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米米。
宝子们~秋天养生,最怕“瞎忙活”——明明想护身体,却因熬夜耗阴、运动过量、受凉贪辣踩了坑,反而添了不适。其实关键就在“避忌”和“顺宜”。
这份120条的秋天养生指南,把阴虚熬夜、冻三部位等六类禁忌,和早睡、温养等六类宜做事项讲得明明白白,日常照着做,就能轻松应对秋燥、养出好底子!
01
避忌
1. 阴虚者熬夜,夜属阴易耗阴液,熬夜易加重口干、潮热等不适。
2. 睡前刷手机熬夜,蓝光扰睡眠还耗阴,阴虚体质更要避。
3. 熬夜后补觉乱作息,白天昏睡难养阴,阴虚者需规律眠。
4. 阴虚者凌晨仍不睡,子时后阴液渐耗,易致晨起乏力倦。
5. 熬夜时喝咖啡提神,咖啡因伤阴又兴奋,阴虚者越熬越虚。
6. 阴虚者熬夜赶工,过度劳心耗阴血,本季需养阴护津。
7. 睡前吃宵夜熬夜,加重肠胃负担还耗阴,阴虚者更要忌。
8. 熬夜后晨起不补水,夜间失津又熬夜,阴虚者易口干舌燥。
9. 大量运动,出汗过多耗津液,易致燥气更明显。
10.忌晨起空腹大量运动,能量不足伤脾胃,身体宜舒缓。
11. 高温时段大量运动,烈日暴晒加剧烈动,易脱水又伤阴。
12. 阴虚者大量运动,本就阴液不足,剧烈出汗更耗阴。
13. 感冒时大量运动,免疫力低加剧烈动,易加重病情伤体。
14. 老年人大量运动,骨骼肌肉易受损,运动宜适度。
15. 大量运动后猛补水,一次性喝太多,加重肠胃与心脏负担。
16. 大喜过望,情绪骤升扰心神,易致气血逆乱伤肺。
17. 忌大喜后马上进食,情绪激动影响消化,脾胃宜温和。
18. 因小事大悲,悲易伤肺耗肺气,加重干咳、气短。
19. 大悲时独自憋闷,情绪郁结伤肝气,养生宜疏泄。
20. 大喜大悲交替现,情绪起伏太剧烈,易致血压波动伤体。
21. 大悲后不调理,饮食不节加作息乱,身体难恢复元气。
22. 忌冻头部,头为诸阳之会,受凉易头痛、感冒扰健康。
23. 洗头后不吹干冻头部,湿发裹寒入头,易致偏头痛频发。
24. 忌冻腹部,腹为脾胃所在,受凉易腹泻、腹痛伤脾胃。
25. 忌穿露脐装冻腹部,寒气直侵脾胃,易致消化不良、宫寒。
26. 夜间踢被冻腹部,睡眠中保暖差,晨起易腹胀、腹泻。
27. 忌冻脚部,脚为精气之根,受凉易致寒气入体伤肾阳。
28. 雨天赤脚冻脚部,地面湿寒侵脚,易致经络不通、畏寒。
29. 吃大量辛辣菜,辣椒、花椒易上火,加重燥气伤津液。
30. 晨起吃辛辣食物,刺激肠胃黏膜,易引发胃痛、烧心。
31. 吃辛辣火锅,高温加辛辣刺激,易致口干、咽痛、便秘。
32. 空腹吃辛辣,无食物缓冲刺激,肠胃易受损发炎。
33. 睡前吃辛辣,刺激肠胃难消化,还会扰睡眠、生内火。
34. 辛辣调料过量,生姜、大蒜多放,虽驱寒却易添燥。
35. 辛辣配冰饮,冷热交替刺激肠胃,易致腹泻、腹痛。
36. 感冒时吃辛辣,加重炎症与咳嗽,不利于病情恢复。
37. 脾胃虚弱者吃辛辣,消化功能本弱,辛辣易致脾胃失调。
38. 养生外求补品,依赖昂贵保健品,不如食补更安全。
39. 外求速效养生法,盲目跟风网红方,不符体质易伤体。
40. 外求他人代养生,依赖按摩、理疗代调理,自身习惯更重要。
41. 外求进口养生品,忽视本土应季食材,适合自己才最佳。
42. 外求复杂养生术,追求花哨招式,简单习惯更易坚持。
43. 外求“万能”养生药,药物有副作用,不如日常调作息。
44. 外求他人定制方案,不了解自身情况,盲目照搬易踩坑。
45. 外求高价养生仪,依赖仪器代运动,不如起身动一动。
46. 外求短期养生效,渴望快速见成果,违背养生循序渐进律。
47. 外求他人养生经验,照搬别人饮食运动,忽视自身体质差异。
02
顺宜
1. 阴虚者早睡,每晚10点前入眠,养阴液、补元气,缓解阴虚不适。
2. 睡前喝温牛奶助眠,补充营养又安神,帮阴虚者减少熬夜。
3. 阴虚者晨起喝蜂蜜水,滋阴润燥补津液,减少熬夜后口干。
4. 阴虚者睡前泡脚,温水助眠还养阴,避免熬夜耗阴伤体。
5. 制定规律作息表,固定入睡起床时,远离熬夜。
6. 睡前听轻音乐,放松身心促睡眠,减少熬夜几率。
7. 午后小睡,15-20分钟补觉,缓解疲劳不扰夜眠。
8. 睡前少思虑,放空大脑减负担,助眠防熬夜。
9. 阴虚者吃养阴食材,银耳、百合常食,减少熬夜对身体耗损。
10. 做温和运动,慢走、太极强度低,养气血又不耗津。
11. 晨起练瑜伽,拉伸舒缓不剧烈,活络筋骨还养神。
12. 傍晚散步,饭后1小时慢走,促消化又不劳累。
13. 练八段锦,动作简单强度适,调气血、强体质。
14. 做腹式呼吸,晨起睡前各10分钟,养肺又不耗力。
15. 打羽毛球,轻度对抗不剧烈,锻炼全身还愉悦。
16. 练太极拳,慢动作调呼吸,适合各年龄段人群。
17. 做拉伸运动,久坐后起身拉伸,缓解僵硬不耗体。
18. 运动后喝温水,少量多次补津液,不喝冰水防伤脾。
19. 保持心平和,遇事不急躁,避免大喜大悲扰心神。
20. 练冥想,每日10分钟放空,调节情绪防大喜大悲。
21. 做手工转移注意力,避免情绪大起落。
22. 读轻松书籍,散文、绘本助放松,不读刺激内容防狂喜。
23. 遇事换位思考,减少争执与激动,保持情绪稳定。
24. 睡前做放松训练,深呼吸加肌肉放松,避免情绪扰睡眠。
25. 洗头后及时吹干,用温风吹头部,避免受凉伤头。
26. 晨起按摩头部,指腹轻揉头皮,保暖又促血液循环。
27. 腹部做好保暖,穿带腰腹的衣物,护脾胃防腹泻。
28. 睡前热敷腹部,用热水袋温敷,暖脾胃助睡眠。
29. 吃温热食物护腹,粥、汤类常食,避免寒气侵腹。
30. 脚部保暖穿厚袜,选棉质袜子,暖脚护肾阳。
31. 睡前温水泡脚,加生姜或艾叶,暖脚驱寒防受凉。
32. 雨天穿防水鞋,保持脚部干燥,防湿寒侵脚伤体。
32. 吃清淡饮食,少辣多鲜,减轻肠胃负担防燥。
33. 吃白色食材,梨、藕、银耳,滋阴润燥抵辛辣伤。
34. 喝温润汤品,萝卜汤、排骨汤,清淡滋养不添燥。
35. 吃应季果蔬,石榴、柚子,补充营养少辛辣。
36. 烹饪选蒸、煮,少煎、炸,清淡口味护脾胃。
37. 喝菊花茶、桂花茶,清热润燥,替代辛辣饮品。
38. 吃山药、莲子,健脾养胃,减少辛辣对肠胃刺激。
39. 吃坚果适量,核桃、杏仁,补充能量少辛辣。
40. 晚餐吃粥类,小米粥、百合粥,清淡易消化避辛辣。
41. 吃清蒸鱼、鸡胸肉,优质蛋白不辛辣,滋养身体。
42. 养生向内求,关注自身作息,比外求补品更有效。
43. 向内求调饮食,根据自身体质,选应季食材不盲目外求。
44. 向内求练心性,保持平和心态,比外求情绪调节更根本。
45. 向内求规律运动,结合自身状态,选温和项目不外求高强度。
46. 向内求观身体信号,察觉疲劳、口干,及时调整不外求药物。
47. 向内求养习惯,坚持晨起喝水、睡前泡脚,比外求仪器更持久。
48. 向内求调睡眠,根据自身困意,定作息时间不外求助眠产品。
49. 向内求护脾胃,三餐定时定量,比外求养胃补品更直接。
50. 向内求防燥,多吃滋阴食材,比外求润燥保健品更安全。
51. 向内求强体质,从日常小事做起,比外求养生方案更贴合自身。
END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731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