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流传百年的古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
2025
09-22

流传百年的古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

先说说带状疱疹和后遗痛的中医逻辑:中医认为,带状疱疹特别爱长在肋骨两侧,而这个部位正好是肝经 “管辖” 的区域。要是平时情绪差、压力大,肝气容易郁在体内,时间久了就会 “化火”,这团火顺着肝经烧到皮肤,就会引发疱疹和剧痛。

可为啥疱疹消了还疼?关键是 “余毒没清干净”—— 火气虽退,但气滞血瘀还在,经络被堵得不通畅,中医讲 “不通则痛”,这疼痛自然就停不下来。所以要解决后遗痛,核心得抓住两点:一是疏肝理气,把郁住的肝气打通;二是活血化瘀,把堵在经络里的瘀滞化开。

而今天要说的 “黄金组合”,就是专门针对这两点的经典方剂:出自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的柴胡疏肝散(擅长疏肝理气),和出自《医宗金鉴》、在四物汤基础上改良的桃红四物汤(擅长养血活血)。把这两方加减合用,既能疏解肝郁,又能活血通络,对付带状疱疹后遗痛特别对症。

先看看这个合方的具体成分:柴胡、枳实、白芍、炙甘草、香附、陈皮、川芎、桃仁、红花、熟地黄、当归、制乳香、制没药、酸枣仁、珍珠母。用法也简单,加水煎煮后服用就行。可能有人会问,这么多药材,各自都在发挥什么作用?咱们拆开来细说,就明白它的调理逻辑了:

第一组是 “疏肝理气小分队”:由柴胡、枳实、香附、陈皮组成。柴胡就像 “肝气疏通剂”,能把郁在体内的肝气散开;枳实能破气消积,和柴胡一升一降,正好帮着调畅气机;香附是 “疏肝小能手”,能加倍增强疏肝的效果;陈皮则能理气和中,避免肝气郁结影响脾胃。这四味药搭配,能把堵着的肝气打通,从根源上减少气滞带来的疼痛。

第二组是 “活血化瘀主力军”:包括川芎、桃仁、红花、当归、制乳香、制没药。川芎既能活血又能行气,让气血动起来;桃仁和红花是 “祛瘀搭档”,专门针对经络里的瘀滞;当归不仅能活血,还能养血,避免活血时伤了正气;制乳香和制没药则是 “止痛好帮手”,能深入经络,缓解瘀滞带来的剧烈疼痛。这几味药一起发力,能把堵在皮肤和经络里的瘀滞化开,让 “不通则痛” 变成 “通则不痛”。

第三组是 “滋阴养血 + 安神组合”:白芍、熟地黄负责滋阴养血 —— 白芍能柔肝养血,还能缓解肝气过旺带来的肝火;熟地黄则能滋阴补血,给身体 “补补水”,避免肝火反复。而珍珠母和酸枣仁是专门针对 “疼痛导致的失眠”:带状疱疹后遗痛常让人整夜睡不着,长期下来免疫力越来越差,疼痛更难好。珍珠母和酸枣仁能养血镇静、安神助眠,帮着改善睡眠,让身体有精力恢复。

最后加一味炙甘草,就像 “方剂调和者”,能把所有药材的药性协调好,让整个方子既温和又有效,还能保护脾胃不受药味刺激。

总的来说,这个合方从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到滋阴养血、安神助眠,多方面入手,既解决了带状疱疹后遗痛的 “气滞血瘀” 根源,又缓解了疼痛带来的睡眠问题,特别适合受后遗痛困扰的人群。不过要提醒大家,每个人的疼痛程度、体质不一样,具体用药前一定要咨询专业中医师辨证调整,别盲目按方服用,这样才能既安全又对症哦!#健康真探社##中医式生活##寻找热爱表达的你##皮肤健康科普#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