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常吃血府逐瘀丸、生脉饮口服液、六味地黄丸、玉屏风散、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片,对身体有哪些危害?听听药师怎么说
2025
09-17

​常吃血府逐瘀丸、生脉饮口服液、六味地黄丸、玉屏风散、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片,对身体有哪些危害?听听药师怎么说

 1、血府逐瘀丸:

血府逐瘀丸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方中桃仁活血祛瘀为君药;当归、红花、赤芍、牛膝、川芎助君祛瘀之力,同为臣药。牛膝通血脉,引瘀血下行;柴胡疏肝理气,升达清阳;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入胸中,合枳壳一升一降,开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生地黄凉血清热以除瘀热,合当归又滋养阴血,使祛瘀而不伤正,具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诺药配伍,使血活气行,瘀化热除,诸症自愈。副作用:恶心、皮疹、呕吐、瘙痒、腹胀、潮红、腹痛、腹泻等

2、生脉饮口服液:

生脉散又名生脉饮,是中医益气养阴的著名古方;出自金元时期张元素所著“医学启源” (1186年),由人参、麦冬、北五味子组成。方中人参补肺益以生津,为主药;麦冬养阴、消热以生津为辅药;五味子固表止汗而生津,为佐使药。“医方考”谓之一补,一清,一敛,养气之道备也,名曰生脉”。生脉散主治热伤元气、阴液亏耗的气阴两虚,证见汗多、口渴、咽干、喘急欲脱、形体倦惰, 脉虚无力、舌干红、无津,或久病心肺两虚,气阴不足,咳呛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象虚软。因此高热后津伤的气随津脱是生脉散的主要适应证。历代医家均以其为益心复脉的代表方而广泛用之。副作用:头晕、胃肠道反应、皮疹、瘙痒等。

3、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该方出自宋代名家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该方三补三泄,以甘淡利窍, 柔润治肾,补泄兼施,滋阴不助湿,利水不伤阴,《石室秘录·血治法》推崇治疗中风要用六味地黄汤丸,方中熟地为君,熟地甘柔滋肾阴、填精髓,补肾水滋肝木,肝木得养则血有可藏之经,山茱萸滋养肝肾而固肾气,山药健脾益胃以主运化,补后天之本,泽泻淡泄肾浊,茯苓渗利脾湿,二味和用以引浊下行,丹皮凉泄肝火,以利山茱萸之养肝。副作用:腹泻、心悸、腹痛、便秘、皮疹、腹胀、恶心、瘙痒、呕吐、胃肠不适、食欲不振等。

4、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固表止汗的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玉屏风散各组成药物的多糖成分均已被证实对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广泛影响,具有调节免疫作用,其中黄芪具有明显促进免疫活性的作用,能促进体液免疫,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刺激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吞噬作用,并能促进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延长组织细胞在体内的存活;能提高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加血浆凝集素的滴度,改善细胞营养;白术对网状内皮系统及细胞免疫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有免疫增强作用,防风对肠道和呼吸道免疫球蛋白A (IgA) 分泌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副作用:失眠、心悸、腹泻、头晕、恶心、反酸、胸闷、胃部不适、口干、腹痛、呕吐、皮疹、便秘、潮红、腹胀、口苦、瘙痒、头痛、食欲不振等。

5、牛黄解毒片:

牛黄解毒片主要由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芪、桔梗、冰片和甘草组成。牛黄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之效;雄黄具有解毒消肿、抑制致病性皮肤真菌的作用;石膏能清热泻火、收敛生肌;大黄可活血逐瘀、抗感染;桔梗可增强抗炎和免疫作用,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中性粒细胞的杀菌力,提高溶菌酶活性;冰片可清热解毒、止痛、消肿、防腐生肌;甘草具有清热解毒、抗炎和抗变态反应的功效。副作用:嗜睡、失眠、心悸、腹泻、腹痛、皮疹、瘙痒、胸闷、血尿、恶心、呕吐、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口干、头晕、头痛、胃不适、肝损害、消化道出血、面部水肿、Stevens-Johnson 综合征、呼吸困难、急性肾损伤等。

6、黄连上清片:

黄连上清胶囊方剂中黄芩、黄连、黄柏、石膏、连翘可清热祛毒,泻火;栀子、大黄引热从二便出;荆芥、防风、白芷、薄荷、菊花、蔓荆子、川芎蔬散风热,旋覆花降逆和中;佐以桔梗为引药,甘草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祛风止痒,消炎止痛及增强细胞免疫作用。副作用:腹部不适、乏力、腹泻、皮疹、腹痛、恶心、瘙痒、呕吐、大便次数增加等。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