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香附郁金”经典药对的配伍与应用
2025
09-06

“香附郁金”经典药对的配伍与应用

香附与郁金配伍,一气一血,一温一寒,堪称“疏肝化瘀黄金搭档”。二者既能行气解郁以调畅情志,又能活血止痛以通经散结,为妇科痛经、内科郁证、心脑血管疾病等提供经典解决方案。临证需紧扣“气滞血瘀”之病机,灵活化裁,可收桴鼓之效。


一、本草论述

1. 香附

性味归经: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

经典本草记载:

  • 《名医别录》(魏晋)载“主胸腹中客热,去胸中气满,心腹疼痛”。
  •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总结:“香附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能行十二经气分。”
  • 《本草备要》(清·汪昂)评:“香附辛香快气,能通三焦、解六郁、消痰食、止诸痛。”
  • 《本草正义》(近代·张山雷)称:“香附专治气结为病,凡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者必用。”

2. 郁金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肝、胆、心经。

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经典本草记载:

  • 《新修本草》(唐·苏敬)载“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
  •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称:“郁金入心及包络,治血病、血气诸痛。”
  • 《本草备要》(清·汪昂)评:“郁金凉心热,散肝郁,治妇人经脉逆行。”
  • 《本草从新》(清·吴仪洛)载:“郁金能开肺金之郁,故名。为血中气药。”

二、配伍机制与协同效应

1. 气血双调,疏肝活血

  • 香附辛香行气,疏肝解郁,尤善调畅气机;
  • 郁金苦寒活血,清心凉血,专主血分瘀滞。
  • 协同作用
    • 肝郁气滞血瘀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如柴胡疏肝散加味);
    • 热郁气逆癫狂惊痫、吐血衄血(如菖蒲郁金汤)。

2. 寒温相制,升降相因

  • 香附性平理气不助热,制郁金之寒凉;
  • 郁金性寒活血不燥血,佐香附之辛散。

3. 通经止痛,调畅情志

  • 香附解郁除烦,治情志抑郁;
  • 郁金化瘀开窍,疗神昏癫狂。

三、经典方剂举隅

1. 柴胡疏肝散加味(《景岳全书》明·张景岳)

  • 组成香附12g,郁金9g,柴胡9g,白芍12g,川芎6g,枳壳6g,甘草3g。
  • 主治肝气郁结,胁肋胀痛,月经不调。
  • 方解
    • 香附疏肝理气,郁金活血止痛,柴胡升散解郁,白芍柔肝缓急。
    • 张景岳注“香附、郁金并用,气血同治,疏肝之妙法。”

2. 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金·刘完素)

  • 化裁应用原方(金铃子、延胡索)加香附9g、郁金12g,增强行气活血之力。
  • 主治肝郁化火,胸腹胁肋疼痛,痛经。

3. 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清·何廉臣)

  • 组成郁金12g,香附9g,石菖蒲6g,栀子9g,连翘12g,竹沥30ml(冲服)。
  • 主治湿热痰浊蒙蔽心包,神昏谵语,烦躁不安。

四、历代医家论述

  • 朱丹溪(元)《丹溪心法》:“香附快气,郁金行血,气血同治则郁结自开。”
  • 李时珍(明)《本草纲目》:“香附主气,郁金主血,二者相须为用,气血并调。”
  • 叶天士(清)《临证指南医案》:“王姓妇,经闭胁痛,以香附、郁金配当归、桃仁,半月经通。”
  • 王清任(清)《医林改错》:“血瘀气滞之痛,香附、郁金必用,取其行气活血。”
  • 张锡纯(近代)《医学衷中参西录》:“香附善调肝气之郁,郁金善解肝血之瘀,合而治肝病最效。”

五、临床应用与化裁

1. 妇科疾病

  • 痛经(气滞血瘀)香附12g,郁金9g,当归15g,益母草30g(化瘀止痛);
  • 乳腺增生香附9g,郁金12g,夏枯草15g,浙贝母9g(散结消癥)。

2. 消化系统疾病

  • 慢性胃炎香附9g,郁金12g,蒲公英30g,姜半夏6g(和胃降逆);
  • 胆囊炎香附6g,郁金15g,金钱草30g,虎杖12g(利胆退黄)。

3. 精神类疾病

  • 抑郁症香附12g,郁金9g,合欢皮15g,百合30g(解郁安神);
  • 焦虑症香附9g,郁金12g,柴胡6g,酸枣仁15g(疏肝宁心)。

4. 现代拓展应用

  • 冠心病心绞痛香附9g,郁金15g,丹参30g,三七粉3g(冲服)(活血通脉);
  • 甲状腺结节香附12g,郁金9g,海藻15g,牡蛎30g(化痰散结)。

六、现代药理研究

  • 调节激素香附挥发油降低血清雌激素,郁金姜黄素调节雄激素;
  • 抗纤维化香附-郁金提取物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轻肝硬化;
  • 镇痛抗炎郁金素抑制COX-2通路,香附烯酮阻断炎症因子释放。

七、使用注意与禁忌

  • 禁忌证
    • 孕妇慎用(香附、郁金均有活血之性);
    • 气血虚弱者(面色苍白、脉细弱)慎用。
  • 经典比例
    • 气滞为主:香附量>郁金(如香附12g,郁金9g);
    • 血瘀为主:郁金量>香附(如郁金15g,香附9g)。
  • 炮制要点
    • 香附醋制增强疏肝止痛;
    • 郁金酒制加强活血通经。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