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逻辑,舌尖凹陷多反映心气不足或心血亏虚(心开窍于舌,舌尖属心)。结合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拟方如下:
—
证候分析
舌尖凹陷常提示:
1. 心气虚:心气不足,舌体失充,故凹陷。
2. 心血虚:心血亏耗,舌失濡养,或兼脾虚生化不足。
3. 中气下陷:脾虚气陷,升提无力,舌失支撑(仲景重视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
治则
补益心脾、益气养血,佐以温阳升提(依仲景“虚则补之”“损者温之”之法)。
—
方药:归脾汤合桂枝甘草汤化裁(仿仲景理法)
组成:
· 黄芪(15g) 补气升阳(如补中益气法)
· 党参(12g) 益气健脾(替代人参,仲景用人参补五脏)
· 白术(9g) 健脾燥湿
· 当归(9g) 养血和营
· 茯神(9g) 宁心安神(仲景茯苓安神)
· 远志(6g) 交通心肾
· 酸枣仁(9g) 养心安神(仿酸枣仁汤意)
· 桂枝(6g) 温通心阳(桂枝甘草汤主心阳虚)
· 炙甘草(6g) 益气和中(仲景甘草多用炙)
· 龙眼肉(9g) 补心血(归脾汤主药)
· 生姜(3片) 和胃调中
· 大枣(5枚) 养血安神
—
方解
1. 心脾同补:黄芪、党参、白术、甘草补气健脾,助气血生化;当归、龙眼肉、枣仁养血充舌。
2. 温通心阳:桂枝甘草汤(仲景原方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振奋心阳,充养舌体。
3. 安神定志:茯神、远志解心气不足之神疲。
4. 调和营卫:姜枣和中,助生化之源。
—
加减法
· 若畏寒、舌淡苔白:加附子(6g)温肾阳以助心阳(四逆汤意)。
· 若失眠多梦:加龙骨、牡蛎(各12g)镇惊安神(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法)。
· 若纳差腹胀:加陈皮(6g)理气健脾。
—
煎服法
水煎温服,日二次(遵仲景“分温再服”之法),服药后忌生冷、油腻,宜温养脾胃。
—
注意事项
此方基于传统辨证,实际应用需结合脉象、全身症状(如心悸、乏力、面色等)调整。建议咨询执业中医师四诊合参后化裁。
(方剂剂量仅供参考,临证需因人制宜。)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711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