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冬季穴位养生:藏阳御寒,以穴养身
2025
11-19

冬季穴位养生:藏阳御寒,以穴养身

冬季万物闭藏,人体阳气渐收、阴气渐盛,养生核心在于“藏阳、御寒、固肾”。穴位按摩作为中医养生的便捷之法,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帮助身体抵御寒邪、稳固正气。以下几个关键穴位,搭配正确按摩方式,助你安稳过冬。

大椎穴是冬季御寒的“第一道防线”,位于颈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诸阳之会。冬季寒邪易从颈部入侵,刺激大椎穴可振奋阳气、驱散寒邪。每天晨起用手掌搓热后按揉大椎穴3-5分钟,力度以酸胀感扩散至肩背为宜,能缓解颈肩酸痛,预防感冒、鼻炎等冬季常见病。

肾俞穴是固肾藏精的核心穴位,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约两指宽)。中医认为“肾主冬”,冬季养肾事半功倍。睡前用拇指按揉肾俞穴,每侧3分钟,或用热水袋热敷10分钟,能改善腰膝酸软、畏寒怕冷,还能调节代谢,让身体更易储存能量。

足三里被誉为“长寿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约四指宽),胫骨前肌上。冬季进补需脾胃运化支撑,足三里能健脾和胃、益气养血。每天晚餐后按揉足三里5分钟,力度由轻至重,可促进消化吸收,增强体质,减少冬季积食、腹泻等问题,为养生打下基础。

太溪穴是滋阴补肾的“要穴”,在足内侧,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冬季气候干燥,易出现口干、皮肤干燥等阴虚症状,按揉太溪穴能滋养肾阴、生津润燥。用食指和中指并拢按揉,每次2-3分钟,酸胀感蔓延至足底为佳,搭配多喝水,可缓解冬季燥邪带来的不适。

关元穴是温补阳气的“丹田枢纽”,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处。冬季阳气不足者易手脚冰凉、畏寒乏力,刺激关元穴能温补元气、散寒止痛。每天用手掌顺时针按摩关元穴5分钟,或艾灸15分钟(注意避免烫伤),能改善宫寒、尿频等问题,让身体由内而外回暖。

冬季穴位养生需注意:按摩时力度以“酸胀不刺痛”为度,避免暴力按压;按摩后及时保暖,勿马上接触冷水;阴虚火旺者(易上火、口干舌燥)减少艾灸频率,多以按揉为主。坚持每天15-20分钟的穴位养护,配合规律作息、温补饮食,就能让经络通畅、阳气充足,在寒冬中守住健康本元。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