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润燥去枯的枸杞子(一)
人上了年纪,就像树木变老了一样,容易干燥,比如皮肤干燥就瘙痒,咽干口燥就烦渴,胃里缺乏津液干燥,食物就消化不了,眼睛失去滋润就干涩,看不清远处。
这个老阿婆口干、眼干、皮肤干都快三年了,这三年她胃口还不好,晚上经常渴醒,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要在床前放一壶水,不然干醒后,不能及时喝到水特难受,有时半夜就把一壶水喝完了。周围的人还以为她得了糖尿病,可去医院检查,发现血糖、尿糖都正常。
爷爷说,这是肝肾阴血不足,内脏都不够用,所以表现出外象一派干燥。小指月说,为什么喝那么多水还解不了渴?
爷爷说,水归水,津液归津液,阴血归阴血,水要真正转为阴血、津液,才能够滋润枯燥,缓解干涸。
小指月说,那怎么把水转为津液、阴血呢?
爷爷说,津液、阴血里有一股阳气,所以要找一味药,既能养护阴液,又可以温阳,这样身体津液就能被蒸发,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
小指月说,我们采的枸杞子里含有很多滋润的阴液,色红,又带有一团阳火,而且它晒干后还是柔软的,说明阴分充沛。
爷爷点点头说,就嚼服枸杞子,润燥去枯,治口干、眼干、皮肤干。
结果这老人家只服食了一周的枸杞子,晚上喝水就少了,因为口不干、眼不涩了,而且皮肤也没那么干燥了。小指月说,爷爷,为什么要选枸杞子,难道不能用熟地黄、何首乌之类滋阴养液吗?
爷爷笑笑说,熟地黄、何首乌滋阴养液是往肝肾下面滋,而枸杞子滋养阴液,还能够往上面蒸,因为它带有一股阳气,阴液如果没有阳气,就不能被蒸上头面七窍、皮肤毛孔。所以这老人家服用枸杞子后,不单肝肾阴液得补,而且口干得润,眼涩得养,皮肤干燥得滋灌。
能润燥去枯的枸杞子(二)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张锡纯经验:
枸杞子,味甘多液,性微凉。为滋补肝肾最良之药,故其性善明目,退虚热,壮筋骨,除腰疼,久服有益,此皆滋补肝肾之功也。乃因古有隔家千里,勿食枸杞之谚,遂疑其能助阳道,性或偏于温热。而愚则谓其性决不热,且确有退热之功效,此从细心体验而得,原非凭空拟议也。
愚自五旬后,脏腑间阳分偏盛,每夜眠时,无论冬夏床头置凉水一壶,每醒一次,觉心中发热,即饮凉水数口,至明则壶中水已所余无几。唯临睡时,嚼服枸杞子一两,凉水即可少饮一半,且晨起后觉心中格外镇静,精神格外充足。即此以论枸杞,则枸杞为滋补良药,性未必凉而确有退热之功效,不可断言乎?
或问:枸杞为善滋阴故能退虚热,今先生因睡醒而觉热,则此热果虚热乎?抑实热乎?答曰:余生平胖壮,阴分不亏,此非虚热明矣。然白昼不觉热,即夜间彻夜不睡,亦不觉热,唯睡初醒时觉心中发热,是热生于睡中也,其不同于泛泛之实热又明矣。此乃因睡时心肾自然交感而生热,乃先天元阳壮旺之现象,唯枸杞能补益元阴,与先天元阳相济,是以有此功效。若谓其仅能退虚热,犹浅之乎视枸杞矣。
附方金髓煎:
枸杞子,逐日择红熟者,以无灰酒浸之,蜡纸封固,勿令泄气,两月足,取入砂盆中,研烂滤取汁,同原浸之酒入银锅内,慢火熬之,不住箸搅,恐黏住不匀,候成饧,净瓶密贮。每早温酒服二大匙,夜卧再服,百日身轻气壮。
枸杞子拾珍
(1)《延年方》记载,枸杞子酒,补虚长肌肉,益颜色,肥健人。用枸杞子两升,清酒两升,泡七日,即可服之。
指月按:《神农本草经》讲,枸杞子久服轻身。这枸杞子既能增肥强健,又可以轻身减肥,这不是矛盾吗?原来枸杞子是阴阳并补之药,阴虚瘦者可以肥健,阳虚胖者可以瘦身。故《新中医》有单味枸杞子减肥的报道。但真正减肥强健靠的还是管住嘴,迈开腿,必须养生和药力相结合,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张海峰经验
重用枸杞子降转氨酶
对于慢性肝炎、脂肪肝、迁延性肝炎转氨酶长期不正常者,张老按中医辨证选方外,常重用枸杞子而收良效。特别是属于阴虚口干的,以一贯煎为主,重用枸杞子30~60克,也可以单独嚼服枸杞子,痊愈率达九成以上。
指月按:
枸杞子有明显保肝作用。中医认为肝体阴而用阳,也就是说肝阳气不断生发,需要消耗大量阴血,所以可以形象比喻为肝像一口锅中熬汤水一样,锅中蒸发上来的水气就像肝气,锅内的水液就像肝阴,而锅下的火便是命门之火。而转氨酶偏高,脂肪肝,这明显是锅里的水出现病变,是水太浓稠了,说白了就是锅里的汤水快熬干了,快焦糊了,锅上的水蒸气,也就是说肝气就会变得很急躁。这时病人如果反复熬夜,吃煎炸烧烤、肥甘厚腻,那就等于加大锅下火力,减少锅内水分,锅就干得更快。锅内的津液就更黏稠,所以显示一派血黏度偏高、脂肪肝、胆固醇增高等一系列数据都超标,这时该怎么办?当然要赶紧加水,加能够滋肾水、养肝血之物,譬如枸杞子、制首乌。现代研究发现,这些滋养肝肾之品,居然有降血脂,稀释血液黏稠,甚至降转氨酶的效果。但重要的护肝之举,还是要少熬夜,少吃辛辣烧烤之物,少生气,少纵欲。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909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