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1】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鞕,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注:“此为胸有寒也”是张仲景的自注之词。胸里有寒,关于这个“寒”,古人有两个解释,一个是广义的,一个是狭义的。广义的“寒”就当“邪”讲,“此为胸有寒也”就是“此为胸有邪也,古人“寒”和“邪”通用。《孟子》有一句话,“而寒者致瘀”的“寒”就是当“邪”字讲。第二个是狭义的,这个“寒”就当吐痰“痰”字讲。“此为胸有寒也”就是“胸有痰”。《伤寒论》直说“痰”就得了,为什么说个“寒”字?有一些医学家考证,战国时期,就是《内经》、秦汉时期还没有这个“痰”字。《金匮要略》里所说的“溢饮”、“痰饮”,实际上原来那字是个“淡饮”。真正的痰饮,那个时候没有。到了魏晋,从陶弘景的《名医别录》才有这个“痰”字。因为咱不是做考证工作的,不过是看注家有这方面的意见,所以和大家讲一讲,“胸有寒”就是“胸有痰”。这个痰是个实性的物质,也是一个病理的产物,反过来.它又是一个致病的因子,所以这东西在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会生病。——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这个条辨等一下会延伸回去。这个病像桂枝汤证,但是头没有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鞕,就是胃的地方非常的硬。寸脉微浮,气上冲咽喉,就是上下气不通,有个东西梗到,此为“胸中有寒”。这个“寒”应该当成“实”,比如吞到骨头、铜币、钱币之类的堵到了,这时“当吐之”。就是有异物梗在里面的时候,中医是采用吐法——瓜蒂散。
瓜蒂散方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552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