打粉,不煮,只放到煮好的药汤中即可,每次5克,日三次15克,止呕如神。——三汤药后用放入连翘粉5g/3/天共15g
孕妇不要用,孕妇可以用生姜止呕。
半夏2人参1干姜1,打粉,用生姜汁做成丸,用生姜水送服。
2.桑白皮:
消炎: 天然消炎药,缝合伤口,即可内服,也可外用,防止化脓。煮水可以结合连翘、赤小豆、桃仁、丹皮,活血化瘀,控制鼓脓,连翘、赤小豆、桑白皮三样煮水,一般都是15,可以结合三黄。赤小豆鲤鱼汤——消肿利水。
利二便,散瘀消肿的力量很强。跟大黄通便的区别: 大黄主要通过利肺来利二便。
桑白皮色白,入肺、入大肠经,消除肺里、肠道里的炎性脓肿,用桑白皮缝合伤口皮肤愈合为什么会快?桑白皮入肺,合于皮毛与大肠,所以可以通利二便。
3.赤小豆
利湿,清除湿热。连翘赤小豆桑白皮,配一起,剖腹产消肿很快,术后腹腔里面有积液,用它来消除也很快,再吃点鲤鱼。生完小孩,刚做完手术,有点肿,有点炎症,与其点滴消炎还不如吃点鲤鱼赤小豆汤,还安全。唐代孟宪就有记载,赤小豆配鲤鱼可以治水肿,且上冲心脏。孙思邈的千金方中也有记载。朝廷官封的药王。公主难产,解决后给了当归生姜羊肉汤的变方当归杜仲羊肉汤,因为公主肾气虚漏尿,孟宪给用了鲤鱼赤小豆汤,二人有过这样的合作。
消脓: 赤小豆不仅利湿,还消脓。连翘清血中之脓,嘴唇、鼻子、牙龈、喉咙到处都肿,用连翘结合桑白皮,再加赤小豆,从里边利尿消肿,消炎解毒。
为什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里用到连翘、赤小豆、桑白皮?祛湿药:薏苡仁、白术、茯苓、泽泻、滑石、猪苓,祛湿的药很多,却独用连翘、赤小豆、桑白皮,是因为这时湿热交缠,出现了化脓现象,其他药只能去湿,不能除脓,不能消炎,所以不用。
案例: 刘渡舟带领郝万山,小女孩,皮表浮肿,黄疸,郝万山摸脉浮脉,无汗,湿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适应症:
1.水肿,黄疸性水肿,黄疸性肝炎: 湿热型黄疸,茵陈蒿汤(明黄),茵陈五苓散(暗黄小便不利),栀子檗皮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再加柴胡剂,还有一个是淤血即溶血性黄疸,抵当汤,很少见。黄疸如脉浮,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茵陈蒿汤: 是狭热之剂,大黄清大便,栀子利小便,尿出美式咖啡状小便。下法下热。
栀子檗皮汤: 无便秘,清小便。清法清热。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散法散热。
2.普通湿热引起的发黄。
病例: 眼肿,眼袋大,脸上泛黄,不均匀,一块一快的,有点汗,出汗不均匀,腋窝、后背、前胸、脑门有汗,其他地方没有汗,依然选择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因为是典型的湿热,全身都有肿,水要夺路而逃,虽有几个薄弱地方出汗,并不代表毛孔松,其他地方毛孔还都很紧,所以用了小剂量麻黄汤,麻黄只用5,就把肿给消掉了,水斑随之消掉。
3.湿疹、荨麻疹、玫瑰康疹,且属于脓性、热性,瘙痒严重,一挠就鼓起来,起一片,因为里边有脏水,又有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大部分无汗,有时偶尔也会有部分出汗,也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不配桂枝,就不会发汗,反而配了一堆清热解毒的药,相当于配了石膏一样,配寒凉药反佐,不用担心大发汗,不会导致整个人虚掉。
总结: 但凡脉浮、无汗(或有部位少汗)、身肿、发黄、发热、怕冷,身上易起疹子,舌胎是红的,舌质红,皮肤瘙痒,小便不利,就可以使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千金方和外台秘要上有麻黄纯酒汤,麻黄+米酒,退黄,这种黄,往往胃口不好,常伴随生姜、大枣、炙甘草,保护胃气。只用麻黄开宣肺气,容易干掉,所以配点杏仁,如果有其他热性证,最好加上连翘、赤小豆、桑白皮,消炎,一分析,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就出来了。古时用米酒,现在可以用黄酒,黄酒越煮越甜,甜的发苦,用黄酒时,加点水煮,更好。
八、大青龙汤——高烧,恶寒,身疼痛。
倪师总结2003年非典,无汗,高热不退,烦躁,神昏,几乎每个人都是大青龙汤证。西医打激素退烧,最后脆骨证,心肾肺功能遭到严重打击,人后半生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构成:麻黄汤加倍麻黄,+生姜 大枣 石膏。麻黄20、桂枝15、苦杏仁10、炙甘草10、生姜15、大枣10、生石膏50—120像鸡蛋大小50-200。
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脉浮紧,大青龙汤主之。大青龙汤前面明确写了属于太阳中风,怕冷怕风,有汗,本桂枝汤证,或因吹空调、冰袋冷敷降温、洗澡等原因,使毛孔一下子闭合了。造成汗无法排出体外,全部憋在里边,高烧,身疼痛,怕冷。
案例: 二岁多,感冒起烧,打车去医院,空调对着孩子吹,导致毛孔闭合,退烧退不下来。高烧二天没退,高热神昏,一直不出汗,找到王老师,大青龙汤,小半杯,半小时,脸通红,过一小会,出很多汗,而个被都湿透,三个小时降到37度,喝小米汤,因为孩子脸蛋通红,又喝了小半杯,二次不到一次性纸杯半杯,烧退下来了,马上换桂枝汤。孩子已上小学,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注意: 大青龙汤,只要发汗马上停用,不可发汗过度。
郝万山案例: 夏天,下水救人,当天晚上感冒,高烧不退,无汗,郝万山接诊,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证,正感冒出汗了,吹空调,去地下室凉了,洗冷水澡,冰袋冷敷降温等,一下子闭住毛孔,有汗发不出来了,造成大青龙汤证。
病例: 学生,上体育课后洗冷水澡,当晚发烧,大青龙汤,麻黄加倍,第二天就好了。
大青龙汤发汗太多处理办法: 龙骨牡蛎打粉,用时微波炉加热,粉扑扑身上。输液,就输葡萄糖或生理盐水即可。或多吃梨子和其他含水多的果蔬菜等,喝粥喝汤。
大青龙汤证西医可能称之为大叶性肺炎、脑脊髓炎、大脑炎等。
麻黄汤和大青龙汤的鉴别:
1.麻黄汤高热无汗,胃口不受影响,大青龙汤时完全没胃口了。
2.都有身疼痛,麻黄汤是皮肤肌肉关节都疼,大青龙汤是不仅仅疼,而且都变形,因为是有汗,给憋住了,关节部位是肿起来的
3.是烦躁,麻黄汤证怕冷咳嗽无汗而喘,但不烦躁,大青龙汤是一直比较烦,因为有汗想出出不去,该吃饭却没胃口,极其烦躁,麻黄汤比较轻。
4.麻黄汤也高热,但起烧速度比较慢,大青龙汤起高热,上手几个小时就39.5了,快得很,一点不拖泥带水。
注意: 大青龙汤汗出即止,马上换桂枝汤善后。
课后作业:连翘赤小豆桑白皮三味药性味功效。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6074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