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濒湖脉学》:脉诊,先懂这十种脉象
2025
11-19

《濒湖脉学》:脉诊,先懂这十种脉象

本文选自明代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其在充分继承前人思想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进一步钻研、发挥,并对诸如高阳生《脉诀》中的“鄙陋纰缪”进行摒弃和纠正,使得脉学理论进一步趋于成熟。

浮脉

原文:  

浮脉舉之有餘,按之不足。如微風吹鳥背上毛,厭厭聶聶,如循榆莢,如水漂木。如捻葱葉。 

體狀詩:浮脉惟從肉上行,如循榆莢似毛輕。三秋得令知無恙,久病逢之卻可驚。 

相類詩: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來時雖盛去悠悠。 

浮脉輕平似捻葱,虚來遲大豁然空。浮而柔細方爲濡,散似楊花無定蹤。 

主病詩:浮脉爲陽表病居,遲風數熱緊寒拘。浮而有力多風熱,無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頭痛眩生風,或有風痰聚在胸。關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译文:  

浮脉在轻按时感觉有力,重按时感觉不足。就像微风吹过鸟背上的羽毛,轻轻飘动;又像抚摸榆钱,像木头漂浮在水上,像捻葱叶。 

体状诗:浮脉只在肌肉表层运行,像抚摸榆钱一样轻飘飘的。在秋天出现是正常的,但久病的人遇到这种脉象却令人担忧。 

相类诗:浮脉像木头浮在水上,浮而大、中间空的是芤脉。搏动有力而浮的是洪脉,来时旺盛去时悠长。 

浮脉轻平像捻葱叶,虚脉来时迟大而空。浮而柔细的是濡脉,散脉像杨花一样没有固定踪迹。 

主病诗:浮脉属于阳证,主表病,迟脉主风,数脉主热,紧脉主寒。浮而有力多主风热,无力而浮主血虚。 

寸脉浮主头痛、眩晕、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中。关脉浮主脾土衰弱兼肝木旺盛,尺脉浮主大小便不通。

沉脉

原文:  

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如綿裹砂,内剛外柔。如石投水,必極其底。 

體狀詩:水行潤下脉來沉,筋骨之間耎滑匀。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時如此號爲平。 

相類詩:沉幫筋骨自調匀,伏則推筋着骨尋。沉細如綿真弱脉,絃長實大是牢形。 

主病詩:沉潜水畜陰經病,數熱遲寒滑有痰。無力而沉虚與氣,沉而有力積并寒。  

寸沉痰鬱水停胸,關主中寒痛不通。尺部濁遺并泄痢,腎虚腰及下元痌。

译文:  

沉脉需要重按,直到筋骨才能摸到。像棉絮包裹着沙子,内刚外柔。像石头投入水中,一定会沉到水底。 

体状诗:水性润下,所以脉来沉,在筋骨之间柔软滑利均匀。女子的寸脉和男子的尺脉在四季如此是正常的。 

相类诗:沉脉靠近筋骨,自然调匀;伏脉需要推筋着骨才能找到。沉细如绵的是弱脉,弦长实大的是牢脉。 

主病诗:沉脉主水湿停聚和阴经病,数脉主热,迟脉主寒,滑脉主有痰。无力而沉主虚证和气滞,沉而有力主积滞和寒证。 

寸脉沉主痰郁水停胸中,关脉沉主中焦寒痛不通,尺脉沉主小便浑浊、遗精、泄泻、痢疾,以及肾虚腰部和下腹部疼痛。

迟脉

原文:  

遲脉,一息三至,去來極慢。 

體狀詩:遲來一息至惟三,陽不勝陰氣血寒。但把浮沉分表裏,消陰須益火之原。 

相類詩:脉來三至號爲遲,小駃于遲作緩持。遲細而難知是濇,浮而遲大以虚推。 

主病詩:遲司臟病或多痰,沉痼癥瘕子細㸔。有力而遲爲冷痛,遲而無力定虚寒。  

寸遲必是上焦寒,關主中寒痛不堪。尺是腎虚腰脚重,溲便不禁疝牽丸。

译文:  

迟脉,一次呼吸间脉搏跳动三次,来去非常缓慢。 

体状诗:迟脉一次呼吸只有三次跳动,是阳气不足、阴气盛导致气血寒。要根据浮沉分表里,消除阴寒需要温补阳气。 

相类诗:脉来三次称为迟脉,比迟脉稍快的是缓脉。迟细而艰难的是涩脉,浮而迟大的是虚脉。 

主病诗:迟脉主脏腑病或多痰,对于顽固的癥瘕要仔细察看。有力而迟主冷痛,迟而无力主虚寒。 

寸脉迟主上焦寒,关脉迟主中焦寒痛难忍,尺脉迟主肾虚腰脚沉重,大小便失禁或疝气牵引睾丸痛。

数脉

原文:  

數脉一息六至。脉流薄疾。 

體狀詩:數脉息間常六至,陰微陽盛必狂煩。浮沉表裏分虚實,惟有兒童作吉㸔。 

相類詩:數比平人多一至,緊來如數似彈繩。數而時止名爲促,數見關中動脉形。 

主病詩:數脉爲陽熱可知,只將君相火來醫。實宜凉瀉虚温補,肺病秋深却畏之。  

寸數咽喉口舌瘡,吐紅欬嗽肺生瘍。當關胃火并肝火,尺屬滋陰降火湯。

译文:  

数脉,一次呼吸间脉搏跳动六次。脉流急迫快速。 

体状诗:数脉一次呼吸常有六次跳动,是阴液微少、阳气盛导致狂躁烦闷。要根据浮沉分表里虚实,只有儿童出现这种脉象算吉利。 

相类诗:数脉比正常人多一次跳动,紧脉来时如数脉但像弹绳一样紧绷。数脉时而停止的是促脉,数脉在关部出现的是动脉。 

主病诗:数脉属于阳证,主热,只需从君火和相火来治疗。实证宜用凉泻法,虚证宜用温补法,肺病在深秋时遇到数脉却要警惕。 

寸脉数主咽喉口舌生疮,吐血咳嗽、肺部生疮。关脉数主胃火和肝火,尺脉数需要用滋阴降火汤治疗。

滑脉

原文:  

滑脉往來,前郤流利,展轉替替然,如珠之應指。漉漉如欲脱。 

體狀相類詩:滑脉如珠替替然,往來流利郤還前。莫將滑數爲同類,數脉惟㸔至數間。 

主病詩:滑脉爲陽元氣衰,痰生百病食生灾。上爲吐逆下畜血,女脉調時定有胎。  

寸滑膈痰生嘔吐,吞酸舌强或欬嗽。當關宿食肝脾熱,渴痢㿗淋㸔尺部。

译文:  

滑脉往来流利,进退顺畅,滚动不停,像珠子在指下滚动。滑利像要脱手一样。 

体状相类诗:滑脉像珠子一样滚动,往来流利却又能回还。不要将滑脉和数脉视为同类,数脉只看跳动次数。 

主病诗:滑脉属于阳证,但元气衰,主痰饮百病和食积灾祸。在上为呕吐逆气,在下为蓄血。女性脉象调滑时一定有胎孕。 

寸脉滑主膈间痰饮引起的呕吐、吞酸、舌强或咳嗽。关脉滑主宿食和肝脾热,尺脉滑主口渴、痢疾、疝气、淋证。

涩脉

原文:  

濇脉細而遲,徃來難,短且散,或一止復來。參伍不調。如輕刀刮竹。如雨沾沙。如病蠶食葉。 

體狀詩:細遲短濇徃來難,散止依稀應指間。如雨沾沙容易散,病蠶食葉慢而艱。 

相類詩:參伍不調名曰濇,輕刀刮竹短而難。微似秒芒微耎甚,浮沉不别有無間。 

主病詩:濇緣血少或傷精,反胃亡陽汗雨淋。寒濕入營爲血痺,女人非孕即無經。  

寸濇心虚痛對胸。胃虚脅脹察關中。尺爲精血俱傷候,腸結溲淋,或下紅。

译文:  

涩脉细而迟,往来艰难,短而散乱,有时停一下又再来。参差不齐。像轻刀刮竹子。像雨点沾沙。像病蚕吃桑叶。 

体状诗:涩脉细迟短涩往来难,散乱停止隐约在指间。像雨点沾沙容易散开,像病蚕吃叶缓慢艰难。 

相类诗:参差不齐称为涩脉,像轻刀刮竹短而难。微脉似秒芒非常软弱,浮沉不分没有间断。 

主病诗:涩脉由于血少或伤精,主反胃、亡阳、大汗淋漓。寒湿入营血导致血痹,女性非怀孕即闭经。 

寸脉涩主心虚胸痛。关脉涩主胃虚胁胀。尺脉涩主精血俱伤,症见肠结、小便淋沥,或便血。

虚脉

原文:  

虚脉遲大而耎,按之無力,隱指豁豁然空。 

體狀相類詩:舉之遲大按之鬆,脉狀無涯類谷空。莫把芤虚爲一例,芤來浮大似慈葱。 

主病詩:脉虚身熱爲傷暑,自汗怔忡驚悸多。發熱陰虚須早治,養營益氣莫蹉跎。  

血不榮心寸口虚,關中腹脹食難舒。骨蒸痿痺傷精血,郤在神門兩部居。

译文:  

虚脉迟大而软,按之无力,手指感觉空空如也。 

体状相类诗:轻举迟大重按松软,脉状无边像山谷空阔。不要把芤脉和虚脉混为一谈,芤脉浮大像葱管。 

主病诗:脉虚身热是伤暑,主自汗、心悸、惊悸多。发热阴虚须早治,养营益气不要耽误。 

寸脉虚主血不荣心,关脉虚主腹胀饮食难消,尺脉虚主骨蒸、痿痹、精血损伤,这些病在神门两部体现。

实脉

原文:  

實脉,浮沉皆得,脉大而長,微弦應指愊愊然。 

體狀詩:浮沉皆得大而長,應指無虚愊愊强。熱藴三焦成壯火,通腸發汗始安康。 

相類詩:實脉浮沉有力强,緊如彈索轉無常。須知牢脉幫筋骨,實大微弦更帶長。 

主病詩:實脉爲陽火鬱成,發狂譫語吐頻頻。或爲陽毒或傷食,大便不通或氣疼。  

寸實應知面熱風,咽疼舌强氣填胸。當關脾熱中宮滿,尺實腰腸痛不通。

译文:  

实脉,浮取沉取都能摸到,脉大而长,微弦应指有力。 

体状诗:浮沉都见脉大而长,应指坚实不虚。热蕴三焦成壮火,通肠发汗才能安康。 

相类诗:实脉浮沉有力强,紧脉像弹绳转动无常。要知道牢脉靠近筋骨,实大微弦更带长。 

主病诗:实脉属于阳证,是火郁所致,主发狂、谵语、频繁呕吐。或是阳毒或伤食,大便不通或气痛。 

寸脉实主面热生风,咽痛舌强气填胸。关脉实主脾热中焦满,尺脉实主腰肠痛不通。

长脉

原文:  

長脉,不大不小,迢迢自若。如循長竿,末梢爲平,如引繩,如循長竿爲病。 

體狀相類詩:過于本位脉名長,絃則非然。但滿張絃脉與長争較遠,良工反度自能量。 

主病詩:長脉迢迢大小匀,反常爲病似牽繩。若非陽毒癲癇病,即是陽明熱勢深。

译文:  

长脉,不大不小,悠长自如。像抚摸长竿,末梢平顺是正常,像拉紧的绳子,像抚摸长竿是病态。 

体状相类诗:超过本位称为长脉,弦脉则不是这样。但满张的弦脉与长脉争较远,好医生反复揣度自能衡量。 

主病诗:长脉悠长大小均匀,反常为病像牵绳。若不是阳毒癫痫病,就是阳明热势深重。

短脉

原文:  

短脉,不及本位。應指而迴,不能滿部。 

體狀相類詩:兩頭縮縮名爲短,濇短遲遲細且難。短濇而浮秋喜見,三春爲賊,有邪干。 

主病詩:短脉惟于尺寸尋,短而滑數,酒傷神。浮爲血澀,沉爲痞。寸主頭疼尺腹疼。

译文:  

短脉,达不到本位。应指即回,不能充满一部。 

体状相类诗:两头缩缩称为短脉,涩短迟迟细且难。短涩而浮在秋天喜见,在春天为贼邪干犯。 

主病诗:短脉只在尺寸部寻找,短而滑数主酒伤神。浮短主血涩,沉短主痞块。寸脉短主头疼,尺脉短主腹疼。

限于篇幅,洪,微,繁,缓,芜,然,革,牢,濡,弱,散,细,勤,促,结,代,下一文再续。

《濒湖脉学》中,对27脉脉象特征和临床意义的论述内容,是当代中医脉诊学的基础,对中医临床辨病辨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