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脑部供血不足特效穴——解溪
2025
08-20

脑部供血不足特效穴——解溪

脑部供血不足在中医中多与气虚、痰浊阻滞或肝阳上亢有关,可能导致头晕、头昏、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解溪穴作为足阳明胃经的“经穴”,是改善脑部供血、促进气血上行的特效穴之一,尤其适用于因脾胃虚弱、清阳不升导致的脑供血不足。

 解溪穴定位

 位置: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即脚背与小腿连接处的“系鞋带”位置)。

 取穴技巧:足背用力上翘时,可见两条肌腱(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两肌腱之间的凹陷处即为解溪穴。

 功效与适用证型

1. 主要作用:

    通经活络、清胃降浊:促进下肢气血上行,改善脑部供血。

 健脾化痰、升提清阳:适用于脾胃虚弱、痰湿阻滞导致的头晕、头重。

   调节血压:对高血压或低血压引起的脑供血不足有一定辅助作用。

2. 适用情况:

    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头昏、健忘)。

    颈椎病引起的脑部缺血(配合风池穴效果更佳)。

    久坐久站后下肢循环差,影响脑部供血。

 操作方法仅供参考,请线下就医就诊。

1. 按压法:

    用拇指指腹按压解溪穴,力度适中,以有酸胀感为宜。

    每次按压3-5分钟,每日2-3次(晨起和睡前效果更佳)。

2. 艾灸法(适合虚寒体质):

    用艾条悬灸解溪穴10-15分钟,以局部温热舒适为度,每周3次。

 配伍穴位增强效果

 百会穴(升阳举陷):头顶正中,两耳尖连线中点。

 足三里(健脾益气):膝盖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

 风池穴(疏通头颈气血):后颈部,枕骨下两侧凹陷处。

 注意

 禁忌:急性脑梗、脑出血等重症需及时就医,不可仅依赖穴位调理。

 辅助建议:避免高脂饮食,适度运动(如快走、八段锦)改善全身循环。

 若脑供血不足症状频繁发作(如持续头晕、视物模糊、步态不稳),建议及时就医排查颈椎病、动脉硬化等病因。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