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方论》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问曰:寸口脉浮微而涩,然当亡血,若汗出,设不汗者云何?答曰:若身有疮,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王不留行散方王不留行十分(八月八日采)、溯瞿细叶十分【金银花替代】(七月七日来)、桑东南根(白皮十分,三月三日采)、甘草十八分、川椒三分(除目及闭口者,汗)、黄芩二分、干姜二分、芍药二分、厚朴二分。上九味,桑根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各别杵筛,合治之为散,服方寸匕。小疮即粉之,大疮但服之,产后亦可服。如风寒,桑东根勿取之。三物皆阴干百日。
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人口老,不可治。浸淫疮,黄连粉主之。黄连粉方黄连十分 甘草十分。上二味,捣为末,饮服方寸匙,并粉其疮上。
溯瞿,别名:接骨草(促进骨骼愈合的作用)、陆英(《神农本草经》记载)、排风藤(祛风功效)、八棱麻(茎秆形态特征)等。为忍冬科植物蒴藿的干燥全草或根茎。
《金匮要略》王不留行散合黄连粉外敷方治疗ICU重度压疮案及辨证思路
原创
柳红良,等
中国中医药临床案例
2025年09月26日 09:19 北京
【摘要】病史 患者84岁高龄,以“脑梗死恢复期,四肢瘫痪”入住神经内科,因并发“吸入性肺炎;呼吸衰竭;心衰”转入ICU长期住院治疗,呈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状态。患者因长期卧床,无法自主活动,骶尾部渐出现多发压疮,其中大者4 cm×6 cm左右,符合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压疮分期临床Ⅳ期,苔面污秽,可见脓性分泌物,靠近可闻到腐败恶臭。应用3%过氧化氢冲洗创面,去污去腐,以及炉甘石洗剂外涂等,疗效均不显,故寻求中医会诊。
中医诊断 1.褥疮;2.中风,中脏腑;3.肺胀;4.胸痹;5.虚劳。
西医诊断 1.压疮 NPUAP Ⅳ期;2脑梗死恢复期,四肢瘫痪;3.吸入性肺炎;呼吸衰竭;4.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Ⅳ级);5.低蛋白血症。
干预措施 对于基础疾病,西医常规对症治疗+重症医学科护理常规,针对压疮的治疗,受《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金疮”与“浸淫疮”外敷方的启发,再参考“疮疡之圣药”仙方活命饮,以王不留行散合黄连粉为基础方,辅以活血通滞、消肿化痰之品。针对压疮创面外敷的方法,将《金匮要略》外用方“粉之”干敷的方法改良,遵循现代医学“湿性愈合”原则,采用纱布浸中药汤剂湿敷。
疗效转归 中药外敷干预四周,结合常规护理,创面无组织感染和分泌物,愈合90%左右;6周之后,压疮完全愈合。
【关键词】 《金匮要略》外敷方;常规压疮护理;中医外治;辨证思路;ICU重症压疮
【适合阅读专业】 危重医学科;皮肤科;中医外科;中医经典科
主诊人:*柳红良,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脾胃病专科9年,E-mail:[email protected]
引言
压疮,俗称褥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指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因血液循环不通畅而导致局部组织长时间缺血、缺氧和营养不良,进而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组织破损、坏死的一种病变[1],是临床常见的慢性难愈性创面。由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危、急重症患者大部分无法自主活动,需要长期卧床,再加上频繁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中,极易发生压疮。据文献报道,ICU压疮患病率为18%~39%[2]。若患者出现压疮,不仅可加重原本严重的病情,还会延长住院时间,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沉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工作量,耗费大量的医疗资源。虽然说现在医疗条件、医疗技术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从全球范围来看,压疮的发生率较以往相比并没有明显下降,压疮至今仍是医疗、护理领域的难题[3]。在我国古代,压疮被称为“席疮”,《外科真诠·席疮》中记载:“席疮,乃久病着床之人,挨擦磨破而成,上而背脊,下而尾闾”,可见当时对压疮已经有较明确的认识。通过梳理《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笔者常用王不留行散合黄连粉加减作为外敷方,联合常规护理治疗ICU重症患者压疮,确有一定的疗效。现报道1例中医外治为主要手段的ICU重度压疮案例,并浅谈其辨治思路,以期为压疮的辅助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临床资料
一、病史资料
1. 一般信息
患者,男,84岁,籍贯:福建省三明市,就诊日期:2022年5月31日,发病节气:小满。
2. 病史
2022年5月31日以“脑梗死恢复期,四肢瘫痪”入住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6月1日因病情突然恶化,呈现自主呼吸微弱,血氧饱和度降低,血压下降,给予简易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并予补液扩容,100滴/分钟,经过积极抢救,血压上升,血氧饱和度波动在90%左右。与家属交代病情,经过协商,于6月2日从神经内科转入ICU,经过充分了解病史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诊断为:(1)吸入性肺炎,呼吸衰竭;(2)脑梗死后遗症,四肢瘫痪;(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房颤动;(4)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Ⅳ级);(5)高血压3级(极高危);(6)低蛋白血症;(7)尿路感染。入科后立即给予气切套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呼吸机模式:PSIMV,PS 14 cmH2O,PEEP 6 cmH2O,FIO2:40%),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抗感染,化痰,改善循环,补充人血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利尿消肿,补液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经过治疗,患者生命体征相对平稳,但仍处于神志昏迷,四肢瘫痪以及气管切开辅助呼吸状态。
压疮的治疗与转归情况
自转入ICU始,给予重症医学科护理常规,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并使用气垫帮助患者减压,以预防压疮的发生。但因患者高龄,长期卧床,无法自主活动,骶尾部渐出现多发压疮,其中大者4 cm×6 cm左右,符合NPUAP临床Ⅳ期的诊断标准,苔面污秽,可见脓性分泌物,靠近可闻到腐败恶臭(见图1)。曾用3%过氧化氢冲洗创面,去污去腐,以及炉甘石洗剂外涂等,疗效均不显。
自8月30日开始停用所有其他外用药物,仅应用《金匮要略》王不留行散合黄连粉外用方湿敷,具体处方:王不留行90g、桑白皮30g、黄芩30g、黄连30g、黄柏30g、白芷20g、天花粉30g、丹参30g。浓煎100ml,每日2次,每次湿敷2小时。
常规ICU压疮护理,避免创面重复受压,采取左、右侧交替卧位,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并检查受压部位皮肤是否出现红斑、破损等情况。预防性在易压疮部位(内踝关节、膝关节、足跟、肩部等)放置硅胶垫,放置“R”型枕于背部,以减轻剪切力对皮肤的损伤。躯干下垫臀位防压疮脂肪垫,加一层一次性尿垫,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如受到污染或潮湿,则立即更换。常规营养支持,给予胃管鼻饲饮食者,给予米汤、蔬菜汁、豆浆、果汁、面条等,定期检测白蛋白水平,根据实际营养水平,选择性增加营养剂用量。间断给予静脉营养,如输注平衡林格氏液、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微量元素等。中药的具体外敷方法:应用《金匮要略》王不留行散合黄连粉外用方湿敷,每日外敷2次,每次湿敷2 h。外敷结束后,外加红外线照射,保持创面周边皮肤的干燥清洁。经过两周的外敷治疗,创面明显缩小,及时清除腐烂的皮肤破溃组织,脓液分泌明显减少,慢慢新生出粉红色的皮肤组织。继续保持每日两次的《金匮要略》外敷方湿敷压疮面,至9月27日接近四周的用药时间,创面无组织感染和分泌物,新生皮肤组织已完全覆盖压疮破溃疮口,已接近愈合(见图2A)。经过常规护理,六周后至10月中旬,压疮完全愈合,皮肤干燥,(见图2B)。在整个外敷过程中,未发生皮肤过敏现象。
临证体会
1. 压疮的规范护理,是中西医综合有效干预的前提
ICU大多是年老体衰的重症患者,压疮患病率高,是多因素共同参与的病理生理过程。随着年龄的增加,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导致皮肤对外界环境不良刺激的反应变得迟钝,皮肤的防御、再生和愈合能力降低是本质原因[4]。同时,老年患者活动能力较差,卧床时间长,营养状态不佳,常合并糖尿病、脑卒中等基础疾病,可通过广泛小血管内皮增生、缺氧及损伤、机体血管收缩与扩张不协调等机制导致机体出现皮肤敏感性低、排汗异常的问题,这些都是导致老年重症患者压疮的内在危险因素[5],而外界客观存在的局部压力、摩擦力、潮湿、剪切力等是形成压疮的主要外在危险因素[6]。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患者久病卧床,气血耗伤,机体脏腑功能虚衰,脉络不通,气血瘀滞,这是肌肤容易出现损伤的本质内因;此时若局部因外力而受损,导致气血更加瘀滞难通,肌肤失于温煦濡养,最终可导致破溃;严重者毒邪入营血,邪伏血络,气血壅滞,从而形成局部组织溃疡甚至坏死[7]。
明确了压疮形成的中西医机理,关于压疮的防治管理,相关指南[8]首先强调的便是预防。中医将压疮称为“褥疮”或者“席疮”,顾名思义,关于其防治,第一步就是减少与被褥或炕席的密切接触,可有效缓解肌肤的气血瘀滞,其实这就是简单意义上的护理[9]。如今现代医学飞速发展,对压疮的有效护理提出了更加规范的要求,压疮也一直为护理管理部门所重视,国内外均将压疮发生率作为考核医疗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10]。最简单有效的护理有两种:其一,减压护理。护理人员定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缓解局部压力,能够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或者减缓压疮的症状。对于病情严重不宜翻身的患者,需要对患者使用减压敷贴,适当进行抬臀,保证臀部供血量足,防止软组织受压迫。全程尽量使用气垫帮助患者减压,缓解压疮。其二,皮肤护理。护理人员定期帮助患者更换被褥、病号服等,防止对局部皮肤产生污染。对于汗液、皮肤分泌物等,护理人员要定时进行擦拭,保持患者皮肤干净,尤其对于行气管切开术以及留有深静脉置管的重症患者,要特别注意感染的风险,及时清理分泌物,防止患者卧床时间长出现皮肤感染,形成压疮。
2. “清疮拔毒、生肌敛疮”是中医压疮外治的基本原则
《灵枢·痈疡》言:“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不能行,故热。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景岳全书·外科钤》言:“李东垣:夫疮疡生于外,皆由积热蕴于内。《内经》谓血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留于节腠,必将为败。盖疮疽脓溃之时,头小未破,疮口未开,或毒瓦斯未出,疼痛难忍,所以立追蚀腐溃之法,使毒瓦斯外泄而不内攻,恶肉易去,好肉易生也……若脓血未尽,便用生肌敛疮之剂,欲其早愈,殊不知恶肉未尽,其疮早合,后必再发。不可不慎也。”张景岳引用《黄帝内经》与李东垣的论述,将疮疡的病机和盘托出,疮疡属于局部蕴热,即无热不足以腐溃。联系ICU重症患者整体气血虚衰的状态,压疮的发生属于机体气血耗伤,脏腑功能虚衰,局部热毒瘀滞、腐溃不行的病理机制。关于压疮的治疗,中医外治大体分两步:第一步要清疮拔毒,去其恶肉;第二步用生肌敛疮之剂,促使其愈合。
关于清疮拔毒,古人不知道“细菌”这个概念,将局部腐烂的组织称为“恶肉”,而将导致局部化脓渗液,形成腐烂臭秽“恶肉”的致病因素称为“毒瓦斯”,其他再如《幼科铁镜·天疮》言“此由风邪毒瓦斯,客于皮肤,搏于血气而生,始生如汤烫作泡,一破浆出成疮。”因此,《景岳全书·外科钤》认为清疮拔毒的目的,可以“使毒瓦斯外泄”,去其恶肉,从而促使“好肉易生”,即新的肉芽组织再生。其实,这与现代医学清疮护理的机理是相通的,根据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于2016年对压疮进行的临床分期[11],对不同分期的压疮护理亦进行了专业规范,包括伤口的清洁,减少渗液的渗出,坏死组织的清除,开展多间隙引流等,从而促进压疮面的愈合[12]。
3. 《金匮要略》外敷方结合现代医学“湿性愈合原则”的启示
《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对于“金疮”与“浸淫疮”的外治方法有重点论述。所谓“金疮”,大抵是被刀、斧、箭等金属利器所伤,引起皮肤破溃,疮疡久不收口的病症,言“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仲景采用王不留行散外敷的治法。王不留行散药用“王不留行十分、溯瞿细叶十分(现今药房多不备,可用金银花代替)、桑白皮十分、甘草十八分、川椒三分、黄芩二分、干姜二分、芍药二分、厚朴二分”,《金匮要略心典》赞云“王不留行散,行气血、和阴阳之良剂也”,《医方集解》曰:“王不留行,性苦平,能通利血脉,故反能止金疮血、逐痛”。观其方后自注“大疮但服之,产后亦可服”,可见仲景治疗疮口较大者,亦可采用口服本方的办法,且产妇亦可服用。由此可以看出,王不留行散虽为治疗“金疮”之要方,但药性平和,对于ICU气血虚弱的重症患者较为合拍。所谓“浸淫疮”,大抵是皮肤疮疡面逐渐扩大,分泌物浸渍皮肤的病症,言“浸淫疮,黄连粉主之”,仲景采用黄连粉外敷的治法。黄连粉具体药物不详,据方名推测,黄连应该为主要药物。因为浸淫疮分泌物浸渍皮肤,故用取黄连苦以燥湿,寒以清热之用。应该说,压疮的症状表现,兼具金疮与浸淫疮的症状特点,其本质皆为“血泣不行,热盛肉腐”。针对ICU重症患者压疮,笔者常采用二方合用为基础方,以通利血脉、行气化滞、消肿生肌。
另外,笔者在应用《金匮要略》王不留行散合黄连粉外敷方加减时,亦参考一首外科治疗疮疡的名方——仙方活命饮。该方出自《校注妇人良方》,言:“治一切疮疡,未成脓者即散,已成脓者即溃,又止痛消毒之良方。”该方主治阳证痈疡肿毒,被誉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自古以来便被广泛运用于治疗各种外科疮疡类疾病[13]。《医宗金鉴》评价仙方活命饮的良效,言:“一切痈,不论阴阳疮毒,未成者既消,已成者即溃,化脓生肌,散瘀消肿疽,乃疮痈之圣药”。仙方活命饮中以金银花为君,功善清热解毒疗疮,上述《金匮要略》王不留行散药物组成中有溯瞿细叶,现今药房多不备,可用该方金银花代替。然痈疮瘀血热痰滞结于肌肤,仅仅清热解毒,其瘀血痰结难消,故要辅用消肿化痰、活血通络及行气止痛之品。因此,仙方活命饮中消肿化痰之浙贝母、天花粉,通络活血之当归、赤芍、乳香、没药以及通滞散邪之防风、白芷与王不留行散中的白芍、川椒、干姜、厚朴发挥的作用是一致的。
中药外治的成分得以明确后,关键问题在于敷料干、湿性的选择。目前创面敷料的治疗可分为湿性、干性愈合敷料两大类。《金匮要略》王不留行散方后注“桑白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各别杵筛,合治之为散,服方寸匕。小疮即粉之”,可见,王不留行散将主要药物“烧灰存性”,采用药粉外敷的方法。同理,黄连粉外敷亦是采用“粉之”外敷的方法。也就是说,《金匮要略》二方采用的皆是干性敷料的选择。现代医学过去认为,干性愈合敷料治疗可以起到保护及隔绝的作用,创面干爽清洁有利于压疮的愈合。但据目前研究表明,干性敷料易使创面形成“脱水坏死”状态,不利于上皮细胞生长,反而伤口湿润环境更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有利于坏死组织及纤维蛋白溶解,使疮面不经过一般的结痂过程而自然愈合。而且在更换湿性敷料时不会损伤新形成的肉芽组织,有助于疮面的上皮化[8]。
综上,遵经典对于局部疮疡“血泣不行,热盛肉腐”的机理,笔者治疗压疮的外敷方:王不留行散合黄连粉为基础方加减化裁,以王不留行、金银花、桑白皮、黄芩、黄连为君药,辅以活血通滞、消肿化痰之品,如炮姜、当归、赤芍、丹参、乳香、没药、白芷、天花粉等,根据具体情况加减即可,不必拘泥。临床应用时,应遵循湿性愈合原则,使用湿润的纱布保持创面湿润环境,故采用纱布浸中药汤剂湿敷的方法。
4. 小结
ICU重症患者一旦发生压疮的情况,严重的原发病与压疮二者相互影响,往往很难痊愈。因此,有效的护理不分中西,是综合防治压疮贯穿始终的重要手段。遵循经典对于局部疮疡“血泣不行,热盛肉腐”的机理,通过梳理《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金疮”与“浸淫疮”外敷方,同时结合现代医学“湿性愈合”原则,应用王不留行散合黄连粉加减外敷方,采用纱布浸中药汤剂湿敷的方法,以期为压疮的临床治疗提供相对有效的中医外治方案。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66-167.
2.SHAHIN E S, DASSEN T, HALFENS R J.Pressure ulcer prevention in intensive care patients:guidelines and practice[J].J Eval Clin Pract,2009,15(2): 370-374.
3.TEREKECI H, KUCUKARDALI Y,TOP C,et a1.Risk assessment study of the pressure ulcer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J].Eur J Intern Med,2009,20(4): 394-397.
4.刘艳,王丽娟,昂慧,李珍珍.ICU患者压疮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8,33(4):84-87.
5.刘佳,姜海,王银娥,等.探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压疮易发的危险因素及AppachII评分对压疮的预测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2):93-95
6.杨春洪.ICU重症患者压疮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8):82-83.
7.HAN X, FAN Y, ALWALID O, et al. Fibrotic Interstitial Lung Abnormalities at 1-year Follow-up CT after Severe COVID-19[J]. 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2021,301(3): E438-E440.
8.陈丽娟,孙林利,刘丽红,等.2019版«压疮/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护理学杂志,2020,35(13):41-43,51.
9.刘迁迁.中医特色管理在重症监护室(ICU)压疮高危中的应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1,35(9):57-59.
10.胡爱玲,郑美春,李伟娟.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114.
11.EDSBERG L E, BLACK J M, GOLDBERG M, et al. Revised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ressure injury staging system: revised pressure injury staging system[J]. 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 2016, 43(6):585-597
12.梁大梅,张德勤.ICU重症患者压疮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18,3(8):177-178,181.
13.黎清斌,张兆华,潘海文,等.仙方活命饮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体会[J].中医药导报,2017,23(8):102-104.
文章来源
中国中医药临床案例成果库-国医大师案例集
https://cccl-tcm./subPoolArticle?index=-1&subId=8&lang=zh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874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