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最佳睡眠时间是晚上9点到凌晨3点
2025
09-18

最佳睡眠时间是晚上9点到凌晨3点

我已多次撰文强调睡眠的重要性。

据数据显示,中国因熬夜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55万。熬夜会降低免疫力、导致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并可能引发精神疾病,如焦虑和抑郁等。睡眠是大脑清除代谢废物的唯一方式,它与自然界的周期相协调,符合阴阳的规律。人类的睡眠远比我们所了解的要复杂。

一位医生指出:超过90%的疾病与熬夜有关,而超过90%的疾病可以通过改善睡眠来治愈。

长期以来,我们普遍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物钟,有的人像百灵鸟一样早睡早起,而有的人则像猫头鹰一样晚睡晚起。然而,这种观念似乎误导了许多人。许多人认为,聪明人喜欢熬夜,因为他们思维敏捷,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和持久的专注力,精神力量大于体力。因此,一些精英人士常以自己精力充沛为荣,声称每天只需睡4小时。

但是,每天只睡4小时真的能保持精力充沛吗?

也有人提出疑问:晚上熬夜,白天补觉是否可行?

专家的回答是:白天补觉等同于无效睡眠。

实际上,熬夜之后,即使白天补觉再多,也无济于事。

一个人的睡眠时间是由生物钟决定的,如果在不需要睡眠的时间段内试图补觉,那么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我们晚上睡觉时,大脑中的松果体腺体会分泌一种名为褪黑素的激素。这种激素能够改善睡眠质量、调节睡眠节律,使人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然而,这种激素只在黑暗中分泌,在光线照射下分泌会受到抑制,因此白天几乎不会分泌。

那么,熬夜后应该如何应对呢?

如果前一晚熬夜失眠,不必过分担心补觉的问题,到了白天,应按时起床,继续日常活动。这样到了晚上,身体和精神的疲惫自然会使人陷入沉睡,从而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子时(23点到凌晨1点)为胆经旺盛之时,子时熟睡,胆能完成代谢,胆汁清而脑窍灵,让人晨起脑袋清晰,气色红润。反之,子时不睡气血亏虚,胆虚上不明目,血虚下不养筋,容易出现目倦、腰膝酸软之症。

子时之后就是丑时(凌晨1点到3点),属肝,晚睡熬夜会耗伤肝血,日久精血亏虚,伤及肾元,致肝肾亏虚。这样的人,面色晦暗,黑眼圈重,易焦虑健忘。如若晚上不睡,白天睡,白天我们阳气当令,阳气需要升发,也难以达到最佳睡眠效果。

因此,中医建议我们最好在23点前进入梦乡。

那么,究竟何时睡眠最为适宜呢?

我翻阅了很多关于睡眠的书籍,并关注了诸多长寿老人的生活故事,发现最理想的睡眠模式正是我们祖先所遵循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许多百岁老人都是在晚上9点前就寝。我丈夫的祖父享年96岁,他一生都遵循着“天一黑就睡觉,天亮就起床”的生活规律。

因此,当我看到这位网友的评论时,深感民间确实藏有高人,见解真是透彻!

他指出:人体需要每天充电,最佳充电时间是晚上9点到凌晨3点,这是太阳在地球另一侧的六小时。如果在10点入睡,效果也很好,但如果在11点才睡,效果就打了折扣。如果以9点半到3点为满分100分,那么11点睡就只剩下66分了。如果是在凌晨1点甚至2点才入睡,直到早上10点才起床,那么睡眠质量就只剩下20分了。

实际上,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楚,为何上古之人能够活到百岁,而后来的人却往往做不到。

黄帝向天师岐伯询问: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无论春秋,都能活过百岁,且行动不显衰老;而如今的人,年仅五十,动作就已显衰老,这是时代的变迁吗?还是人们违背了养生之道呢?

岐伯回答说:上古之人,那些通晓养生之道的,能够顺应天地阴阳的自然规律,调和养生之术,饮食有节制,作息有规律,不妄劳作,避免过度房事,因此形神兼备,协调统一,活到自然寿命,超过百岁才离世。而现代人则不然,他们把酒当作饮料,放纵无度,醉酒后行房事,恣意耗尽精气,不知保持精气的充盈,不善于控制精神,只图一时之快,违背了养生之道,作息无常,因此五十岁便显衰老。

《素问·上古天真论》原文: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