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找我看诊
▶长按二维码查看步骤
🍂化简驭繁,宏效惠民🌿
大家好,我是陈婕医生。今天起,为大家分期推荐一系列中医经典的“特效穴位组合”,两两配对,往往可以起到1+1大于3的效果。门诊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患者,浑身不舒服,哪哪都痛,这时候,医生该怎么办?难道要全身都要把针扎满吗?不用,扎两对穴位就够了!这组穴位就是,学中医必须要知道的“开四关”,身体浑身上下痛,说明体内气机不畅,文章标题就说,一切气病,都可以用“开四关”。那没有学过中医的朋友会问,什么是气病?什么又是开四关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大家穴位之前,我们需要把其中道理讲清楚。其实气病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是与气机相关的疾病,我们平时穴位按摩气病相关的实证时,对于一生气就容易发作的气病,效果更明显。比如精神情绪疾病,抑郁焦虑,失眠烦躁,臆想症等等;比如疼痛疾病,头痛,尤其是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痛经,全身性疼痛等等;比如肝胆消化性疾病,肋间胀痛,肚子胀气等等;比如神经系统疾病,眩晕,血压高,面瘫,中风后遗症,抽搐症等等;比如呼吸道疾病,哮喘、胸闷等等;还有常见的妇科方面的疾病,乳房胀痛,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等。列举下来,“开四关”可以兼顾的疾病可以说范围之广,称其为“多效黄金组合”也不为过。那么开四关,究竟是开哪两对穴位呢?四关又是哪四关呢?《灵枢》云:“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四关,四关主治五脏”,四关就是指代的肘与膝,在针灸学中理解的是四肢末端穴位。金元大医家窦汉卿首先在中医医学史提出了合谷(如上图)与太冲(如下图)两双原穴的组合配对,他认为合谷、太冲两双穴位,一上一下,一气一血,一阴一阳,一升一降,互相为用,符合《灵枢》中蕴含的“上下配穴法”和“原穴相配”的精髓所在。在窦汉卿及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发现,这套组合穴可以极大地实现气血的流通,仿佛打开了人体气血的四大关卡,所以,窦汉卿认为“寒热痛痹,开四关而已之”。经后世流传,由明代医书《针灸大成》正式定名统称为“四关穴”,并列为“奇穴”!我记得,当年大学针灸课学习“开四关”时,老师还跟我们讲过一个与之相关的传说故事医案,让我印象很深刻。相传古代,有一个老郎中,很擅长针灸。有一天,一个男子带着妻子来看一个怪病。什么怪病呢?这个妻子,因为跟婆婆吵了一架,结果突然不会说话了,成了哑巴。老郎中不慌不忙地为女病人把脉,发现她脉象弦紧,心中已有对策。取来银针,在病人手脚太冲、合谷四处各扎一针,一边行针,一边轻声安慰病人,让她放松。针下不久,奇迹就发生了,女病人突然深长地叹了一口气,仿佛把郁结已久的气都呼了出来,眼泪也随之夺眶而出,放声而哭,随后便断断续续地开口能言了。一旁的丈夫大呼神奇,问老郎中究竟使了什么“仙法”,老郎中笑道:“此病为名为肝郁失音,你妻子由于急火攻心,肝气闭塞于心口,上不来也下不去,而心开窍于舌,故而不能言语。”老郎中告诉夫妻二人,这套“开四关法”,合谷穴主气,疏通上部及全身之气,太冲穴主血,疏肝解郁,调和下部气血。“开四关”好比解开了人体气血的上下四道门锁,气通血自行,胸口的淤堵散开,心窍通了,自然就能恢复说话了!那一叹一哭,就是气机疏通的表现。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的古代医案,但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开四关”擅长治疗因情绪产生的疾病。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活在紧张地压力中,不免气七情伤身,更有甚者,换上抑郁、失眠这样的精神类疾病。平时在不方便来医院扎针灸时,可以自行用拇指腹点压这两对穴位,每日2-3次,每次3-5分钟,以酸、麻、胀、痛的力度为宜,可以起到疏通气血,调节阴阳,平肝熄风,镇痛安神的作用。特别祝愿还在抑郁、失眠中挣扎的人们,能够早日摆脱心魔!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735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