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学中医一定要懂丨五运六气,读懂天地节律,掌握健康密码(附2026年)
2025
10-01

学中医一定要懂丨五运六气,读懂天地节律,掌握健康密码(附2026年)

你是否曾经想过,为什么某些年份疾病频发,某些季节特定病症高发?为什么同样的治疗在不同时间效果各异?这其中是否隐藏着某种规律?

古人用智慧的眼睛观察天地,发现了气候、物候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微妙联系,由此形成了五运六气这门博大精深的学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这门古老而神奇的智慧。

什么是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是《黄帝内经》中比较深奥偏玄学的部分,因其晦涩难懂,所以虽然在中医之路中多有提及,但未有太多的论述。

五运六气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五运’和’六气’两个概念组成。

五运指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变化,主要反映一年中五个时段的气候特征。每年都有一个主运,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顺序轮流值年,十年一个循环。

六气则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现象,分为主气和客气。主气固定不变,客气则逐年变化,六年一个循环。

为了指导农耕,我国将一年的气候分为了二十四节气,而六气将二十四节气分为六份,按顺序分别命名为

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分别又对应了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

“主气”即每年的一年四季“应该”正常的气温,是地球间固定的气,符合自然规律的六个时间段特点。

但是,由于宇宙间的复杂性,每年的太阳出现的时候早晚、与地球的远近、温度的传递等等都不太一样。

古人便发现,有时太阳会来的早一些,有时会来得晚一些,造成了每年都有不同的差别,在古人的眼中,便认为太阳也有自己的规律,这种与主气有差异,并影响主气的气,便是“客气”。

确定一年的客气的方法是年份的地支,如同天干对应五运,地支则对应六气:

如甲子年为子年,其年的司天为少阴君火,上半年则以君火气为主,其年三之气的客气则定为少阴,对应的终之气则为在泉,按顺序可知终之气为阳明燥金。

其余的初、二、四、五被称为四间气。

甲子年如下:

通过天干地支的推算,五运六气可以预测不同时期的气候特点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疾病防治提供指导。

六气分段:

初之气(大寒至春分):厥阴风木,风温盛行

二之气(春分至小满):少阴君火,气温回升

三之气(小满至大暑):少阳相火,湿热交织

四之气(大暑至秋分):太阴湿土,湿气最重

五之气(秋分至小雪):阳明燥金,干燥凉爽

终之气(小雪至大寒):太阳寒水,寒冷异常

因为主气是地球固定的气,所以每一年初气→二气→三气→四气→五气→终气都是固定不变的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而客气则随着顺序年年轮转,今年的二气在明年会变为初气,从而造成了每一年的气候变化。

这样的轮转次序造成了每一季的气的主客气差异,而主客气之间的比较便会形成相得、不得、顺、逆的情况,这种比较,便是主客加临,即是客气临加在主气上。

其比较规则如下:

我们可以看到,客主同气,主客相生,客气克主气都是正常的,相得则不易病,不相得则易病。

顺逆是对病势的判断,与相得与否略有不同,总结而言,客气胜主气的情况,病势为顺,病情较轻或易治,相反则难治。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主生客本为相得,即为不易病,但如果病了,则急重难治,因为主气助长了客气(病气)。

而客气克制主气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在现实中以自然界之气为主体,即使得病,那也为顺,病情易治预后良好。

而主克客,主胜客为逆则是因为主克客说明客气加临主气后会引起主气会强烈的反应。

我们现在以2019年与2020年为例,试着看一下这两年的五运六气到底如何:

2019年是己亥年,天干为己,则岁运少土,地支为亥,则厥阴风木司天,对应少阳相火在泉。

我们可以发现,2019年总体是一个平和之年,但到了12月冬季,出现了一个不相得而逆的情况,太阳寒水克制少阳相火,本年又是一个少土之年,少土无法克制寒水,而出现寒水邪,所以总体以寒象和水象的症状为主,伴有脾胃系的症状为主。

到了2020年,是一个庚子年,庚年岁运太金,子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

2020年看起来更是一个平和之年,为什么在2020年会有一个持续的大范围的疾病呢?

问题就在于当年的岁运太金对于19年的寒水有一个助长之力,与上半年的少阴之气构成了太金生水,水克火,太金反克火的格局,也使得2020年燥金之气报复性回攻,这在中医里称为“复气”,所以上半年整体出现了肺高热、干燥、咳痰、咽痛等疾病。

2026丙午年五运六气

1、基础干支与岁运

干支:丙午

天干丙:丙辛化水,丙为阳干 → 水运太过(太羽)

地支午:子午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

岁运特点:

水运太过:寒气流行,易致肾水过盛而克心火(水克火),《素问》载:“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

气候表现:冬季严寒提前,夏季多暴雨洪涝;北方寒潮频繁,南方湿冷加剧。

2、五运推演(主运+客运)

主运(固定五时段气候常态):

木运(风):大寒至春分(1月-3月)

火运(热):春分至芒种(4月-6月)

土运(湿):芒种至处暑(7月-8月)

金运(燥):处暑至立冬(9月-11月)

水运(寒):立冬至大寒(12月-次年1月)。

客运(年度变量,以岁运为初运):

初运(太羽·水盛):大寒起,寒潮早至,叠加主运风木 → 风寒交织

二运(少角·木弱):春分起,木气生火无力 → 春温不足,植物晚发

三运(太徵·火盛):芒种起,火旺克金 → 暑热极端,干旱风险

四运(少宫·土弱):处暑起,土虚不制水 → 湿涝频发

终运(太商·金盛):立冬起,金寒水冷 → 深冬严寒加剧。

3、六气推演(司天在泉+主客气加临)

司天少阴君火(上热)与岁运寒水太过(下寒)形成“水火相争”,易引发寒热错杂病症。

4、全年气候与疾病预测

气候特征:极端寒热交替:夏季高温破纪录(三之气双火叠加),冬季寒潮频发(终之气寒燥交攻)。

暴雨与干旱并存:四之气湿涝(土虚水泛) vs 三之气干旱(火盛耗水)。

疾病趋势:

心肾系统:水运太过克心火 → 心悸、胸痛;寒凝肾阳 → 腰膝冷痛、水肿。

肺与脾胃:阳明在泉燥金伤肺津 → 干咳;湿土时段脾失健运 → 腹泻纳呆。

情志病:初之气寒郁肝气 → 春季抑郁症高发。

5、养生与防治建议

饮食调养:

夏季(火旺):绿豆、莲子清心;秋季(燥盛):梨、百合润肺。

冬季(寒盛):羊肉、肉桂温肾;避生冷防寒凝7。

疾病预防:

心脑血管患者:夏季防暑降温,冬季保暖护阳57。

呼吸系统疾病:秋季增湿防燥,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79。

情志调节:

春季多户外运动疏肝,冬季静养藏神。

2026年核心特点:

水运太过之年,寒邪肆虐:全年需防寒护阳,尤其心肾阳虚者。

司天君火加剧寒热冲突:夏季防暑、冬季御寒需并重,用药宜寒热兼顾(如附子配黄连)。

湿燥交替:脾胃与肺系疾病为防治重点,需因地调整(南方祛湿,北方润燥)。

五运六气不是宿命论,而是提醒我们顺应自然节律,达到天人相应的和谐状态。在这个变化莫测的时代,这门古老的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与自然共处的新视角。

我们不必完全拘泥于古人的推算,但可以学习其思维方法:关注自然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根据时令变化调整生活方式,做到防病于未然。

五运六气是中医宝库中的瑰宝,凝聚了古人千百年的观察智慧。它告诉我们,人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天地大系统的一部分。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获得真正的健康。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放慢脚步,倾听身体的声音,感受天地的节律,运用古老的智慧指导现代生活,活出更加健康、和谐的人生。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