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尤以流行性感冒为常见。本病有起病急、发热重、头身痛、口干渴等典型症状,治疗上,可对症选用中成药羚羊感冒片。
组成与功效
羚羊感冒片源于清代《温病条辨》之银翘散。原方用连翘、金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共杵为散,以鲜苇根(芦根)熬汤煎服,用于“太阴风温、温热、瘟疫、冬温……但热不恶寒而渴者”。两百多年来,该方在治疗外感风热表证、急性发热性疾病及抗疫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5版)》记载,本药由银翘散加减而来,成分有羚羊角、牛蒡子、淡豆豉、金银花、荆芥、连翘、淡竹叶、桔梗、薄荷素油、甘草10味药,辅料为淀粉、硬脂酸镁、滑石粉等。其主要功能是清热解表,用于流行性感冒,症见发热恶风、头痛头晕、咳嗽、胸闷、口渴咽干或咽喉肿痛、身痛、舌红、苔黄、脉浮数。
药理学研究发现,本药有解热、抗病毒、抗炎、止咳等作用,临床还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肺炎、麻疹、腮腺炎等见上述证候者。
中医把感受温邪所引起的外感急性热病(风热性质)总称为温病,包括风温、春温、暑温、冬温、温毒、瘟疫等。同时认为,温病初起,邪在肺卫,使卫气郁闭,使肺气失宣,使气血蕴结成毒,从而出现热、咳、痛诸症。治当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方中羚羊角咸寒质重,擅清肝泄热,散血解毒;金银花、连翘气味芳香,既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又辟秽化浊,兼顾了温热病邪易蕴结成毒及多夹秽浊之气的特点,三者共为君药。薄荷素油为薄荷的活性成分,合牛蒡子以辛凉之性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且解毒利咽;荆芥、淡豆豉辛而微温,解表散邪,配入辛凉剂中增强辛散透表之力,四者共为臣药。淡竹叶甘寒清热,泻火除烦;桔梗开宣肺气,止咳利咽,共为佐药。甘草既调和诸药、护胃安中,又合桔梗利咽止咳,为佐使之用。诸药合用,体现了辛凉中佐辛温、疏散与清解并举的配伍特点,谨遵《黄帝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训,构成疏清结合以除热的经典名方。因方中羚羊角为泄热解毒镇惊之贵重药,故以冠名。
服法及禁忌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黄棕色至棕褐色,气香、味甜。每片重0.32克或0.36克,口服,一次4~6片,一日2次。目前市售的同成分品种还有胶囊、颗粒等剂型,按说明书服用即可。
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同服滋补性中药。风寒感冒者不宜。严重慢性病患者及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或发热体温超过38.5℃者,应去医院就诊。(尚学瑞 河南省辉县市中医院 尚方剑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887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