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陈军帆,男,浙江温州人,90后青年中医师,中医学硕士,出生于五代中医世家,目前坐诊于乐清市人民医院,主要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讲学与临床一致,不喜故弄玄虚,只求客观疗效,另对日本汉方医学及腹诊亦微有涉略,擅长以经方思维治疗内外妇儿各科杂病。 一提起腰酸痛,很多人都觉得是肾虚,什么杜仲、狗脊、续断一股脑全都加上去了,那到底有没有效呢?实事求是讲,大部分是有的,但效果很慢,患者通常会说吃了药好像好一点了,或者说是见强了,但继续让他们长期服用,效果就会停滞不前。对于这种情况,有必要对腰部肌肉进行触诊。 笔者曾治疗一个生产完孩子后出现腰酸痛如折的女生,观前医处方,均为补肝肾、强腰膝加通络之品,吃了1个多月,还是会症状发作。我让他俯卧,按压腰部肌肉时发现脊柱腰两侧肌肉明显较为紧张,发硬,并且存在一些压痛点,于是我在前医基础上加了麻黄5g,桂枝20g,葛根50g,也就是葛根汤的方义,效果就很明显了。 日本汉方大师汤本求真经过多年研究,发明了背诊,也就是从腰部沿着脊柱两侧一直向上触诊,到项背部,如果肌肉群强直痉挛,或者按压有疼痛,触摸有硬结,是葛根汤证。
笔者好友南极医师也注意到了这问题,他曾经指导一个医生治疗一例腰痛不能屈伸的老人,多年前腰部外伤史,现于肾着汤、腰痛逍遥散等方剂,腰痛已,但屈伸不利仍存,仔细检查,发现受伤过的那侧腰部肌肉会明显高出,按压有痛点,不按压时是未受伤的那侧不舒服,感觉紧。考虑是瘀血,改用桂枝茯苓丸+身痛逐瘀汤,效果甚佳,此案详情可见——外伤致腰部屈伸不利十五年,身痛逐瘀汤两剂神效
大塚敬节教授报道一例腰痛患者,也用了局部触诊法。
三十一岁男子。在三年前,投球以后,从右腰至肩背,发生疼痛。医师诊断为神经痛,予以注射,会经一时治愈;但不久又复发。不做事情,安静不动时,倒没什么,若稍一动,就会疼痛。
疼痛的部位,如图所示:
背部有压痛,但腹部则无压痛。数年前,对有顽固腰痛的妇人,使用桃核承气汤,会获著效。该患者,腹诊方面,虽不发现有瘀血之证,但左边腰部的筋肉,稍见有如扭伤似的肿胀着,并在该处有着明的压痛。所以,将此视作少腹急结的变形,而认定为瘀血之证。因其兼有便秘状态,乃采用桃核承气汤。基此经验,此次对于这位患者的背痛,便也判断作瘀血证,而使用桂枝茯苓丸。饮此药后,仅只七天,已无疼痛,其后,便不再发而好了。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6039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