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水证专题即将结束,在讨论环节中学员提出了不少问题,下面请袁师兄对以下问题作出解答。
问湿疹,以红疙瘩为主,可以从哪些方子入手?
答: 孤症不立,要按照李老师的问诊单,搜集四诊之后,再整体全面辩证。
问痛风的患者,红肿热痛,水证上怎么考虑局部和整体?
答: 患者如果整体没有水证,局部出现了一个水证,当然可以用水证类方子。之前给大家分享的一个痛风患者,防己茯苓汤、防己黄芪汤等等,都可以用。加石膏它有解凝的作用,它解什么凝呢?解的就是水跟热纠缠在一起的凝,传统医学认为石膏清气分热,就是气、水、热纠缠在一起了。痛风的患者水证经常是比较多的。
问半夏泻心汤与四逆散的心下痞,腹诊如何鉴别?
答:首先温度,摸上去,心下胃部这块,半夏泻心汤证比四逆散证的温度要低的。
第二,四逆散是有按压疼痛的,半夏泻心汤压痛是不明显的。另外半夏泻心汤证的这个心下往往会有一些震水音,或者说,你轻轻按一下,有这种水的这种感觉,还有的患者会有一些心下跳动、心下悸动的这种感觉。
四逆散证的患者往往会出现一些腹直肌、腹肌痉挛的情况,你摸一摸,它这里还是有点硬的,还是不太一样的。
通过这次水证的研讨会,我个人的收获也是非常多的,实战经验、学习研究的方法等,都有很大的收获。比如叶明舟师兄,逻辑能力非常强,擅长寻找证据链,他把里证跟水证这块的关系,分析的非常的透彻,所以大家想要自己把水证再研究一遍,可以借鉴一下叶明舟师兄的那个课件《水证与里证的关系探讨》。
问胃溃疡,肠溃疡,胡老治疮的方子?
答:胡老治疗胃溃疡的这个方子,是打成粉,用蜂蜜水冲服,早晚各10克或15克都行,空腹服用,疗效还是非常非常好的,它对溃疡面的愈合,尤其是胃肠道的效果很好。
就是说你全面辨证的基础上开出了方子,让患者正常服用以外,额外再给他这个胡老治疗溃疡的这个方子,用蜂蜜水灌服,疗效还是非常好的,大家可以去试试。
(附)胡老治溃疡方:溃疡病、大便潜血阳性时,胡老常用下方配成散剂冲服:
白及12克,三七3克,川军4克,元胡10克,乌贼骨20克,甘草10克,白芍20克。
上药共为细末分12包(约6克),日服三次,用蜂蜜水送服。
胃酸多的可用开水送服,无三七,可用云南白药1瓶代替。如见大量柏油便或呕血,可用白及15克、三七5克,用独参汤(凉后)调服,可收到迅速止血之效。胡老还讲:“肺胃同源,如见肺之空洞时,可用白及120克、山药120克、三七12克,制成粉剂,每次4克,一日三次,可填补肺之空洞。”(摘于网络)
问
失眠的柴胡证、栀子证、龙骨牡蛎证、黄连阿胶汤证、酸枣仁汤证、百合证如何做鉴别?
答:找证据,你想要搞清楚这几个方证,首先你把这几个方证的病理搞清楚,或最简单的,先把这个条文当中的这个方证,把每一个方证的症状反应全都罗列下来。
第一步先熟悉所有的方子的症状反应群,第二步看看这个方证的病理是哪些,第三个再搜集患者的症状反应群,去罗列、去对比,就可以得到了。其实,辨别还是比较容易。
临床当中你看,如果说涉及到血证了,那像这个柴胡证、栀子证、龙骨牡蛎证、酸枣仁症,基本上就可以除外了,就可以考虑黄连阿胶汤证跟百合证,就说既有血虚又有水虚有半热,可以考虑黄连阿胶汤。如果患者有水虚,又有水实,还有说半虚也行,就是有轻度的血虚,就可以考虑酸枣仁汤证。半热比较明显,胸中的症状比较明确,考虑栀子证。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柴胡证。龙骨牡蛎更偏虚一点,盗汗口干口渴这些都可以用。
方证都熟了,临诊时不要胸中先有定见,啥也不要去想,先去平静的认真的搜集他的四诊信息,然后再去判断出他的病理反应,病理是什么?判断完之后再去找方证,不要拿着一个方证再去找症状。
假如说判断完患者他就是一个半热里虚水实,再去考虑,是不是一下子就能排除掉很多方证了。所以说不要怕,有病理,就是有方向,有方向了之后,再剩下就没几个方证了,剩下没几个方证后,再去细分,再去看它的权重,看它还有其它的合病不,哪一个占的比例要多,就用哪个方证,如果还不太清楚,再细化到药上,哪个药的权重更多,这个权重多的药落在了哪个方证上,那就用哪个方证。
所以说咱们这个都是整体的,从体系到方证到药物到问诊单到病理分析,是一整套的,是不会脱节的。所以大家临床当中慢慢的去体会,有什么问题我们再进一步的去探讨。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906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